云计算还没弄清楚 雾计算又来了

2017-01-13 10:00:21 来源:物联中国 热度:
在讲雾计算之前,我们还是要先来看看云计算。“云计算”应该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百度百科对它的解释如下: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包括互联网Internet和企业内部网Intranet)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及服务等资源。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其计算能力通常是由分布式的大规模集群和服务器虚拟化软件搭建的系统来体现。
 
简单来说,“云计算”就是把终端数据放到“云”里去计算或存储。由于我们的终端设备存储能力不够,或者计算能力不够,我们只能把计算和存储的工作交给计算能力更强的设备进行计算和决策,终端设备发送信息给服务设备,完成运算后将结果发回给终端,并将必要数据在云端存储。这就是云计算的本质。
 
云计算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联网设备的飞速增长。根据思科公司的研究预测,随着物联网的飞速发展,全球IP流量将在未来四年里达到当前的三倍。万物万联时代即将到来,据Garetner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设备将达260亿,而在2015年的时候,这个数字还只是160亿。由于接入设备越来越多,在传输数据、获取信息时,带宽就显得捉襟见肘。随着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应用成为人们在网络上处理事务的主要方式,数据量和数据节点数不断增加,不仅会占用大量网络带宽,而且会加重数据中心的负担,数据传输和信息获取的情况将越来越糟。
  

 
于是就有人想出了“雾计算”的概念。雾计算简单来说就是在终端和数据中心之间新增一个“网络边缘层”,把一些并不需要或者不马上需要放到“云”的数据在这一层直接处理和存储,这样就可大大减少“云”的压力,同时也提升了传输速率,降低延迟性。由于计算能力较弱,雾计算更多的是提升网络传输的速度。
 
不仅如此,雾计算还有高可靠性的优点。为了服务不同区域的用户,相同的服务会被部署在各个区域的雾节点上,比如说智能设备终端本身;这样的话,一旦某一区域的服务异常,用户请求可以快速转向其他临近区域,而云计算一旦遇到网络或者服务器崩溃造成的危害则将要大得多。
 
最后就是对于资源消耗的降低。云计算的耗电问题已经被提及了无数次,《纽约时报》几年前曾作出过数据统计,谷歌位于全球的数据中心每年要消耗掉约3亿度的电量,这一数字超过了三万户美国家庭的全年用电量。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已经成为重要成本,其中冷却系统占有不可忽视的比重。雾计算节点因为地理位置分散,不会集中产生大量热量,并不需要额外的冷却系统,从而减少耗电。
 
对雾计算的炒作质疑
 
从上文中可以看到,雾计算的提出确实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云计算的一些顽疾。但是对于“雾计算”仅仅只是一个炒作概念的质疑却甚嚣尘上。这些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我们一一来进行讨论:
 
(1)增加边缘网络层会增加拥堵
 
有人说雾计算的亮点就只是与物联网的结合,而且这个结合的基础,不是计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业务模式的创新,而仅仅是由于传感器的数量增加。并用了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原本地铁到机场之间需要公交成来接驳,但随着人员的增多或者有些人赶时间,于是就改用出租车来进行接驳,但出租车数量的增加并不会提升整体的运力,如果数量过于冗余,反而会适得其反。
 
这个问题事实上是由于提出的人对雾计算的本质理解不够深刻而导致的。事实上用机场来进行类比,就说明了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不专业。事实上云计算是一个中心集散地似的存在,而雾计算做的就是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给集散中心减轻负担。用一个企业的决策可以进行类比:云计算相当于是一个企业所有的决策都由总经理来做,这在企业较小的时候是可行的,但是当企业逐渐发展壮大,每天所需要做的决策越来越多,由总经理一个人做决策就有点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增加管理层来承担一部分的决策工作,管理层接到员工的需求之后进行判断,如果非常重要的内容就继续上传给总经理进行决策,如果不是很重要的内容就自行决定,不占用总经理的时间。这才是雾计算的本质,并不是增加去机场的出租车,而是阻止一部分人并不需要去机场的人去机场。
 
(2)雾计算只是进行了分段传输,并没有解决延时问题
 
还有人质疑说“雾计算的本质是在云与本地之间搭建一个中转站,但这一中转中心并没有解决网络带宽的问题,而只是原本的一个一公里变为两个0.5公里,这个中转中心同样会面临因并发的数据传输量的激增导致的网络拥堵。云端的传输速度的问题主要不在于传输的距离、传输的设备,而是主要取决于传输的数据量的大小,传输的数据量越小,传输的速度也就更快。”
 
这个问题其实本质上跟一个问题是相似的,雾计算并不是来解决带宽问题的,也并不只是进行了分段传输,虽然表面上是将距离进行了分段,但是其本质在于通过网络边缘层的计算,减少进入后0.5公里的传输压力;同时通过增加和分散传感器减轻前0.5公里的传输压力。雾计算所做的就是减少数据量的传输,从而提高传输的速度。当然“这个中转中心同样会面临因并发的数据传输量的激增导致的网络拥堵。”这句话却没有涉及本质上的问题,因为虽然雾计算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传输的压力,但是它究竟能承受住多大的数据量激增也并不一定,毕竟万物互联的时代,数据量的增长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
 
雾计算在视频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
 
由于视频监控系统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的进步,是一个需要传输、处理海量数据的系统,因此雾计算在这个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016年9月,任正非签署了华为与徕卡共同设立麦克斯?别雷克创新实验室的协议。他预计,未来的信息社会将有90%以上的流量来自图像和视频。
 
总结
 
事实上,对于雾计算抱有“炒作”质疑的人,大多是因为对雾计算不甚了解。这些人更多的或许是一种对新事物的习惯性排斥,当然也不乏一些一边说着“云计算、雾计算、霾计算”,一边不愿意对雾计算做更多了解的调侃。还是那句话,我们要给新生事物更多的包容和耐心,日新月异的世界,我们依据过往知识和经验做出的判断不一定准确。再不济,我们也至少要做到因为了解而发言,对一件事物进行抨击是很容易的,但我们在进行抨击的时候至少要心怀敬畏,不能信口开河。

责任编辑:zhuchangxi

相关推荐

IDC企业同质化严重 云计算是关键

完全肯定或否定云计算都不合理,IDC企业需要把握好向云计算转型的速度和步骤。云计算与IDC就像一对纠缠不清的双螺旋。一方面没有大型的数据中心,云计算就没有根基;另一方面,IDC本身在云计算理念影响下,也在重构自身。云计算是整个计算模式的变革,自企业计算拉开帷幕的六十多年来,计算模式出现了三大变化:第一次是大型机计算模式,随后是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现在,“云计算”成为第三代计算模式。新的计算模式的变革正在对整个IT架构产生影响。现在主流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它导致了服务器数量大幅增加、资金和运营成本的急剧攀升。越来越复杂的数据中心很难快速配置和有效管理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而且

内外兼修 CC视频让企业官方网站魅力无限

常言道,人靠衣裳马靠鞍,是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不仅要有内在,外在的表现也很重要,好的外观修饰通常能加分不少。做企业也是如此,不仅要重视内部管理,更需要注重外在的品牌形象,让用户从一开始接触到企业的时候,就给用户留一个好印象。正因如此,多数企业的官方网站建设之初,会重金聘请优秀平面设计师,为企业设计一款典雅大气,与企业本身的品牌形象严丝合缝的企业官方网站。在拍摄企业视频宣传片时,也同样如此,不仅要求文案的精美,更会要求整个视频宣传片华丽精致,将企业的最好的形象通过最好的视频宣传片展现出来。对多数企业来讲,企业视频宣传片做得华美,企业官方网站也会设计得典雅大方,但如何把企业视频宣传片完美的

视博云:让中国云计算不再奢侈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的概念已经不知不觉成了国人口中的常客。但几乎所有的专家、企业都说过同样的一句话:“在中国谈云计算,还很奢侈。”其实,中国的云计算已经逐渐从飘忽不定的空壳概念变成了落地有声,真正能够带来商业价值的庞大产业链。例如,早在2011年11月,北京视博云科技有限公司就成功中标了“江苏有线南京分公司视频云计算系统建设项目”,助其现网平台的高清双向机顶盒实现了革命性的价值升级!在无需改造终端硬件性能的基础上,视博云自主研发的“视频云计算增值业务运营平台”即可令全部高清双向终端都具备智能终端的运营能力,同时更可实现对标清双向STB、高清双向STB、智能终端、互联网电视、手机、

“棱镜”项目导致美云计算行业损失350亿美元

北京时间8月6日早间消息,美国智库信息技术及创新基金会(以下简称ITIF)本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近期被曝光的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棱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