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缝纫和纺织工人的工作,机器人反而一时半会儿取代不了。
多年来,科幻电影和小说一直在渲染人工智能与机器发展的终极:取代人类、控制人类乃至消灭人类。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真的开始出现与人工智能靠近的迹象时,真正需要担心的事情也变得具体起来:走在路上会不会被失控的无人车撞,人工智能批改的试卷有多大准确率,机器人会不会在接下里十年里抢走我们的饭碗?
确实,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制造业、健康保险到华尔街的交易,它其实并不像《钢铁侠》的智能助理贾维斯一样能够直接帮你完成所有事情,从目前来看,它提高了许多事情的效率,就像数十年前,纺纱机代替了手工纺纱、提高了生产效率一样。
而受人工智能影响最大的工作也不是蓝领工人所从事的那些。早在人工智能这一波浪潮来临之前,机器就已经开始接替人类的职位了。并不需要等到机器人学会判断你的情感,制造业的许多岗位,就已经被更具效率的生产方式摧毁了。
所以如果说人工智能可能会影响的人类职位,反而是介于高精技术职位和低技术要求的岗位之间的那些——所谓的中产阶级。
最近的三十年里,高技能工作的就业率出现了巨大增长,低技能工作的工资和就业率也出现了增长,新增的就业岗位要么是薪资水平极高或者极低的,处于中间群体的就业率则出现了下降。
来自NewGen资本、三星风投等投资机构的几位作者联合撰写的报告指出,被科技快速自动化了的岗位,也与人们平时所设想的那些不同。
像清扫、纺织品剪裁、缝纫、农作物收割这些听起来很容易被机器人取代的职业,其实自动化程度进步并不快。机器人还无法识别农作物的果实,采摘、夹持果实的力度也很难控制,而在布料上压花、刺绣乃至制作皱褶,也都需要人手来完成。
这一方面是因为机器的识别与反应能力不够,机械臂也不够灵巧,另一方面,相比起机器人的研发成本,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这些工作使用人工更划算。亚马逊仓库中使用的机器人Kiva只需要按照装配工人需要,将载有货物的货架搬动到人面前就可以了,如果将后面拣货、包装的过程也交给机器,当前的机器灵敏度反而会导致耗时变长。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份最新报告则显示,机器在更大范围内取代人类可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技术可能性只是决定新技术采纳速度的因素之一,短期来看,自动化的影响主要是转变工作内容,而不是消除工作岗位。
随着科技巨头、研究机构与创业公司都开始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关于人工智能的伦理规范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讨论范围。亚马逊、Facebook、Google、IBM、微软等公司共同创建了非营利组织人工智能伙伴联盟(Partnership on AI),旨在通过成立联合组织来制定基本规则,以保护人类和人类的工作。苹果最近也宣布加入了这一联盟。
最近,一群研究人工智能的学者聚集在艾斯罗马,召开了一场内部会议,讨论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未来。
大会之后,这些学者联名发表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应该在安全、道德以及生产领域遵守的原则,来预防超级人工智能出现、脱离人类控制的情况发生。包括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和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内的一千多名学者、人工智能研究者都签署了这份守则。
“我并不担心《终结者》的故事发生,”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安德鲁·麦克阿菲在大会上表示,“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人们会在机器进化到能够控制人类之前成长。”
这场内部会议最近放出了一些演讲视频,如果对研究者们怎么讨论人工智能与未来,可以点击这里观看(需要科学上网)。
责任编辑: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