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N】王杰中:从中央厨房建设看媒体融合发展路径

2017-03-22 17:32:34 来源:DVBCN 热度:
3月22日,CCBN主题报告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上,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杰中作了题为《从中央厨房建设看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的精彩演讲。
 
 
    图为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杰中
 
王杰中开篇提到话题还是要从中央的一些指示和声音开始说起。在1月初的时候,《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一个新闻稿。解读这篇文章,王杰中认为整个在媒体的深度融合的过程之中,从中央的指示来说应该是有这么五个比较重要的方向,包括推进深度融合、坚持确立移动媒体优先的战略、通过流程再造以及抓好中央厨房建设以及和人才培养的这么五个方面。
    
从广电具体的情况来说,王杰中表示实际上在看到相应的应用,时间关系,可能还有很多的内容很难展开来讲,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实际上还是有一些共同面对的问题,还是能够比较清晰地把它梳理出来。比如首先第一个对于广电来说,现在所有的电视台或者是电台,基本上虽然在做融合媒体的改造或者是尝试,但是基本上还是以电视节目的这种重装备、长流程为核心,移动优先的战略实际深是很难谈及的,而更多的实际上是把互联网或者是移动端的内容的输送当作两层皮或者是顺手而为的这么一种模式。另外一个在现在整个广电体系里面,整个的业务目标、人才培养、绩效导向等等,其实和融合媒体发展的总体战略还是有一定的出入。同时在新闻内容的组织生产的过程之中,其实还是以电视的这种概念根深蒂固,也没有一些新闻统筹策划这样的一些业务的模式的建立。另外,在具体的技术平台建设上来说的话,整个的技术平台的流程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固化的,有些台整个节目生产的长流程过程之中,它的模式是非常固定的,而反过来,一些新媒体、一些机构或者是网络媒体机构,它整个的内容组织、生产、策划、管理、发布、运营都是基于一种扁平化、快速的模式。同时,在整个的业务流程和技术架构上没有形成一个闭环,在创新的机制上缺乏鼓励或者激励的机制。
    
在整个大的政策解读中,王杰中认为移动优先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向,解读移动优先,可以再把它分成这五个方面,他认为这五个方面对我们广电面向深度融合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发布渠道互联网化,另外收看终端的移动化,这些其实都非常好理解。同时还包括了生产手段移动化,当你要满足不同终端的不同的浏览需求,不同的产品形态的时候,你自己的内容制作和加工的模式、流程、方法可能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同时,内容的产品化,这个思路实际上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不再是以电视作为主渠道或者唯一的渠道,我们把所有的渠道都当作媒体必须要去考虑、去覆盖或者去传播的渠道,这样本身就具有了强烈的产品属性,这种产品可以通过不断的迭代、运营来实现内容的传播和获利。最后一点也是被所有的专家反复提及的,对广电的深度融合发展来讲,如何建立自己的用户黏性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
  
王杰中表示,在分析整个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的模式的时候,可以发现它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值得去借鉴的跨机构协同报道模式,在这样的组织结构,实际上对于媒体机构来讲,大家可能面临的局面都是一样的,如何将自己的内容或者新闻产品能够全渠道地覆盖,而且能够快速地覆盖,同时还在每一个渠道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影响力,这实际上是一种业务模式和流程模式的一个重组和再造。
    
总结一下中央厨房的整个建设模式和思路,对于整个广电在面向深度融合的发展过程之中,王杰中认为有这六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
    
第一,目前很多电视台都有一个基本模式,中间的报选题、稿件、小片、审片、串联单、演播室是非常典型的电视台新闻制作流程,在这样的核心制作流程驱动之下,本着融合媒体互联网的内容引进来、走出去的要求,包括在报选题集团引入互联网的内容,在写稿件的同时做一些微博、微信的预热,在做新闻小片的时候引入一些互联网的资源或者引入一些PGC的内容或者UGC的内容,另外在定稿、定片之后,内容推送到相应的视频网站上进行发布。这个模式要说的话实际上还算是比较好的,现在有些台甚至是什么呢?甚至是新闻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引入互联网的内容,但是直到小片都快播出去了,或者节目已经播出之后,我可能才会发布到互联网上,在互联网上实际上是在炒冷饭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可想而知互联网上的传播效应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王杰中认为一个比较合理和理想的结构应该是这样的,这个结构跟刚才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里面不再有一个主体的核心流程,而是什么呢?是以统筹策划为核心,围绕统筹策划的内容的布局来进行多渠道的内容同步的并行的加工和制作。在这样的模式下,首先就可以解决一个现在电视台都在困扰的问题,当用电视生产流程组织新媒体的内容的时候,会发现这个流程太长、太重,很难满足新媒体的传播要求,在这样的模式下,首先在业务的架构模式下,我们认为这种架构应该是一个更为合理的结构。
    
第二,现在电视台所有的内容生产基本上都是有若干个基于流程引擎所驱动的流程模型所构建的。王杰中说到,我们有新闻生产流程,我们有入库流程,我们有审片流程、备播流程、综艺节目制播流程等等若干个流程。在面向融合媒体的过程之中,这种流程实际上是相对比较固化和僵化的。在面向深度融合的过程之中,依然面临着流程再造的问题,这个结构实际深啊打破了原来固有的流程模式,也就是说业务不再是固化流程,通过一个协同平台,我们把人、资源、任务和所有围绕我这件任务的相关的工具,把它组织和调配起来。中间是一个完全并行的过程,而流程可能会变成我整个任务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局部处理模式地这个结构和刚才那个结构大家可以看出来,他们的生产组织方式灵活度,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它整个就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改变,也就是说它的玩法就变了。他们内容生产的方式就变了。所以这个他认为也是第二个比较重要的一点。
    
第三,关于资源管理的模式。对于中央厨房这种模式来说的话,所谓新模式、新架构、新玩法,王杰中认为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有统有分。比如说向采集采访就是统,编辑分发就是分。在这里面实际上是通过一次采集面向多个渠道来进行多种产品的制作,如果要想实现这样的一个协同创作的矩阵,就要求对整个的生产过程,对整个的资源管理过程都要有一个开放和共享的架构。所以大洋科技为中央厨房也设立了本地家园的资源群组管理的共享模型,这种共享模型实际上对于任何的工具来说,不管你是A厂家的、B厂家的,不管你这个工具是单机工具起来云工具,不管你这个工具是有存储还是没有存储,对于所有的工具都提供一个基于混合云的融合资源管理平台。对于这样的资源体系可以是现在内容的共享和内容的保护之间可以取得一个平衡。也就是说所有的在云上的资源,这个“云”是一个混合云,在云上的资源是具有个人资源属性、群组资源属性和公共资源属性。通过一种群组的像化的管理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生产效率,这样的效率的提升的背后其实跟着的是一个无处不在的群组化的资源管理平台。
    
第四,工具。因为广电在谈整个的融合生产体系架构设计的时候,其实反复也在谈所谓工具化,包括平台+工具的概念。王杰中认为平台+工具的模式还是有点不够落地、有点泛。他认为未来整个广电的,在刚才说到的那种全并行的、协同的生产架构之下,所有的工具应该是没有业务属性的,也就是说就像自己家里的榔头、剪刀、钳子一样,但是这些工具和平台之间的关系是可以灵活组配和灵活搭配。实际上大家可以设想一下,未来电视台不再有什么新闻岛、制作岛、综合岛,将来可能就是有不同的量级的、不同能力的、不同功能的工具的结合,不同工作室的人当你面向移动端做一个短视频的时候,根本不用考虑重型的非标和包装,可能用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完成你的工作。
    
第五,关于电视台最传统的信源调度。其实现在电视台在面向融合制作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触及到这些方面的内容。我们经常有的时候要把一个转播车上的信号实时调到网上进行直播,或者我现在要把现场,记者用手机拍摄到的非常紧急的画面临时调到我的演播室里来做互动,这种相互之间的调配,甚至比如说现在很多电视台都安装了指挥调度大屏,大屏上这些信源的调配,现在电视台更多的还是两条线、两层皮,也就是说传统的部分还是用的重装备,基于SDI的调配,总控、分控加矩阵。面向全媒体这边和演播室这边的打通又会有若干个麻烦,而且网络直播实际上又会带来一些安全性的问题,延时怎么办?网络的QS怎么保证等等的问题。
    
大洋的切控系统也是基于混合云的切控,基于这样的切控系统可以实现各种信源的输出和输入。全IP的架构也涉及到路线监控的问题,在这里面我们也刻意地回避这种问题,我们来实现一个兼收并蓄。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设我有这么一个业务场景,我的某一个节目,原来我这个节目的模式都是观众打热线电话,而我现在这个模式变成观众直接拿手机做现场的直播,它可以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上,我有一个叫演播室直播的功能。只要导播给他申请一个信源之后,我就可以通过全IP的平台,可以把他关注的现场的画面调度到任何一个演播室和任何一个大屏上。但是反过来,一个转播车上的信号,多路的晚会现场信号,我可以任意地根据需要直接进行多路的网络上的直播,这种方式实际上对我们电视台面向融合媒体,面向深度融合的并行化的内容的组装生产实际深都是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第六,对于整个中央厨房的组织架构和机制来说的话,王杰中认为它有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就是业务链条要形成闭环。在这里面大洋也是和腾讯公司有一些合作,利用腾讯的大数据能力,大洋科技主要是在这四个方面我们认为是可以为整个的广电融合生产来形成一个业务的闭环,包括热点,这里面实际上是相当于辅助内容生产的部分。另外,整个如果要想形成闭环,就需要了解内容的传播效果,这是传播效果分析这块。另外包括内容运营的分析和面向用户的精准画像。所以这些内容实际上通过大数据的应用来实现对整个融合媒体,实现一个策、采、编、发、评的全闭环的结构,通过大数据反映到整个内容的策划和组织。他认为这样一个闭环的链路实际上才真正地能够做到如何去贴近用户、如何抓住用户、如何跟用户产生更好的黏性。
    
王杰中总结到,今年大洋在展会的主题就是走进中央厨房,探索深度融合。大洋整个中央厨房的架构我们把它总结为五个一。这里面首先包括了总编调度中心、采编发联动平台、全媒体融合资源库、技术支撑体系以及传播分析反馈系统,这样的“五个一”的架构。
    
王杰中认为中央厨房之所以能够说是新机制、新玩法,实际上主要有这三点和现有的体系的重大不同。首先第一个解决有统有分和统分结合,在这里面通过精心设置的组织架构,形成一次载机、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格局。第二个就是分层构建新型的采编发体系,其实刚才也提到了,作为一个电视,作为广播和电视来讲的话,肯定会以电视为主渠道,他认为这个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把所有的面向移动端或者面向新媒体的内容都围绕着这条主线来运作的话,他认为这个融合肯定会遇到问题。所以整个的这种采编发基于协同的全并行的采编发的体系是非常值得广电去借鉴和推动的。第三点就是通过构建大数据平台来实现采编发评的业务闭环体系,如果没有这个闭环就永远不可能知道用户是谁以及用户想要什么。

责任编辑:黄焱林

相关推荐

数字电视进行时 中科大洋备战CCBN

3月21日-23日,中科大洋将携旗下的数字电视产品全力出击2006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06),其展区位于国展1号馆—B162展位;届时,大洋将以新颖的展位设计和精彩的产品展示迎接这场盛会。本次CCBN中,大洋的展示主题为:“运营有道——端到端的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展示内容将以最新的“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及机顶盒产品这三部分为主。其中“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展出内容将包含收录系统、制作系统、节目管理、数据处理中间件等方面,其产品涵盖多数据源收录系统、TS流多画面系统、编辑系统、3000编辑系统、5200编辑系统、配音系统以及包括编目、检索、转码和

泽华源便携式码流分析仪亮相2008CCBN

泽华源便携式码流分析仪助力国家广电总局规划院验收工作。 泽华源便携式码流分析仪SPA-11P是一款功能强大、轻巧便携、稳定性强的MPEG-2/DVB码流分析设备。在这几年的推广和应用中,其强大的分析功能、可靠的质量和出众的性价比,获得了全国各级广电运营商和设备厂商的广泛好评。2005年,国家广电总局计量检测中心对市面上多种码流分析仪进行了对比选型测试,最终选择购买了泽华源公司的SPA-11P,并作为广播电视系统和设备验收的测试设备,在对全国各地数字电视前端系统验收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协助其完成了对青岛、杭州、深圳、绵阳、佛山、大连、广西、太原、南京、淄博、绍兴等地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

亿科三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亮相2008CCBN

2008年3月21-23日,亿科三友公司(YuvadTechnologiesCo.,Ltd.)将进驻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参展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08)。欢迎各界人士莅临亿科三友公司6503展位参观。 亿科三友公司(YuvadTechnologiesCo.,Ltd.)创建于2003年,是一家位于中关村清华科技园的由国家政府资金支持的高科技合资公司。 亿科三友在网络和视频压缩技术领域具有多年的自主研发与市场推广

算通科技CCBN2008展会隆重推出多款新品

高清编码器E801HD具有高清SDI、YPbPr分量输入,标清复合视频输入,立体声模拟平衡音频输入。目前已经采用了H.264/MPEG4-AVC高清编码格式,未来还将支持AVS高清格式,进一步提高了编码效率,满足了运营商多元化的需求。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了传输带宽和存储空间。算通还将展示第五代DVB广播级视频服务器VS400。在算通VS340视频服务器的所有功能基础上,VS400视频服务器增加了IP输入输出和对H.264/AVS格式的支持。算通VS340/VS400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硬盘节目与实时节目播出、TVOD/NVOD视频点播、节目(广告)插播和替换、字幕和台标插入。“品质铸就品牌,诚信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