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 Google 人工智能(AI)系统AlphaGo打败南韩围棋棋手李世乭后,人工智能胜过人脑的相关讨论热度也再次攀上了新高峰。人们不免开始担心科幻小说电影情节就快成真,忧虑AI会夺走大量工作甚至逆袭人类,但稍微换个角度与心态,反过来想想我们能运用AI做些什么、能从中找到什么机会,也许才是现在更值得关注的重点。
拓墣观点:
1. AI时代是颠覆的时代,50%工作面临转型
人工智能是极端理性、吃数据长大的工具,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受访时多次提到,把单一领域、大量具有清晰标注的客观数据丢进去,人工智能就会快速学习,继而预测、判断、分类、决策。
这么一来,好比AlphaGo就会知道该下哪步棋、AI交易员会知道该买哪一支股票、AI风险控管师会知道该不该借钱给你等。在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之间密不可分,任何有大数据的领域就是发展AI的机会,当然也造成许多工作消失。
未来10年AI将取代50%工作,特别是重复性高、工作可量化成数字、思考时间不超过30秒等工作最容易遭到取代;以产业领域来看,拥有天然数字数据的金融业,将会是最快迎来AI变革的领域,接着还包括医疗、教育等领域,也都将面临AI冲击。
不过,这代表AI时代等于失业时代吗?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悲观等着被取代的那天吗?
对李开复来说,与其说AI会取代我们、抢走我们的工作,不如说AI是将工作转变成新的形式。他认为历史上所有划时代科技必然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加速推动人类发展并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尽管会有一定程度阵痛,但长远来说,将重新调整社会结构与经济秩序。
李开复说:AI帮我们做重复性工作、释放我们去做更多该做的事情,未来会是人类和机器共存,协作完成各类工作的新时代。
2. 机器的弱点是我们的机会
AI在大多数领域有强大的能力,但不代表今时今日的AI已经无所不能了。李开复认为AI没有同理心、没有情感,不懂得什么是美,无法关怀他人,也无法理解跨领域、常识及抽象事物,以现阶段的AI发展来说,想跟人一样举一反三还太早,所以AI的限制也成为最大的研究机会。
人们可从机器所不能为的领域,找寻各种新机会或将工作转型。李开复举例,未来AI会比医生更擅长看诊,也能更客观精准地诊断病症,而医生的重要性在于能够考虑病人及家属心情,用更适合的方式解说病情,不像机器般冰冷地直接告知情况造成打击。这样的例子,就是人机合一协作的方式。
我们应将AI当成工具,学会驾驭它、使用它,李开复说,AI在人类的应用可能发挥了不到千万分之一,所以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创造价值、捕捉价值。
未来当所有行业都走向人机结合时,文科领域也是一条别具发展性的路,例如艺术、哲学、历史、摄影、绘画、创作等,这些能力一时不容易遭AI取代,当然这并不表示所有人都该去念文科,只是强调AI时代下读文科也有出路和希望。
另外像是服务业、志工等需要与人交流、关怀类型的工作,也都是AI时代下的机会。李开复指出,更重要的还是要靠人的想像力,因为AI取代人类肯定会超过创造机会。
3. 人工智能像工具箱,里面什么都有
人工智能是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改变的便捷工具,AI应该成为一个工具箱,要解决什么问题,里面就有很多工具可以使用,李开复表示,在人工智慧发展初期,为了做出工具,因此对科学家的需求与标准都很高,随着时间过去、工具完成之后,接下来便是教人如何使用工具,对科学家的要求门槛也会相对降低,大家都要学会使用AI,要把 AI 工具化让大家都能用,而且要有商业化应用。
为了让更多人接触到AI、推动AI发展,李开复认为光靠技术是不够的,毕竟AI是吃数据长大,一定要把数据开源,但很多公司都认为数据是自家资产而不愿意对外开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口中所说的七大黑洞,包括美国Google、Facebook、Amazon、Microsoft,以及中国BAT三巨头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
李开复表示,这些企业虽拥有大量数据,但共享性不够,什么数据进去都像黑洞一样出不来,所以创新工场希望以公开方法挑战黑洞企业,试着找一些愿意共享数据的公司,共同合作打造公开数据库平台。
这是一个code和data的开源过程,开源会面对全世界,李开复希望藉此也将传统企业、学术界和学生全拉进去,希望大家能有个开源加数据的平台,以后可以自我摸索学习、提升就业能力,成为AI从事者(AI Practitioner),同时也帮助台湾学术界得以研究更多重要课题。
AI是人类的工具,我们如何运用技术开创新的机会,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李开复说,人们在AI技术的帮忙下,能省去做无谓工作的时间,进而获得自由与体现价值,并能从中获得幸福。AI时代将以相当快的速度到来,与其担心工作被取代而失业,或是臆测AI恐与人类对立、统治甚至灭绝人类,或许我们更应把握机会面对挑战,积极找寻自我实现的新契机。
责任编辑:黄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