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面对AlphaGo多次战胜围棋高手、服务机器人“小胖”伤人等事件,人们不禁要问,昔日荧屏上“双重人格”的人工智能会否成为现实?未来,人工智能究竟是“哆啦A梦”还是“终结者”?
“玩转”生活的“亲密伴侣”
刚刚闭幕的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记者看到,近6万平方米的展厅犹如“智能嘉年华”,包括BAT在内的近300家参展商带来的各类信息化、智能化设备“同台竞技”“各显神通”,让人目不暇接。
“你好!我是晓曼,很高兴认识你!”记者路过科大讯飞公司的展台时,一个白色的智能机器人竟主动打起“招呼”。除了回答问题外,“她”还唱歌、转圈,主动向人“示好”,甜美的声音和智能的对答让人倍感亲密。
“晓曼是一款陪护机器人,能与独居老人‘聊天’,陪儿童‘玩耍’。”该公司工作人员王竹梅告诉记者,“她”的智能表现是对语音识别、大数据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
此外,当王竹梅对着话筒朗读一段文字时,一旁的屏幕上立马实时转写出对应的中文,让转瞬即逝的语音留下了痕迹。“这叫‘讯飞听见’,能‘听懂’中文,还能翻译成日、英、韩等语言,转写准确率高达95%以上。”她说,出国带着它就像有个“随身翻译”陪着。
据了解,在此次数博会开幕式上,“讯飞听见”还给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担任“同声传译”。然而,这些只是人工智能具体应用一个缩影,当前包括快递分拣、高考改卷等更多工作,人工智能正帮助人们更加便捷地生活。
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说,近年来,正是有大数据、云计算等强大支撑,人工智能“成长”越来越快,并逐渐在各行业中具体应用,给全球传统产业、市场消费等带来了“智能化革命”。
届时,生活中将出现更多像“哆啦A梦”一样智能的“亲密伴侣”。
争抢“饭碗”的“智能杀手”
“人工智能似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参加数博会的360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韩玉刚说,当前不少行业与人工智能结合,但真正把人工智能用起来且用好的却不多,这其中既有技术缺陷,也有法规的不完善。
韩玉刚举例说,之前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高速路上,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撞上并钻入一辆18轮大拖车底,车主当场死亡。“这样的情况也许只是智能技术试验中的个案,但当无人驾驶一旦普及,灾难来临时,人没有方向盘该怎么办?”他带着疑虑说,无人驾驶如果撞上了人,法律又该如何给出事故责任判决呢?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杨明川说,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通俗理解,就是让机器不停地学习人某个领域的大数据,然后代替人类在这个领域高效地完成工作,但机器学习后就能百分之百把工作做好吗?
“尽管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但也输了一局。而如果这样的‘输’是体现在无人驾驶上,那后果不堪设想。”杨明川说,人工智能如在做手术时发生故障,瞬间就是冷血的“智能杀手”。
除了智能技术等缺陷可能导致“智能杀手”外,具体行业中的“机器换人”,也会让人工智能与人抢“饭碗”,也就是说今后很多行业和职业可能会消失,不少人可能失业。
数博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未来30年将被重新定义,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机器换人”将使很多行业“大洗牌”。“未来30年,全球失去就业的速度会比增长新就业的速度快,反过来将到30年以后。”他预测。
据《科学》杂志估计,到2045年,人工智能将代替人类50%的工作岗位。而中国则是77%。有人认为,这个时间节点还将大幅度提前。
应尽早给智能技术“立规矩”
“未来,人工智能会造成失业,但也会产生新业态,增加就业机会。”胡郁说,目前的人工智能还处于弱智能状态,虽然智能,但没有像人一样的智慧。想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比起完善技术,还应尽早给智能技术“立规矩”。
胡郁说,人工智能诞生至今有60年了,但其与具体行业的应用才刚开始,应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尤其是打造更多技术开源平台,培育更多智能产业生态,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面对行业结构变革带来的失业,国家还应提前做好更多政策保障。
“大数据就好比人工智能的‘燃料’,决定其奔跑速度。”韩玉刚说,但智能应用越多,数据安全风险也越大,要加紧立法给数据安全应用划定“红线”,保障大数据应用安全。
杨明川说,人工智能今后要像“人一样工作”必然涉及伦理、道德等问题,相关部门还应围绕这些社会问题提前展开调研,让今后这些有别于人类的“智能人”办事服务时也“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