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人们为iPhoneX的人脸识别功能欣喜不已的时候,美国议员向苹果施压,要求其交出关于生物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条款的细节。
上述议员认为,苹果可能利用FaceID收集到了人脸识别数据,让第三方的行业受益,并有可能卖给一些监控消费者数据的机构或企业。苹果公司还有可能强迫消费者接受某些条款,同意那些第三方机构进入用户数据。
这一警告引起人们对生物识别技术安全性的热议。在iPhoneX发布时,苹果公司负责营销的副总裁PhilSchiller表示,苹果人脸识别的数据只会存储在用户的个人设备中,不会发送到苹果运营的云服务器上。
尽管如此,在人们看来,苹果无法保证它和第三方机构不会遥控操控这些数据或者通过某些实质的手段进入到用户的设备中,从而获取用户的可用数据。
这不是苹果第一次面临隐私问题的挑战了。2015年在加州SanBernardino发生的恐袭活动中,苹果就被联邦检察官要求解锁一部与该事件有关的iPhone手机。最终FBI购买了特殊的工具进入了这台设备,该事件激化了科技公司和司法监管部门的矛盾。
笔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苹果目前的FaceID使用的是苹果自身的技术,目前也没有信息显示该技术使用了第三方的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苹果不太可能把用户的隐私信息给到第三方,包括政府机构,比如FBI。
为AR和VR提供3D人机交互解决方案的硅谷公司uSens凌感联合创始人时驰告诉笔者:“FaceID将成为一个海量的用户入口,从数据收集的角度有深远的意义。苹果正在一步步把人和机器的交流简化,把交互门槛降低,并最终实现无触屏交流,FaceID解锁就是无触屏的开端。”
苹果公司在发布会上演示的Animoji表情包,能跟踪人的面部表情,集成在各种动物的脸部。这种更具个性化代入感的AR交互方式将成为一个更庞大的数据入口。苹果已经和Snap合作,将基于人们面部表情建模后的面具做进了滤镜。
随着人机交互变得更加简化和纯粹,人们的生物特征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人们将更少地使用手指碰触键盘,更多地使用指纹、面部、视网膜、虹膜、步态、静脉、手形、掌纹等生物特征。与传统密码相比,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可能被丢失、遗忘或共享。
不过,数据安全也会成为更大的隐患。即使是苹果的指纹识别器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只要碰触过的物件,指纹都很容易印在物体的表面。之前也有类似的案例,有人利用乳胶复制用户的指纹,经历多次尝试,最终成功骗过苹果的TouchID。
从指纹识别到人脸识别,生物识别技术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人脸识别相对指纹识别而言,效率更高,解锁更快,彻底颠覆了传统意义上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繁琐的密码正在成为过去。
在生物识别技术快速发展阶段,如何提高移动设备的安全性能来保护人们的隐私?对此,IEEE高级会员、厄尔斯特大学网络安全教授KevinCurran对笔者表示:“对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数据安全问题,应该优先考虑应用最先进的加密技术——整体安全(HolisticSecurity)方案。也就是用户可以从众多的识别方式中任意选择组合成多模态生物特征的认证方式。”
他还提出,生物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长期持续收集用户行为特征信息进行认证的过程,比如打字时习惯把手机握在哪个角度。
不过,这些生物识别技术虽然在保障用户信息安全方面卓有成效,但会增加移动设备的生产成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厂商未必愿意采用这些昂贵的技术方案。对于企业而言,利润始终是首要考量的因素。
如此看来,虽然通过FaceID,用户将进一步被教育,生物识别技术也会继续被鼓励使用,但要最终迈向标准化程序,仍然有待时日。
GFIC亚太物联网(IoT)峰会以“万物互联、万众创新”为核心理念,以“大连接”为主题,旨在通过聚集海内外科技巨头、创新成果,积极打造IoT创新服务平台。
GFIC亚太物联网峰会为邀请制闭门峰会
现开放观摩通道,仅限50席!先到先得!
-购买黄金VIP门票可获得
-11月14日欢迎晚宴
-11月15日VIP晚宴
商务合作: 173 1768 7039
商务合作: 136 1560 1367
报名链接:http://gfic2017-1.eventdove.com/
责任编辑:吴礼得
相关推荐
三网融合2013现隐患 安全必备加密软件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所处的网络时代越来越向纵深方向发展,也快速地把我们带向更加智能的生活领域。基于网络开放性、资源共...
物联网规模扩大 iPhone也可以泡杯好咖啡
物联网的规模现在正不断的扩大,而在 IFA 2017 上,一家咖啡机制造商就希望你能用 iPhone 冲泡出一杯更棒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