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2017年度国内最大IoT投资事件

2017-10-09 09:52:51 来源:物联网智库 热度:
(原标题:你不应错过的物联网历史性时刻,深度解读2017年度国内最大IoT投资事件

华胜天成斥资超18亿元,用于投资物联网芯片企业泰凌微电子近83%的股权,它向市场传递了清晰的信号,由国内上市公司发起,通过资本运作手段实现物联网转型的投资热潮已经启动。
 
国庆前夕,9月26日,发生了一件足以载入中国物联网发展史册的事件,以“华丽蜕变,制胜未来”为主题的华胜天成·泰凌物联网战略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华胜天成董事长兼总裁王维航宣布,华胜天成斥资超18亿元,用于投资物联网芯片企业泰凌微电子近83%的股权,成为今年国内由上市公司牵头的最大物联网资本运作事件。
 
事件参与的双方,华胜天成曾是中国IT综合服务领导者,电信行业系统集成服务综合排名国内第一,泰凌微电子是一家致力于研发高性能低功耗无线物联网SoC的中美合资公司,主营业务是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及销售,并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泰凌主要销售的芯片包括蓝牙低功耗、Zigbee、6LoWPAN/Thread、苹果HomeKit等低功耗2.4Ghz无线芯片。
 
两者的业务看似关联度不高,交易额度在科技圈一众土豪中也拔不得头筹,但这一事件的意义在于,它向市场传递了清晰的信号,由国内上市公司发起,通过资本运作手段实现物联网转型的投资热潮已经启动。
 
继续下文之前,首先,崇尚自主研发的思想需要抛弃。投资并购是比自主研发更加“快准狠”的物联网发展策略,尤其适合物联网平台生态的迅速成型。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仔细分析过物联网平台是实力派巨头们的游戏,这次华胜天成作为上市公司的典型代表,亲身示范了“换道超车”切入物联网平台市场的正确姿势。
 
为什么说华胜天成正在打造的是物联网平台呢?要想读懂华胜天成的逻辑,就得先读懂物联网平台的生态环境和物联网企业的演进路径。
 
物联网平台犹如“多层宝塔”,物联网企业“逆向生长”
 
如果提到物联网平台,大多数人的直观反应是平台只有一层、又宽又大,那就是贴近各个垂直行业应用端的物联网服务平台。其实物联网平台的外延和内涵要宽泛得多,包含多个层次,犹如“多层宝塔”,而且持续裂变,大致如下图所示,但不仅限于所列几层。各个垂直领域之间的平台尚未完全打通,“宝塔”不止一座。
 
 
虽然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物联网平台企业,但这次我们只聚焦于其中的一个截面——芯片和模块公司——它已经完整地自成一派,从业者们正在通过多种方式逐步发展,构成物联网平台的宝塔“基座”,篇幅所限这里仅仅给出一些例子。
 
半导体IP知识产权提供商ARM推出的mbed平台,让物联网硬件的开发变得简单。mbed把物联网硬件涉及到的大部分外设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它还把很多与硬件相关的程序使用中间件封装,这使得操作硬件不必再特意关心底层驱动。mbed Cloud则能安全而高效地简化任何物联网设备与云端的连接,让服务供应商能够轻松的管理设备。
 
人工智能芯片公司英伟达在5月推出了NGC平台,让开发者能够通过个人电脑、NVIDIA DGX系统或云端进行便利访问的综合套装软件,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变革性力量,更轻松地推动模型从原型设计到完成部署的流程进展。9月底英伟达还推出了全新的TensorRT 3,它是全球首款可编程AI推理加速器,大幅提升推理性能并降低成本。
 
模组设备厂商上海庆科MXCHIP联合阿里发布的MiCO IoT OS是国内首款物联网操作系统,它是面向智能硬件设计、运行在微处理器上的高度可移植的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开发平台,能降低智能硬件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FogCloud则是庆科提供的物联网智能云平台,设备端基于MiCO操作系统完成接入及顶层应用开发。
 
这类硬件企业大多看准了物联网时代将对芯片数量及功能的需求激增这一趋势,从芯片或者模块起步,通过发布操作系统、中间件或者接口,解耦硬件和软件开发,降低开发者的准入门槛和编程难度。他们以此为依托构建囊括底层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或接口、云服务承载SaaS应用的物联网基础平台,吸引开发者和各类上游企业在其上构思服务和构建生态,引导社会分工,提升研发效率。
 
这类物联网平台的价值并不在于底层硬件本身有多么先进,而是在于通过开发者社群互动和随之而来的生态创造力展现出的活力。
 
说完了芯片/模块企业拥抱物联网平台的姿势,我们再来看看物联网企业的进化路径。按照“正常”公司的发展历程,普遍经历4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品问世。企业通过调研和实践,开发出能够被市场接受的产品,打开销路,源源不断的通过产品销售站稳脚跟。
 
第二阶段:单项冠军。企业通过产品销售迅速扩张,不断自我复制,提升管理和运营能力,达到细分行业中数一数二的地位。
 
第三阶段:多元发展。在第一条产品线取得规模收入和利润之后,企业开始多元化发展,开辟更多的产品线。
 
第四阶段:形成生态。在多条产品线的基础上提炼公司战略,发展平台型业务,吸引海量用户,构筑由多种角色参与的平台生态环境。
 
上述公司发展的4个线性阶段有先后顺序,前面的阶段完成之后才能升级到下个阶段。可是物联网企业偏偏属于“非凡”物种,尤其是物联网平台公司,从第四阶段起步,“跳级”直接发展生态。实现这步,必须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作为后盾,要么主营业务非常赚钱,要么融资能力极其强大,总之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才美好,钱最好多到烧不完才能熬过去。
 
平台型的发展模式并非物联网独创,环顾四周,全球接近60%十亿以上估值的独角兽企业都构建了平台生态。
 
 
从难度超高的平台生态直接起步,“非凡”的物联网平台企业必然会遭遇“非凡”的挫折,具备足够的视野能够看到平台构成之后的开阔锦程,逆推从未来到脚下的布局节奏,才不至迷失。
 
在这方面,哈佛商学院教授、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针对物联网产品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充分的思考。他认为物联网产品不但能重塑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生态,更能扩展行业本身的范围,从产品系统进化到包含子系统的产品体系(System of Systems),不同的产品系统和外部信息组合到一起,相互协调从而整体优化。
 
波特以智能家居为例,其中包含多个子系统,例如照明系统、空调系统、娱乐系统和安全系统等。如果一家公司的产品对整体系统的性能影响最大,那么它将取得主导性地位,并分得利润蛋糕中最大的一块。
 
高瞻远瞩的物联网平台公司将进化为系统整合者,取得行业的统治地位。新型物联网平台甚至可能采用“无产品”战略,将打造联接产品的生态系统作为核心优势,而非产品本身。因为平台的多样性、整合性就意味着源头活水的流动性,而流动性本身就会引发变革。
 
 
读懂了物联网平台生态和企业演进之后,对照回看上市公司华胜天成与芯片企业泰凌的强强联手,你一定可以看出不拘泥于传统思维定式的逻辑,至于具体为何,留个悬念。华胜天成可谓手握好牌,此后上市公司还将通过多种资本运作手段完善物联网平台生态,这一围绕核心价值型企业的并购实现物联网转型的思路值得借鉴。
 
无论是“大鱼吃小鱼”的并购,还是“合纵连横”的携手,物联网平台的背后是交易,交易的背后是权力
 
看过《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的你一定犹记,进攻是最好的防守。面临转型压力,与华胜天成预判一致,其他巨头也纷纷瞄准物联网平台市场发起了冲锋。由于侧重点和优势各不相同,他们介入的角度也有所区别:
 
IT企业:除了上文提到的华胜天成,IBM、思科、SAP等传统IT企业全部构建了自己的物联网平台生态。IBM Watson物联网平台可以轻松安全地连接设备,快速开发物联网应用,通过在实体环境中学习,提高认知智能水平,分析任何来源的数据。今年Cisco Live大会,思科发布了名为Kinetic的全新物联网操作平台,同时升级了久负盛名的Jasper平台,成为一家同时拥有两个物联网平台的公司。欧洲最大软件商SAP则划拨20亿欧元的专款投资物联网,构建平台生态。
 
通信企业:三大运营商、华为、宜通世纪等企业借助通信和管道优势提供物联网平台级解决方案。OneNET是中移物联网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特点打造的PaaS开放平台和生态环境。中国联通将物联网列为重点创新业务之一,制定了“物联网平台+”生态战略。华为则依托云核心网推出以IoT联接管理平台为核心的IoT生态圈OceanConnect。宜通世纪先是以10亿元收购天河鸿城100%股权,后者是依托于Jasper的物联网平台,主要服务对象为中国联通;后又投建控股子公司基本粒子,致力于物联网云平台运营,物联网应用分发平台、物联网产品、应用开发及销售。
 
互联网企业:阿里、亚马逊、谷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部署硬件和操作系统,完善物联网平台生态。阿里巴巴的物联网战略包括由阿里云、阿里智能、YunOS等事业群组共同打造物联网时代的服务平台,最近阿里又宣布升级操作系统战略,发布全新的AliOS,驱动万物智能。亚马逊依托最新推出的AWS Greengrass,同时“修炼”边缘计算+IoT云平台能力。谷歌一直在采用各种技术和资本手段推进物联网应用,如以32亿美元收购Nest、将IoT操作系统Brillo升级更名为Android Things、完善通讯协议Weave等。最近推出的Cloud IoT Core采用MQTT协议将设备连接到云服务,访问各种商业智能和分析应用程序。
 
OT企业:西门子、GE、ABB等传统OT厂商结合对各个细分行业的深度认知构建物联网平台战略。GE和西门子分别推出工业物联网平台Predix和MindSphere。9月25日,ABB宣布以26亿美元收购GE工业解决方案子公司,并将其产品接入ABB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平台ABB Ability。ABB全球CEO将Ability定义为从设备、边缘计算到云服务的跨行业、一体化的物联网平台,拥有针对不同垂直行业的180多款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
 
从并购角度来看,投资环境迅速迭代,不仅相同领域内大鱼持续吃吃吃的事件有增无减,而且跨领域大鱼之间相互吞并或合作的事件也逐日递增。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鱼吃小鱼”的纵向整合现象,与合纵连横的“强强联合”正在成为“新常态”。
 
 
为了完善自身的物联网平台架构,各类巨头在相同领域内的并购不断,完善横向技术和应用。跨界联手则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增强现实等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共同撬动物联网这块市场蛋糕,拓展新的商机。
 
在并购的过程中,到底应该注重技术、人才还是业务?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题目本身没有改变,但答案正在日新月异。因为题目仅仅涉及表象,而答案必须触及本质。
 
我曾经说过,物联网平台的竞争力在平台之外,除了提供最新技术和功能这些表象,平台的核心作用是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资源流动。而在物联网平台促进交易的背后,暗流涌动的是权力的迁移。
 
解读伴随着交易产生的权力转移,就得从平台的通用性功能谈起,包括如下4个部分:
 
 撮合交易
 
 吸引生态合作伙伴
 
 制定规则和标准
 
 提供工具和服务
 
 
万变不离其宗,能够将自身价值转化为完整交易的平台才能持久。而洞察交易背后的动机,是物联网平台必须面对的课题。任何企业都有提升行业竞争力和创造更高利润的现实需求,借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竞争由5种力量驱动:购买者的议价能力,现有对手竞争的强度和性质,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以及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这些力量推动了权力的转移,掌握这些力量有助于揭示平台交易的本质。
 
 
购买者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了解客户如何使用产品,公司就能更好地对客户进行分层、定制、定价并且提供增值服务。通过物联网平台,企业大大降低了对分销渠道和服务机构的依赖,甚至实现去除中间环节,从而在价值链中捕捉更多利润的结果。这些因素削弱了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却反之与日俱增。
 
这两种力量的作用导致购买者和供应者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提出一个概念叫Prosumer,结合了生产者“Producer”和购买者“Consumer”两个词,他认为生产者和使用者的界限会逐渐模糊,二者将融为一体。
 
更进一步来看,将导致商业模式的彻底变革,供应商不再通过一次性销售获得收益,而是通过承担部分使用者的角色,与购买者分享设备产出而创造的价值,获得持续性收益。
 
 
竞争对手和新进入者的威胁。物联网平台将对竞争带来重大影响,创造无数产品差异化和增值服务的机会。企业还可以进一步改进自身产品,以对应更加细化的市场分层,甚至根据个人客户进行定制化生产,进一步增强产品差异性和定价能力。
 
行动敏捷的公司还将获得关键的先发优势,因为它们可以利用累积的产品数据改进产品和服务,重新设计售后流程,这无疑抬高了新进入者的门槛。智能互联产品还可以提高购买者的忠诚度和转换成本,进一步提高行业进入壁垒。
 
同时值得注意,随着智能互联产品成为更广泛产品系统的一部分,竞争范围将进一步升级。例如,家用照明公司、音响娱乐设备制造商以及智能温度控制器公司过去并没有交集,但现在它们每一家都要在整个智能家居系统里分一杯羹。
 
与Prosumer的新型角色相呼应,原有的渠道商和系统集成商都在迅速过时,取而代之的是SaaS应用咨询商、服务提供商、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能力开发商等,如果不迅速转变自身定位,很难在物联网时代找到立足之地。
 
替代产品的威胁。与传统的替代产品相比,物联网产品的性能更佳,定制程度和客户价值也更高,这降低了替代产品的威胁,提升了行业发展前景和利润能力。物联网平台的发展还催生出了共享经济,它将逐步融合甚至替代传统的产品所有制。
 
例如PaaS平台模式,用户只需按使用量付费就可使用产品的所有功能。分享使用模式其实就是PaaS模式的变种。但是这对物联网平台的实时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物联网平台上提供的实时数据可以随时随地追踪需求,为客户提供各种共享工具和便利,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举个例子,以前不同国家的两家工厂使用相同的设备制造相同的机器,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生产力的3倍,工厂从上到下都不知道原因为何。通过启用机器联网实时分析,预测、分析和诊断设备的完整数据,多年疑团才终于解开。机器无差异,人员行为的差异是根本。
 
当由物联网平台承载的智能设备形成一个社群的时候,可能会产生更加“恐怖”的效果。再举个例子,假设你运营一家送货公司,固定运送货物到几十个不同的零售店。不同地区的天气、路况、油价都不尽相同。借由你赋予机器的自动决策和产生推论的权力,你的公司实则完全仰仗由智能卡车形成的“大脑”经营和获利。
 
物联网平台资源最终总会流动到最善于利用它的人手上
 
最后来看一些报告中关于技术并购的统计数据。从全球趋势来看,围绕物联网市场产生的并购交易异常火爆。尤其是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增长强劲,创造了全新的技术并购价值记录。2017年上半年,产生技术并购交易45笔,剔除在2016年软银以322亿美元收购ARM的大宗交易,2017年上半年的交易总额与2016年同期持平。
 
 
从企业类型上来看,围绕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并购交易大大超越了消费物联网市场。
 
 
特朗普的政策对中美跨境并购产生了一定影响,中方并购美国项目和公司的意愿有所下调。
 
 
通过并购和资本运作,已经投身物联网领域的企业初尝回报,根据软银集团截至2017年6月底的财政报告,公司的收入同比增长50%,达43.3亿美元。
 
当然某些吃亏大“哥”型跨国公司的物联网战略调整也值得重视,取长补短。经历了换帅风波的“GE哥”,围绕IIoT平台的潜伏问题集中爆发。最近的一次事件是GE出售了其旗下的工业解决方案子公司(GE Industrial solutions),该公司总部位于亚特兰大,拥有约13,500名员工。无论此举是否明智,此前GE在Predix平台上砸下的重金的确没有产生预期回报。
 
其实Predix早已经历过多轮的战略调整,GE曾经试图自建底层云平台基础架构,好在及时悬崖勒马,转而使用Amazon和Microsoft的云端服务运行Predix。前期并购的一些技术公司虽然带来了销售收入,但由于程序由不同的编程语言编写,代码迁移到Predix平台时的工作量较大造成了进度延误,Predix平台生态也面临无法自然生长和扩展等问题。
 
虽然经历了种种弯路,发展Predix工业物联网平台仍旧是GE的核心战略,目前经过修剪和调整,Predix未来的业务将着重集中于能源、航天、石油和天然气这些核心领域。毕竟工业物联网平台愿景是否实现,和工业物联网平台愿景是否由GE实现,这是两个问题。
 
根据科斯定律,一项资源,不管一开始它的产权属于谁,最后这项资源都会流动到最善于利用它的人手上,蕴藏于物联网平台中的财富也是如此。
 
最后没有个道听途说的靠谱故事作为结尾怎么行?500年前的跨国公司西班牙作为“平台”代表,亲身完美的诠释了科斯定律。
 
话说自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发现新大陆这一全球性掘金“平台”开始,西班牙迅速掠夺了超过40万两黄金和3.5亿两白银,蹿升为世界首富。但诡异的是才不到一个世纪,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遭到惨败后,就突然由盛转衰。如果把这期间的西班牙帝国比做上市公司,它的股票那真的是短时间内暴涨暴跌,不具备长远眼光的投资者而言,真是谁买谁被套,套的牢牢的。
 
那时的西班牙绝对是利用“平台”风口飞起来的典范,它在技术、人才和资金都不甚完美的情况下,凭借完美得不得了的运气硬生生发展壮大了。但是,飞起来之后,内功不够了。西班牙“平台”覆灭的故事值得各路暂时处于领先地位的物联网平台带头大哥借鉴:
 
第一,山寨公司蜂拥而至,不断侵蚀其地位。西班牙虽然率先发现了美洲,并找教皇注册了专利,试图搞封闭吃独食,但是巨额利润还是引来了无数海盗船、私掠船和走私船。导致西班牙的“平台”维持成本直线上升,军费开支越来越大。
 
第二,公司内部架构落后,王权受制于教权。西班牙的教权强调对人的思想控制,严重反对标新立异的人,对于自由资本主义更是深恶痛绝,对商人阶层有天然的敌意。于是,15-16世纪的西班牙呈现的是“国富民穷”的奇特景象,本应成为平台“合作伙伴”的普通民众毫无“SaaS应用”开发的积极性。
 
第三,路径依赖严重,公司发展转型无望。因为“平台”来钱太快、太容易,这带来了一个致命的后果:难以静下心来发展科技,好好经营殖民地,赚不了慢钱。所有投资回报周期较长、难度大、费心费力的事情,西班牙都不乐意做,只是在原有的路径上坐吃山空。
 
最后的最后,看个正面例子吧。由本文已经提到多次的迈克尔·波特担任幕后“军师”,PTC在物联网平台这件事情上的并购足迹可圈可点。它的核心物联网平台是ThingWorx,该平台在2014年用1.12亿美元购入,随后PTC围绕该平台打造IoT生态,买了Axeda,又买了Vuforia,还买了ColdLight和Kepware。2016年,由ThingWorx平台带动,PTC的物联网收入增加了52%。目前PTC物联网业务的季度营业额保持在2400万美元水平。
 
 
无疑,物联网平台将导致所有相关企业的工作方式、组织方式及其本质都历经一次脱胎换骨的持久洗礼。任性借用萧伯纳的一句话:人生有两种悲剧,一种是没有得到你心里想要的东西;另一种是得到了。那么,关于物联网平台的并购发展之路则有两种喜剧,一种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用,一种是即便有现成的经验也没法借用。

责任编辑:靳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