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云熵创始人肖志明:以雾破局,在4K传输领域里做到永不卡顿

2017-11-20 17:09:37 来源:亚太CDN产业联盟 作者:张驰 热度:
2017年11月14~15日,全球家庭互联网大会GFIC2017——“亚太CDN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召开。近年来,随着市场的不良竞争格局加重,以及难以顺利转型到对应市场,CDN行业变得越发的不太平。CDN的蓝海迅速向红海转变,而下一个方向尚未明朗化,CDN就这样吊在半空中,进退维谷。有些企业已经消失,有些企业选择转型,有些企业继续坚持传统CDN这条道路,而有些CDN企业则一直在探索,探索一片适合CDN生长的“新的海域”,上海云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值此大会召开之际,我们邀请到了上海云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肖志明先生,请他来为我们介绍云熵“永不卡顿的CDN”的概念以及云熵准备如何破解CDN市场的迷局。
 
云熵创始人兼CEO 肖志明 

肖志明:CDN行业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

面对如今的CDN企业,肖志明先生将其归为两类——传统型和创新型。他认为,传统的CDN企业的优势在于多年的资源的积累,运维的积累、客户关系等等。整体上来说传统CDN的技术架构已经成熟,上升和优化的空间非常狭窄。随之而来面临的是同质化的问题,便只能通过不断降低价格来吸引客户,有些降低成本的企业还能存活下去,但是那些降低不了的便会消失在行业中。
 
近些年,云厂商进入市场,他们不止能提供更多的服务,还能通过云的方式吸收常规的客户,特别是一些小的客户。而如今,小的客户源源不断地增加,大的客户却在研究和开发自己的CDN,这就导致了传统CDN企业的份额在下降,云厂商在上升。但是肖志明认为,目前这一趋势的形成,并不是代表云厂商一定会赢,传统CDN企业就一定会输,它的本质问题是在于能不能创新,而不是在于守着传统的业务。
 
肖志明先生表示,云熵的创新不同于云厂商在于业务方面的创新,它实际上是一种根本性的创新。云熵的CDN传输,并不是将一个大文件放在一个服务器和一个出口里,而是将数据分散在这些小的设备上,这样对于存储的瓶颈和上行网络带宽的瓶颈基本都会消失。这种方法,两年前,云熵就在安徽电信大规模的使用过,力证了其可行性。
 
以雾破局

目前,互联网已经进入了“超高码率”的时代,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大数据时代,集中式的CDN面临着种种困难,比如无法解决传统卡顿的问题,以及成本和价格倒挂的问题。对此,肖志明先生表示,云熵一直在做的创新型CDN和传统结构不太一样。它一旦形成,很可能会对传统的产业结构构成一定的冲击或者变化。而这种方式就是去中心化的云计算,也就是“雾计算”。
 
肖志明说,在4年前,行业内基本上没有人了解过这个“雾计算”这一概念。而现在,人人都开始开始鼓吹雾计算。但是当被问到雾计算到底是什么?却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能够回答。有人了解什么是“雾计算”,但是却不知道它能带来的究竟是什么。肖志明认为,要利用“雾计算”,首先你必须具有把海量闲置的资源有效挖掘出来的能力。当你有这样能力的时候,两个问题又摆在你的面前。这么小的资源怎么用?靠什么手段解决问题?肖志明觉得这才是根本问题。想利用“雾计算”这一概念来传输超高码率业务,只能通过创新性的技术,而不是通过现有成熟的技术把那些资源聚合起来,然后形成在某些业务上和云重叠的业务上,从而形成一种结构性的优势。
 
Crazy CDN将在4K传输领域里做到永不卡顿
 
对于CDN行业目前面临的困局,肖志明先生表示“4K时代”的到来,很可能会变成一个契机,一次使CDN企业再次驶入蓝海的契机。肖志明先生认为,云熵的优势在于它是一家边缘创新的企业,云熵2年前就已经突破了4K的传输能力。这并不是用传统CDN能做到的,而是用数量不限的光猫来实现传输能力。两年前,云熵就在安徽电信140万机顶盒上大规模的试点落地,证明了其可行性。
 
同时,肖志明认为,云熵作为一家小公司来说,不可能做太多的业务,对于他们来说只做一件事就够了,那就是做4K传输领域中的领航者。其实早在采访前几个小时,在2017年亚太CDN年会的大会会场,肖志明就运用了业内尚未使用的4K传输方式——“去中心化云计算”,以20M的码率为观众展示了电影《阿凡达》的经典片段。云熵在一个基础网络架构并无完善的大会会场真正做到了不卡顿的传输“真4K”视频,这在会场内外都引起了业内同仁的热烈讨论。
 
在专访的最后,肖志明提到了自己对于云熵的愿景。他希望云熵可以去做这个行业的先锋,同时并不排斥和任何企业合作,这些企业可以是云厂商,也可以是传统的CDN企业,既包括运营商,也包括视频内容服务商。肖志明表示,云熵一直秉持开放的心态,愿意携手和所有的商业伙伴共同开放4K传输的蓝海市场。

责任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