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变革:广电产业发展的主线

2017-12-26 09:23:37 来源:李岚 热度:
十九大后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日闭幕,会议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这次会议谈的是经济工作,实际上对包括广电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会议再次强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三大变革的要求对于广电行业发展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抓紧抓好贯彻落实。围绕三大变革,国家广电智库撰写了三篇评论,今天刊发第二篇。
微信图片_20171226091822.jpg

 

当前,广电行业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效率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有效供给不足,制约了广电产业发展迈入新时代的步伐。效率变革,就是要找出并填平在以往广电高速增长阶段被掩盖或忽视的各种低效率洼地,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一个效率和竞争力的稳固基础。广电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投入产出比较的竞争、效率高低的竞争,只有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持续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广电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是强化政府监管调控和引导扶持作用,健全市场标准体系,提高市场效率。

要与时俱进地提高对广电行业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标准,尤其是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同时加强质量监管。通过加强标准制定和监管,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保持市场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提高国有广电企业的竞争力。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国企效率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彻底拆除广电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弹簧门”“玻璃门”。 进一步实质性放宽市场准入,完善退出机制,使高效要素进得去,低效要素退得出,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广电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目前我国广播影视制作机构超过一万四千多家,资源较为分散。要积极推动广电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通过整合、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不断集中优势制作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行业集中度,形成集约化制作和传播。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广电排头兵企业。

由于广播电视具有精神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政策措施和政府资金扶持对其具有杠杆功能与示范效应。广电行政部门要进一步通过加大扶持奖励,大力推动广电自主创新,鼓励引导广电机构加大创新创优节目的生产力度,创作一大批自主原创、传承优秀文化的节目;要进一步加强调控管理,强化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电视剧播出管理、娱乐节目导向和格调管理等措施,规范创作生产秩序,调控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倾向,形成结构比例适当的播出格局。进一步强化对网上网下内容标准、管理尺度、版权保护等实行同一标准的管理,营造公平有序的视听内容竞争环境。

二是深化产业体制改革和生产机制创新,建立人才保障和评估反馈机制,提高生产效率。

必须把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落在实处。在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市场中,市场主体只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才能提高效益,形成市场竞争力。其一,进一步深化制播分离改革,鼓励做优市场主体,创新节目生产经营机制。广播电视台要建立市场化生产机制,通过加强生产规划,优化节目生产资源配置。鼓励基层广播电视台解放思想,开门办广电。通过实施扁平化管理,建立独立制片人制,积极利用社会化资源、开展市场化合作,提高精品内容生产效率。其二,推动广电主体建立稳定可靠的人才保障机制,促进人才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最大化。大力推动广电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设“双通道”人才发展体系,推广“首席制”等用人机制,加强重点岗位一线业务骨干的管理考核与激励;积极推动建立专业人员交流学习、管理人员上派下挂协调制度;推动广播电视台组建节目研发专项小组和核心节目自主生产团队,鼓励各台逐步形成有体系、有竞争力的研发生产团队。其三,加快建立真实反映需求侧的评价机制。开展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评价并全面融入节目建设管理的各方面、全过程,要与绩效考核等其他管理措施相协调相统筹同推进。

三是扩大广电业务渠道,加强融合运营能力和走出去竞争力,提高供给效率。

打通节目产品融合运营渠道。加大融媒体平台的运营建设力度,各级广播电视台不仅要把“中央厨房”与全媒体矩阵建起来,还要用起来、运营得好。积极运用移动直播、短视频等手段,不断升级节目产品供给类型,形成一条顺畅、高效、集约化的融合产品供给渠道。基层台要抓住地方特色内容与版权优势,通过微视频等小成本制作,探索建立融合节目产品供给产业链,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培育新型广电业态营造智慧化流通空间。广电行业积极参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创意两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发,加速智慧广电生态建设。在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建设中,依托广电主导的,具有国际竞争力、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软硬件产品,推动智慧型、创意型产品供给渠道的整体布局与开拓。促进广电内容产品流通传播空间不断扩展。

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广电走出去竞争力。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稳步提升我国广电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对接国际上处在广电产业价值链中高端的技术、管理、供应链、营销渠道、品牌、人才等优质要素,全面提升我国广电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责任编辑:饶军

相关推荐

江西广电系统部署2006年及“十一五”工作

1月19日,江西省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昌召开,会议总结2005年及“十五”时期的工作,研究部署2006年及“十一五”的目标和任务。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刘上洋,副省长孙刚到会讲话。刘上洋在讲话中指出,“十五”时期,我省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和舆论宣传水平明显提高,全省广电网络基本实现整合,广播电视有效覆盖明显改善,广电事业发展基础更加巩固,产业开发实力明显增强,队伍整体素质普遍提升,一些重要的发展指标在中部地区和全国位次前移或进入前列。2005年,全省广电工作在围绕中心搞好新闻宣传上取得了新成绩,在江西新闻上中央台播出方面实现新突破,在推出精品、争创品牌上有新亮点。刘上洋强调,2006年及今后5年,

“十五”期间拉萨市广电覆盖网初具规模

“十五”期间,拉萨市乡村广播电视电影事业得到迅猛发展,5年时间顺利完成了相关建设任务,已初步构架起市、县、乡、行政村4级广播电视电影覆盖网。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市级电视台1座、市有线电视网络1个、县级电视闭路转播台5座、县级有线电视转播台6座、县级调频广播转播台6座,还有乡村广播电视收转站145座、乡村有线电视站25座、村级数字电视转播台1座及“十五”以前建的乡村广播电视牗台、站、网牘108座。2003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拉萨电视台调整为拉萨广播电视台,开办广播、电视两项业务,2005年1月1日,拉萨人民广播电台开始试播。如今拉萨市的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位居全区之首,已全面实现了广播

株洲广电挂牌组建湖南省市州首家广电集团

1月23日,株洲广播电视产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据悉,这是湖南省市州广电行业成立的第一家产业集团。据介绍,新成立的株洲广电集团总资产达3亿余元,下设1个分公司、4个子公司、1个参股公司、2个战略协作公司。集团成立后,将充分利用中南5省最大的文化休闲广场———株洲炎帝广场、株洲广播电视铁塔以及媒体中可经营性资产,大力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发射、传输、模拟,以及数字设备生产制造、数据宽带业务、文化传播、旅游观光、地产开发、物业租赁等多层面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