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B-IoT领域有一则非常重要的消息,被业界忽视。
据媒体报道,10月起,中国移动在山东启动NB-IoT网络一期建设,仅用时2个月,部署NB-IoT基站超过1万个,建成中国移动最大的省级窄带物联网网络。
为什么说这条消息非常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呢?
9月下旬,中国移动披露NB-IoT网络规模14.64万基站招标结果。看上去,中国移动NB-IoT一期网络规模不及中国电信。
此前,中国移动在山东规划建设NB-IoT基站的规模仅次于广东、浙江、江苏,约为9380个基站,但建成用时之短令人惊讶。业内部分人士此前曾认为,中国移动NB-IoT年内实现346个城市的城区连续覆盖是放卫星。
2018年,山东移动将建成3万个以上NB-IoT基站。如果按照此比例推算,中国移动在全国部署的NB-IoT基站2018年有望达到43.9万个,但这只是假设。
不久前,上海移动通过咪咕直播向外发布了一则消息,上海移动具备NB-IoT能力的基站超过2万个,已开通超过3500个。
同时,中国移动2018年也会将物联小站投入规模商用。由于物联小站实现低成本补盲和基于现有网络(2/3/4G)回传,201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将具备一张广度+深度覆盖的NB-IoT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移动对于2018年NB-IoT的定位是“全省覆盖最广、服务最优”的网络。其实,万物互联时代更强调重在运营和服务,山东的NB-IoT只是一个缩影。
此前,comobs预估,2018年,中国移动NB-IoT基站规模将达到60万站,加之中国电信31万NB-IoT基站及中国联通在M-IoT领域的发力,初步预估,2018年全国NB-IoT基站规模将达到100万级别。
6月,3GPP做出了正确抉择
在6月初召开的3GPP第76次全会上,业界就移动物联网技术(包括NB-IoT和eMTC)Rel.15演进方向达成了相关共识:
1 不再新增系统带宽低于1.4MHz的eMTC终端类型;
2 不再新增系统带宽高于200KHz的NB-IoT终端类型。
今年年中,comobs曾指出,全球eMTC产业对于NB-IoT的局部替代(效应)期存在6~9个月的时间窗口。通过对R.15技术演进的定义,3GPP保障了eMTC和NB-IoT两大标准体系的生态链未来持续演进和健康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两者将形成差异化的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
6月,在3GPP明确NB-IoT成为窄带物联网唯一标准之后,NB-IoT产业出现迅猛发展,预计到2017年年底,全球NB-IoT基站建设量将达到60万站。
半年时间,模组补贴率提升30%
无论是中国电信对NB-IoT和Cat.1的补贴,还是开启的NB-IoT模组宇宙级第一标,亦或是中国移动20亿对NB-IoT模组和4G模组大手笔的补贴,在国内M-IoT市场均促进形成了以NB-IoT+Cat.1+4G IoT多层级的发展格局。
其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细节,中国移动对于NB-IoT模组补贴率的升级。
在上海MWCS展上,对于采用中国移动物联卡作为传输通道、合约期大于1年,产品在中国移动入库的行业客户给予优惠补贴,补贴率最高可达50%。
在11月的广州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对于NB-IoT通用模组的补贴率提升至60%~80%。此间变化,说明2018年的NB-IoT在中国移动发展重心在提升。
或许,业界多数观点认为,2017年,NB-IoT在各方产业链强力推动之下,已形成正向向上的发展态势,但comobs对此依然持谨慎乐观态度。
NB-IoT应用的规模发展和商业模式,依然需要时间沉淀,包括传统行业升级流程化改造背后的人力投入,也是不可忽视的,平台的价值才是NB-IoT走向成功的灵魂所在。
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是创造未来
业内人士指出,2017年是NB-IoT规模商用的重要节点。这句话其实包含了多层含义,不仅有NB-IoT对于5G商用前夕的战略意义,也包括了助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设施。
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05年,其他行业每增加1个单位的ICT投入,产出增加1.64个单位;2014年后,ICT带动效应显著加快;时至2016年,产出增加3.34单位。
2017年全年,从政策、网络、芯片、模组及平台运营等各层面的蓄势,为2018年NB-IoT全面发力奠定了基础,但市场需求和多样化的商业模式依然有赖于NB-IoT网络全面覆盖之后形成。
2018年Q1~Q2,国内依然需要形成对NB-IoT单方面的持续聚焦,2018年年中起,eMTC如能够在国内开启商用,将促进与NB-IoT的互补发展,有效完善对于M-IoT商用场景需求的满足。2019年,市场将迎来NB-IoT现象级规模效应。
为什么以往IoT难以规模发展?
为什么以往物联网发展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消费者及行业客户感知不强,价值无法规模体现,其主因在于产业链各环节没有形成系统的合力。
从年初到年中,国内多项政策出台牵引,有利于在M-IoT商用初期破解碎片化的物联网市场难以形成规模化的长尾效应。
基于各项政策的密集发布,2017年2月9日,comobs判断,NB-IoT正式商用时间节点正在临近。比如,这些政策无不提及NB-IoT商用:
1.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变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中进行了修订完善,其中提到:在物联网设备中,目录明确了窄带物联网(NB-IoT)终端设备和基站设备。
2.在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到:
强化面向服务的物联网传输体系架构、通信技术研究,加快窄带物联网技术应用。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增强窄带物联网(NB-IoT)接入支撑能力。
建设完善窄带物联网基础设施,实现在城市运行管理和重点行业的规模应用:一是完善支持窄带物联网的全国性网络,升级改造无线、核心网络及配套网管运维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有效覆盖。二是实现窄带物联网在智慧城市、重点行业等规模应用,研究设立窄带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对典型应用与创新给予适当支持,探索业务模式,推动产业链成熟。
3.在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中,提到:
研究面向服务的物联网网络体系架构、通信技术及组网等智能传输技术,加快发展NB-IoT等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和网络虚拟化技术。
推进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向物联网终端移植,重点支持面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重点领域的物联网操作系统研发。重点支持面向工业控制、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的物联网操作系统研发。
推进现有不同物联网网络架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标准化,重点支持可信任体系架构、体系架构在网络通信、数据共享等方面的互操作技术研究,加强资源抽象、资源访问、语义技术以及物联网关键实体、接口协议、通用能力的组件技术研究。
4.1月23日,工信部公布了《电信网编号计划(2017年版)》(征求意见稿)公示,对《电信网编号计划(2010年版)》进行了修订。其中明确了,物联网网号为5位,规划为140XX~144XX,采用等位编号,国内有效号码位长为13位。
年中:两大政策定调商用规模
6月5日,工信部公告称,在已分配的GSM或FDD方式的IMT系统频段上,电信运营商可根据需要选择带内工作模式、保护带工作模式、独立工作模式部署NB-IoT系统。对800MHz、900MHz、1800MHz、2100MHz频段的NB-IoT系统宏基站射频指标进行了规范。
6月6日,工信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中提及:
1.加强NB-IoT增强和演进技术研究,与5G海量物联网技术有序衔接,保障NB-IoT持续演进。
2.保障NB-IoT系统能够在不同环境下为不同业务提供可靠服务;
3.突破模组等薄弱环节,构建贯穿NB-IoT产品各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4.到2017年末,实现NB-IoT网络覆盖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基站规模达到40万个。到2020年,NB-IoT网络实现全国普遍覆盖,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等应用场景实现深度覆盖,基站规模达到150万个。
5.2017年实现基于NB-IoT的M2M(机器与机器)连接超过2000万,2020年总连接数超过6亿。
6.推广NB-IoT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推动NB-IoT在个人生活领域的应用,探索NB-IoT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鼓励NB-IoT在新技术新业务中的应用。
7.合理配置NB-IoT系统工作频率,统筹规划码号资源分配;建立健全NB-IoT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安全保护能力;
8.组织建立产业联盟,建设NB-IoT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电信抢占NB-IoT先发优势
2017年1月20日,中国电信在全球率先发布了基于3GPP标准的NB-IoT V1.0网络版本,全球首发了可测试、可建设、可商用的全套NB-IoT企业标准;
2017年Q1,中国电信通过7个省市12个城市的规模外场试验,将NB-IoT V1.0网络版本在商用网络中进行网络试验和互通穿透工作,并于3月完成网络侧测试;
5月17日下午,中国电信建成全球首个覆盖最广的商用NB-IoT网络;
6月20日,中国电信发布全国首例按连接次数限额的计费套餐;7月15日,中国电信完成31省NB-IoT业务穿测,正式商用NB-IoT。
与此同时,中国联通也在北京、上海等10余个城市进行了NB-IoT的全域覆盖。2017年Q3,中国联通采用通用硬件和NFV技术,完成了核心网云化工作,使得全国300多城市具备了快速接入NB-IoT网络的能力。
中国移动接力NB-IoT,将后来居上
推动芯片/模组先行,中国移动一改行业常规打法,大有NB-IoT商用后发先至之意。
6月12日,在中国鹰潭移动物联网产业园开园暨移动物联网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中国移动正式发布了自主e-SIM+NB-IoT模组M5310。
6月29日,中国移动携手产业链首发了四款NB-IoT通用模组。中国移动和联发科联合发布的NB-IoT单模小尺寸模组参考设计MT2625,与中兴微、紫光展锐、华为海思发布的NB-IoT芯片一并支持了Rel.14。潜在释放出产业上下游跟进Rel.14的意图。
在网络层面,中国移动打造全球最大规模的NB-IoT网络,2017~2018年蜂窝物联网集采金额达395亿元。
近期,中国移动在各地开启NB-IoT商用,面向未来几年的NB-IoT商用规划,释放出相对6月时更积极的信号。
北京移动预计2020年NB-IoT用户占比将超过50%、流量主要承载在4G网络上;
上海移动2018年物联网连接规模将突破3500万,NB-IoT连接数突破500万;
山东移动物联网连接数突破1500万户,力争2018年实现物联网连接数超过3000万,2020年物联网连接数超过手机用户,达到7000万。
NB-IoT芯片模组瓶颈破除
芯片层面,目前形成多厂家供货能力。
从4月起,华为Boudica120 便规模出货,目前已订货超500万片,Boudica 150支持698~960/1800/2100MHz,满足了三家运营商商用需求;
联发科MT2625、MT2621、展锐RDA 8909等均具备了批量出货的能力,中兴微RoseFinch7100注重安全特性,移芯EC616注重低功耗和低成本;
高通为NB-IoT定制了9206-1,高通执行副总裁兼QCT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曾向comobs明确表示,2018年,“高通将推出不止一款支持NB-IoT技术的芯片,扩展我们面向物联网的产品组合”。
中国信通院预计2018年NB-IoT芯片出货量可能将达亿级 。目前,NB-IoT模组从200元下降至25元。
对于NB-IoT通用模组,中国移动提出了四个尺寸的规范,在平台上支持OneNET,模组在温度上,消费类支持-20~60℃;工业类支持-40~85℃。比如在海拔4KM+的山区严寒场景及国外酷热环境中,NB-IoT模组需要适应当地温度、湿度等因素。
中国移动NB-IoT通用模组(comobs制表)
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在内的多家运营商认为,基于通用的NB-IoT模组标准,包括封装、尺寸、接口和管脚的通用化定义,将降低研发门槛,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11月,中国移动发布了移动物联网产业技术评估体系,涉及无线/核心网、终端/用户卡、SDK/开放平台、典型业务、测试仪表,提升NB-IoT业务端到端性能,助力终端产业优化功耗。
在智慧城市中应用广泛
目前,山东移动已在济南、青岛、潍坊等地开展NB-IoT应用布局推广,结合山东制造业大省、农业大省产业特点,山东移动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城市管理、制造、农业、交通、物流等行业,推进远程抄表、安全监控、定位调度、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应用,以信息技术提升行业效率。
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路灯,山东移动已应用于济南市经十路、经十一路等市区主干道,实现了路灯智能集中监控和单灯节能管理。路灯可以智能判断周围环境明暗和车流量等因素自动调整灯光明亮度,当出现故障时,会自动报警并报告故障信息,便于及时维修……
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山东移动开发远程医疗平台、游客流量监测、快递实名制平台等,提升服务业运行效率。在日照,与日照市旅游局合作,为景区管理部门提供智慧旅游解决方案,采用二维码、视频、GPS和传感等技术,为游客、景区企业和管理部门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全面提升游客满意度,提高企业营销宣传和景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山东移动搭建美丽乡村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面向各级党政部门和农民,提供智慧农业、基层党建、精准扶贫等十余项功能模块和上百项功能,助力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打造智慧大棚、林业监管、畜牧管理等多种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在潍坊,山东移动为菜农制定分类的信息化种植解决方案,提供供销指导,通过提供APP平台应用,拓展智慧大棚、智慧冷库等农业应用近1万项,服务农民超过5万户。
此前,中国移动发布了移动物联网行业解决方案白皮书,聚焦七大领域15个细分行业。半年之后,在2017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5G联创中心发布《智能共享单车》《智慧停车》《追踪器》等创新应用研究报告,进一步促进移动物联网应用的发展。NB-IoT样板应用“小和轻停v1.0”智能停车端到端解决方案发布,具备更准检测、更低功耗、更全网络覆盖、更低成本、更易用等特点,实现了NB-IoT与智能停车的有机结合。
随着NB-IoT规模应用,芯片制程的提升及成本下降,未来是否会普及应用于手机之中,并在系留式无人机应急通信高空基站中引入对NB-IoT的支持,其低功耗、深度覆盖等特性将满足应对地质灾害频发区的场景需求,将成为业界关心的重点问题之一。
责任编辑:靳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