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人工智能如何推动“中国创造”?

2017-12-27 09:29:46 来源:中外管理 热度:
纵然人工智能是当下最热议的话题之一,但外界对人工智能的场景应用还存在着诸多误读——人工智能被过度神话了!由此我将围绕“人工智能应用的热门分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以及“未来走向”三大议题与大家展开分享。

 

人工智能热门分支划分

目前外界对人工智能应用最热门的划分,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运算智能。阿尔法狗就是典型的运算智能的应用产品,尽管阿尔法狗下围棋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其背后的算法大有价值。后来谷歌将这套算法应用于自有机房的节能减排中,可同步优化上百余个机房的参数调节。深度学习再次发挥了超强威力,先后为谷歌机房降低了20%左右的能耗。

二是感知智能。即计算机可以像人一样感知外界变化。比如图像识别或计算机视觉,就能像人眼一样从外界获取信息。感知智能近几年发展尤为迅速,谷歌推出的无人驾驶汽车,用到的就是感知智能,它通过对图像的准确判断,可由机器自动决策如何驾驶。而计算机“能听会说”属于感知智能的另一部分,只是较计算机视觉,获取信息的比例更小。计算机“能听会说”也是科大讯飞在感知智能上的切入点,我们旨在让计算机能够听懂人类的语言,并能像人一样“开口说话”。

三是认知智能。人类跟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有认知能力,而“能理解、会思考”的基础,是能够读懂文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分析归纳以及知识表达。

科大讯飞自2010年率先在全球发布语言识别系统后,近几年通过深度学习不断提升语音识别的效果,后来我们发现:只要存在数据和专家知识经验的支撑,人工智能其实可以替代很多有规律可循的人类脑力劳动。所以我们2015年推出了“讯飞超脑计划”,核心就是让机器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

  目前认知智能是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最大挑战。科大讯飞2014年牵头承接了科技部一个名为“答题机器人”的旗舰项目,目标是让机器人在2020高考中考上一本。这意味着,机器人要打败70%的人类考生。高考题目不是机械记住题库里所有题目就能完胜,而要真正读懂题目作出推理分析,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答题……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我们在认知智能应用的最大成果,当属过去几年全国顶级机器翻译比赛中屡屡取得好成绩,累计售出了20万台翻译机。

除此之外,“常识推理”也是人工智能认知智能中的一个有意思话题。尽管互联网机器人能和人聊很多,但却不能真正理解人的意图,而引入常识推理的机器人就可以轻松办到。在由斯坦福大学发起的全球机器阅读理解领域权威大赛中,科大讯飞荣获第一名。事实证明,科大讯飞机器人阅读文章后基于上下文理解回答各种问题的能力,相比同期参赛的微软、IBM等知名科技公司更为出色。

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生活?

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层面的多项技术突破,究竟如何运用到人们现实生活中去,这是关键。

事实上,人工智能改变世界,主要源自三个关键要素——算法的持续迭代、行业过程化数据、行业专家的知识经验,三者缺一不可。也只有将三者聚集在一起实现持续迭代,人工智能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尽管目前业界基于深度学习已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算法创新,但科大讯飞在教育、医疗、司法领域的落地最具代表性。

一、教育领域。科大讯飞已和国家考试中心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研究人工智能于试卷命题和阅卷中的应用。现阶段该应用已取得实质性突破,2016年江苏省高考就采用人工智能在后台做质监。以2016年江苏省高考机器人阅卷为例,机器与专家组打分吻合度极高,实现了“人机一致性”;且机器对主观题打分的准确性已超过普通教育专家。

目前科大讯飞正在打造“人工智能自学网”平台,通过搜集学生的单元考、月考、平时作业数据,准确找出他们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而针对性提出复习建议。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不仅是降低教师脑力工作强度那么简单,甚至逐渐做到了因材施教。

二、医疗领域。今年上半年科大讯飞和协和医院联合成立了“协和医科大学第一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精选200万份电子病历、40万份医疗文献和病历报告。机器通过学习训练后,于今年8月刷新了医学影像国际权威评测LUNA的世界记录,成为全球第一名。

2017年8月份在国家卫计委安排下,科大讯飞的医师助理机器人首次参加职业医师考试,取得了456分的好成绩(总分600,平均通过率为30%-40%)。由于这项考试并非从题库中简单地随机提取、自由组合,所以机器人要理解题意,必须用深度学习掌握的知识体系进行推理分析方能答题。

三、司法领域。司法行业是典型的脑力密集型行业。今年上半年科大讯飞在上海高级法院承接了一个名为“206”的试点项目,可实现机器对法庭提审过程的辅助判案。通过对杀人案、盗窃案、非法集资案、电信诈骗案历史数据长达半年时间的训练和分析,机器可自动判断上述案件的证据链是否完整以及有无自相矛盾之处,提示给办案人员,甚至能迅速为其找出相关法条。更重要的,人工智能可为法官最终判案、定罪提供一个建议区间,省去了法官大量繁琐而枯燥的案头工作。

人工智能的未来走向

2016年,《科学》杂志一篇报道引发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到2045年,人类现有工作岗位中将有一半将被机器所取代。届时人们将从大量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去从事那些更需要创意、灵感和想象力的工作。这不仅能大幅提升人类的劳动生产率,也会带来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

宏观上看,中国在这轮人工智能浪潮中极有可能绕道超车,甚至赶超美国而成为全球引领者。仅从过去几年发表的与人工智能有关论文数量,以及论文被引用数量看,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

另外在人工智能发展所需的数据规模和工程数量上,中国同样超越了美国。目前中国每年有高达上百万名优秀工程师进入这个行业,加之中国政府今年又制定了清晰的人工智能发展落地规划,可以说为我们成为人工智能领先强国提供了坚实后盾。相信未来与之相关的优秀企业,也将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

责任编辑:吴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