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力推香港发展智慧城市

2018-01-08 10:03:51 来源:紫荆网 热度:
智慧城市”是香港特区政府于《2017施政报告》提出的香港重点持续发展计划之一。创科局去年9月聘请了国际顾问公司展开全面研究,并于今年6月公布《香港发展智慧城市蓝图顾问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日前发布的《施政报告》的重点之一也是发展香港的创科产业。政府将总共拨款超过142 亿元,作为大学研究资金、本地学生就读大学研究课程的助学金、创科局“科技专才培育计划”及发展智慧城市的资金等。特区政府未来应从推进应用科技发展,科学技术转移,充分利用不同场地特点等方面着力推进智慧城市发展。
 
多管齐下 集思广益
 
《报告》出台后不久,有IT业界人士撰文提及特区政府过去三年曾发表过其他三份有关“智能城市”的文件,包括(1)政府资讯科技办公室的《2014数码21》信息科技策略、(2)起动九龙东办事处的《发展九龙东为智慧城市区-可行性研究》及(3)中央政策组的《智慧城市研究》等报告,间接地指出特区政府在有关方面推动缓慢。不过事实未必如此,虽然三份报告的目标类似,本质却不尽相同。《2014数码21》宏观地刻划香港未来整体信息科技的发展蓝图,而发展“智慧城市”只是其中一项建议而已;第二份报告针对性地为九龙东制订智慧城巿的框架和倡议,以及建议有关智慧城市的措施和其推行策略;而中央政策组发表的是一份学术性的研究报告,旨在简介“智慧城市”的定义、回顾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及探讨香港作为“智慧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尽管三份文件各有针对,但当中不少建议对本次《报告》的确甚具参考价值。笔者认为“智慧城市”发展对香港未来举足轻重,绝对不宜早早完成,充分的调研及咨询是必须的。反之,若然特区政府操之过急或揠苗助长的话,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另外,笔者殷悉特区政府接纳了“香港信息科技联会”数年前针对《2014数码21》策略书所提出的意见。该策略书是由特区政府聘请某国际计算机公司辖下的顾问分公司编写,结论之一是建议香港建设及推行“智慧香港,智优生活”。虽然策略书内的结论与这次“智慧城市”计划不谋而合,但参与的国际计算机公司似乎有“瓜田李下”之嫌,因为该公司拥有自己研发的“智慧城市”平台及相关方案技术,而且全球过百经济体均有使用。因此,在顾问公司的身份不够中立之下,不禁令人懐疑策略书中的技术建议是受到其“智能城市”产品设计的影响。
 
43项建议力推科技应用
 
《报告》提出43项行动建议,涉及6大智慧范畴,包括“智能出行(交通)”、“智能生活”、“智慧环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及“智慧经济”。从创新科技的含量而言,笔者认为除了“智慧经济”范畴所建议的行动之外,其他范畴的建议大多聚焦在先进科技应用。当中“智慧出行”提出了14项行动建议,为6大范畴中之最。《报告》倡议特区政府善用科技(例如“物联网”)去提升交通及运输管理,方便市民出行。再者,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与机场及客运渡轮服务相关的3项行动建议之外,其他的都可以先试先行,率先在九龙东实践。
 
要有效应用先进科技,特区政府必须做好事前规划,确保在运作时管理妥善。推行上述6大“智慧”范畴的工作必然会牵涉到政府内部跨局及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可是由于政府部门往往各有各忙,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颇常见。要打通部门之间的沟通,促使他们充分合作并不容易。因此,笔者十分同意《报告》内建议特区政府开设一个独立部门(“智慧城市办公室”),专责所有“智慧城市”发展相关的事务,尤其是牵涉到跨局及部门的协调工作。这种做法并非创新,特区政府曾经多次设立类似跨部门的专责办公室,经验丰富,例如“香港投资推广署”(InvestHK)和“创意香港办公室”(CreateHK)等部门运作多年,成绩有目共睹。
 
《报告》进一步建议特区政府分短期(2017-2020)、中期(2021-2025)及长期(2026-2030)推行「智慧城市」发展计划,在各阶段制定“关键成效指标”(Key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定期评估计划的成效,并在有需要情况之下针对性地改良计划。在管理学而言,在执行大型计划过程中采用KPI进行“持续质量改善”(Continuous QualityImprovement, CQI)是企业常用而行之有效的措施。然而,据笔者多年观察,不少政府部门一般抗拒为自设计划公开制定KPI,因此笔者认为这建议十分之进取,但愿特区政府不会只当“耳边风”,为“智慧城市”的蓝图制定合适的KPI。
 
不同场地各展所长
 
《报告》建议特区政府尽快在不同地区起动计划和准备工作,例如九龙东、落马州河套地区、香港科学园和中文大学合作“智能区域”(Smart Region)。笔者认为在推动“智慧城市”创新及科技方面,三区能各展所长,优势互补:首先是上游技术转移,香港科学园应为全港院校提供创新创业及科技转移服务。因近水楼台,香港中文大学位于科学园旁,两者在创科研发上一直合作无间。中大研究的尖端科技,不少被转移至科学园孕育及进行应用测试。因此,科学园与中大合作建立“智慧城市”技术测试区,把中大相关科技发明转移,包括“无现金社会”(cashless society)、“自动驾驶汽车”(autonomousvehicle)、“大数据分析”(big data analytic)等技术上的合作。
 
第二是,中游综合方案测试。特区政府于年初宣布在接壤深圳及香港的河套地区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兴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创科园”的面积是香港科学园的4倍,可以成为香港科研应用方案的“测试床”(testbed)。河套区是未开发的土地,“创科园”将从头开始规划及开发,因此建筑师可以把一些成熟的“智能城市”应用方案加入园区设计中。
 
第三,下游实境应用。相比其他地区,九龙东的发展比较成熟。它是个旧区,区内的城市结构及设施已就位。因此,测试成功的“智能城市”方案及系统便可以直接应用于该区,有助活化区内生活环境。
 
市民大众应积极参与讨论
 
《报告》只是一份特区政府公开的咨询文件,最终的“智慧城市2030”发展蓝图将会于2018年第三季出炉。建设“智能城市”牵涉的项目繁多,因此必须做好项目管理设计工作,包括制定KPI,进行定期项目监管及优化,从而减轻计划风险。最后,笔者希望在未来一年除了创新及科技专家之外,市民大众也积极参与公开讨论,多发表意见和建议,让特区政府了解市民未来所渴望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求。

责任编辑:林西

相关推荐

香港宽频推出百兆宽带服务 每月99港币

任何在162万居民覆盖范围内的香港用户,都可以邀请朋友获得这一为期2年的低价超宽带服务。而且即使没有老用户推荐,一样可以自荐申请99港元/月的百兆宽带服务。香港宽频官网显示的服务信息香港宽频称他们的这一服务每Mbps带宽的价格仅仅为6美分,这在全世界宽带运营商中也创了低价记录。香港宽频CEOWilliamYeung表示在香港还有32%的用户使用10Mbps以下带宽,在FTTH普及率上香港也落后韩国和日本。作为香港第二大宽带运营商,他们推出这一服务不仅仅是为了竞争,也是为了提高香港的宽带服务水平。港城市电信下属的香港宽频日前宣布推出号称“为每个用户提供的惊人网速”的100Mbps带宽服务,初步定

阿尔卡特朗讯GPON助力香港宽频 入户带宽已达1G

随着云计算应用以及高清IPTV和在线网络游戏等高清互动多媒体业务的普及,香港市场的带宽需求呈现出几何级数增长态势。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电讯管理局的最新数据,该地区住宅用户宽带覆盖率高达81.4%,成为全球普及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城市电讯(香港)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香港宽频网络有限公司(HKBN)日前宣布,公司采用阿尔卡特朗讯提供的千兆无源光网(GPON)解决方案推出了上下行对称的1Gbps宽带业务。该业务面向香港的住宅用户市场,月资费为26美元,是目前全球性价比最高的宽带服务之一。HKBN首席技术官IvanTam表示:“为应对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我们同阿尔卡特朗讯展开了多年的密切合作,借助其领先的

地带宽水平不及香港1/10 国家战略亟需制定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4时38分报道,我国第一本信息化蓝皮书日前在京发布,全景扫描了中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蓝皮书提到目前我国内地的国际干线宽带水平不及香港的1/10,国家亟需制定宽带发展战略。具体情况我们来连线中央台实习记者陶微微。主持人:信息化的发展实际上涵盖很多方面的,宽带的建设为什么得到了这么多的重视呢?记者:据最新发布的2010年《信息化蓝皮书》,去年世界银行对120多个国家的经济分析表明,宽带服务的渗透率每增加10%,就能够带来1.3%的经济增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宽带化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在我国,电信设备制造业和电信服务业也仍然是最有发展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主持人:与

香港IDC二十问

随着国家对互联网管制的越来越步入正轨,互联网运营商毕竟出现一轮新的整合淘汰过程,一些资质不全、服务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小运营商还会出现新一轮的倒闭热潮,因为没有达到国家政策要求,且繁琐的备案手续让国内众多IDC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器已经被关闭。在大量非法网站被关闭的同时,也发生众多无辜冤杀事件,造成众多企业网站及个人站长网站都无法正常访问,严重影响了那些企业及个人的正常商业运作。特别是新的备案政策出台之后,又让相当部分站长无所适从。随之而来,众多企业及个人站长开始寻找新的服务器,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香港,这里离中国大陆地区最近,这里拥有访问速度最快服务质量最好的香港机房和香港主机。香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