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市场方兴未艾 产业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2018-01-15 17:26:54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热度:
IDC报告显示,未来三年,在中国,人工智能整体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0%,到了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整体规模将到达150.2亿人民币,其中政府、金融、医疗、制造等行业将占整体人工智能应用市场规模的一半以上。
 
从写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到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再到2017年12月工信部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人工智能”在2017年持续火热。
 
2017年是中国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关键之年。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艾媒咨询先后发布了《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专题研究报告》和《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白皮书》。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2016年已突破100亿,预计2019年产业规模有望增长至344.30亿元。
 
在产业层面,知名科技企业纷纷发布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许多“独角兽”公司应运而生。2017年11月,科技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智能语音这4个细分领域受益。
 
目前,随着科技、制造、投资等领域巨头企业的深入拓展,以及众多人工智能领域的垂直创业公司的入局,人工智能产业已有许多突出成果。伴随着人工智能的热潮,我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一批人工智能前沿企业快速成长,将近八成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人工智能发展的逻辑为何?《规划》明确,“推动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智能化”。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发展,只靠国家政策引导是不够的,只靠企业自发行动是不行的,需要的是全社会共同参与、讨论,为“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贡献智慧。
 
技术是新经济环境下发展的最大杠杆,但是,当前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红利以及人口红利带来的发展窗口期正在萎缩,而新一波的技术还没发展到大规模商用的水平,我们正处于两拨技术浪潮中间的低谷。
 
2017年,对于“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的担忧声不绝于耳。即使是霍金,也表达了他类似的担忧。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报告称,到2030年,机器人将抢走4到8亿人的饭碗,相当于当前全球劳动力总量的1/5。
 
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报告显示,到2027年,自动化将会减少17%的工作岗位,但会创造1490万个新工作岗位,风险最大的行业是建筑和采矿、工厂产品生产、办公室助理和销售人员。在中国市场,AI人才缺口可达百万级,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毕业生年薪可达50万元。
 
当我们在考虑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时,首先应明确,机器人所有行为的前提都是人类设定的计算法。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会使劳动者与人工智能的分工日趋明显——重复性、简单性、危险性任务由人工智能完成,劳动者的创造力得以更大发挥,转向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将成为发展迅速的产业,具有巨大的投资价值。部分行业开始依靠人工智能技术获得快速发展,医疗、金融等传统行业也开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运作效率。
 
在2018年,在未来,人工智能会越来越“热”。较之可能在某一天实现的“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才是令人担心的。如何不让这样的局面出现?唯有人类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责任编辑:吴礼得

相关推荐

失误集锦:2017人工智能领域的那些事儿

今年,人工智能项目AlphaGo和Libratus分别击败了人类玩家的最优秀的围棋选手和扑克玩家。虽然这些里程碑表明了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发展程度,但许多人对新兴技术的整体成熟度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在过去12个月中出现的一些有关人工智能的小失误。被面具破解的人脸识别  面部识别技术(Face ID)是解锁新型iPhone X的面部识别技术,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安全的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