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面对混沌的传媒格局和失控的市场,智能化的媒介工具或许会成为广电媒体重获控制权的重要权杖。对于广电媒体从业者来说,跑步进入智能化时代,已经是时代的号召。看看以下这15条,帮你明确2018年广电新媒体的发展方向。
1、到了2018年,新媒体不再是央视、省级卫视专注的领域,各级广电再不着力发展新媒体就真的要被历史淘汰了!发展新媒体、打造全媒体平台对于广电来说刻不容缓,一切以基础差为借口不重视新媒体的思想都要统统摒弃。
2、广电领导者应当树立全媒体运营的观念,以全媒体架构和全媒体思维在全台建立一套有机的全媒体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融合”不是“相加”,新媒体也并非“两微一端”的简单叠加,一定要实现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资源联动、内容共享、人员协同、营销相融和产业并举。现在的媒体融合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应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广电全媒体平台的打造,方向上还是得靠领导。
3、媒体融合并非简单设置一个“新媒体部”那么简单。由于缺乏新媒体运营的经验和互联网思维,现在很多台的做法是开几个微信、微博、APP,最多再买上几个微信直播设备,把电视端的内容每天移植到这些新媒体平台上去。广电人一定要清醒,电视端的内容观众都懒得看了,谁还会看你的微信?所以,一定要摒弃广电的“主人翁意识”,新媒体并不是广电系统的附属,而是让广电进行系统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4、“快”和“融”是检验广电新媒体的内容生产的标杆。先于广电传统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野生新闻”,持续深度解析、新闻资讯24小时滚动,是广电新媒体的首要任务。同时,无论在内容生产、活动执行、广告回报或媒体产业规划方面,都要顺应平台化、交互性、社交化的趋势,创新采编流程、加强内容建设、优化信息服务,“融”新旧媒体之所长,形成集团作战的协同运营机制。
5、要改变传统媒体单一的以内容生产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要知道如今信息发布并非广电的优势,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互联网信息的便捷和海量是传统广电比不了的。广电的新媒体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更贴近受众的服务性产品,不但提供信息咨询、还配套生活服务、消费服务等,同时提高用户的参与感,做人性化的定制服务。只做资讯,必死无疑。
6、广电的内容生产人员要树立产品意识,做产品经理。广电的新媒体运营提供的不止是信息,而是服务型的产品。记者编辑们在拥有独家权威内容后,还要研究到达用户的方式与情境以及互动的可能性。将技术转化为服务,做服务百姓的媒体,是如今媒体融合的应有之义。要知道苹果公司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布斯的创新意识,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出色的“产品经理”。
7、在新媒体的运营中,营销要先行。在新媒体的团队中必须有这三种人:内容生产者、技术人员、营销人员。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要从一开始就参与到内容生产中去,理解产品,才能懂得如何销售。
8、如果资金并不是很富裕,不要轻易尝试自主研发APP,如果能利用好现有的平台如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小程序、头条号等,就足够盈利的了。
9、新媒体玩儿的是粉丝经济,一切都要围着粉丝转。广电要抛弃官媒的高姿态,做好受众调查,最对用户的喜好与习惯,设计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这要求广电人要有受众调查的意识,不要妄图猜测受众的喜好,科学的数据调查永远比想象来的准确。关于受众的分析,有条件的台可以找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条件有限的要想办法对身边的人们进行访谈,毕竟你生产的产品与内容还是要经得起市场和用户的检验才行;了解粉丝,像家长一样,带着粉丝们玩儿,这应当是广电发展新媒体的终极目标。
10、大量的落地做活动是广电新媒体受众增长的最快方法。尤其对一些地面频道和城市台来说,围绕本地受众,用多样且持续性的本地活动、本地服务来吸引用户、黏住用户是运营的重中之重。
11、广电新媒体盈利的模式应当多样化,单纯依赖传统广告的做法并不长久!新媒体要最大限度地吸引粉丝、圈住流量,然后利用平台化的优势经营落地活动、文化产业、智能电商等,将平台上的流量进行变现,单纯接广告的形式实际上又走了传统媒体衰落的老路。
12、对于广电新媒体人员体系的构建和考核体系的设计都要有单独的标准。例如平台的发稿量、阅读量、订阅量及创收额都要通过科学比例进行统计,计入考核的范围。
13、在发展新媒体的关键时期,千万不能忘了广电自身品牌的打造。毕竟广电独有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才是广电新媒体实现价值的根本保障。
14、广电全媒体发展的未来是要变“广电+新媒体”模式为“广电+新媒体+N”的平台化模式。这里,凡是有媒体属性、可以创品牌、能够通过粉丝传播推广的,就是我们可以加的,如电商、旅游、直播、健康、金融、物联网等。建立一个有公信力、影响力的广电全媒体系统,将一切可盈利的产品、产业抑或概念放在这个平台上去,就会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15、2018,广电再不重视新媒体就真的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