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将会演变成区块链物联网吗?

2018-01-18 11:19:08 来源:赛迪智库 热度:
近日,美国《财富》杂志刊登了《2018年将改变世界的四大技术趋势》一文,文章列举了作者预测的2018年四大技术趋势,第一条就是“物联网将演变成区块链物联网”。那到底什么是区块链物联网?其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区块链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主要通过各种设备将现实世界的物体连接到互联网上,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是传统互联网的延伸。各类设备广泛互联产生大量的数据,结合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有望改变生产、生活的方式,同时产生巨大的社会和商业价值。
 
区块链是一个链式数据结构存储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利用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保障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区块链实现了在弱信任或不信任环境下,帮助用户分布式地建立一套信任机制,保障用户业务数据难以被非法篡改、公开透明、可溯源。
 
我们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倒逼,区块链和物联网将深度的融合发展,并衍生出一种新的技术架构——区块链物联网(BIoT,Blockchain Internet of Things),BIoT不是简单的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物联网体系架构,而是从技术体系、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等多方面重构了传统的物联网,突破传统物联网发展的瓶颈。
 
在信息获取与识别层面,通过区块链的溯源性,保证采集数据真实可靠,不可抵赖;在数据的网络传输层面,通过身份认证、授权机制等安全技术,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和隐私;在数据存储与分析层面,通过区块链的P2P网络、共识机制等技术,不同所有者的物联网设备可以直接通过加密协议传输数据,能够降低运营成本,并且可以把数据传输按照交易进行计费结算;在业务应用的协作层面,通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区块链将赋予设备智能化的功能,智能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交易协作,实现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的演进。
 
区块链物联网能解决哪些问题
 
一是BIoT能有效降低传统物联网系统的运营成本。传统的物联网系统本质上仍是中心化结构,数以亿计的节点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最终汇聚至“中心节点”进行分析处理,这对物联网系统的网络带宽和“中心节点”服务器的运行维护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BIoT的出现则可以通过P2P传输的方式解决网络带宽受限问题、通过分布式运算利用数以亿计的闲置节点的计算力、存储空间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大幅降低计算和带宽成本。
 
二是BIoT能解决不同信任域下物联网节点的安全、隐私和追溯问题。传统的物联网系统,其“中心节点”负责运算、分析、存储和转发子节点采集的数据,犯罪分子可以通过攻击物联网薄弱节点来侵入“中心节点”获取用户个人隐私信息、篡改相关数据记录。BIoT的出现可以充分利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和抗抵赖性,无需与其他节点进行验证,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即使一个或多个节点被攻破,被篡改的节点也无法得到整个系统的共识信任。此外,由于BIoT是基于PKI技术(公钥基础设施),加密算法可靠,犯罪分子很难通过反推私钥来窃取数据。
 
三是BIoT可以实现物联网设备的智能协作并最终达到数据智能交易和利益自动分配的目标。传统物联网系统必须依靠“中心节点”来进行数据运算、分析和存储,整个系统尚不能真正实现自主控制和智能协作。BIoT可以利用智能合约实现整个系统节点的协作,并根据业务需求实现节点的角色切换、数据交易和价值分配。

责任编辑:靳玉凤

相关推荐

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将成立 11部委参与其中

张琪表示,目前中国有11个部委共19个标准工作组的工作到物联网的标准。物联网标准工作也涉及到方方面面,还需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协调统一的认识。但让10多个部委共同成立标准工作组难度比较大。张琪用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俗称18号文件的出台举例,18号文件曾经用了2年时间盖46个章才得以出台,而物联网的难度和范围比18号文件涉及的软件行业的范围要大很多,如果10多个部委共同成立标准工作组,她预计审批的时间可能不止是2年时间。张琪还表示,物联网不可能用一个标准把所有的事情都覆盖了,关于物联网的标准,没有必要成立新的标准工作组,而是在原有标准工作组的基础

工信部专题规划十二五物联网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十二五”物联网应初步形成完整产业体系昨日“2010年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现场。IC图有观点认为,发展物联网,将会对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政策形成挑战,例如信息采集的合法性问题、公民隐私权问题等等。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昨天在上海表示,工信部已将物联网

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在北京成立

目前在物联网技术领域,国内已成立或正在筹备成立的相关标准工作组仅专注于各自的技术领域,但标准制订过程各自独立进行,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倡议书明确指出,我国物联网发展尚处初创阶段,无论国标的自主制订,还是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以及规模化应用示范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标准的缺失与核心技术产品的产业配套能力仍是制约我国物联网大规模应用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