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4大战役2018爆发

2018-01-22 08:51:46 来源:中关村在线 热度:
物联网(IoT)概念提出已有19个年头,但直到近年随着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的逐步落地,才一改此前不温不火的状态,甚至将在2018年引爆该领域的4大战役:
 
物联网数据所有权之争
 
据市调公司统计,2016年全球可连网设备增长了31%,这意味着物联网所产生的数据量均呈指数级增长。进入2017年,物联网和大数据相互交叉,收集、分析和理解物联网数据成为关键,但实际上使用到的物联网数据只有1%。这表明还有很大一部分数据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但问题是谁拥有这些数据?
 
2018年IT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 因此务必要搞清楚谁能够获得这些数据,如何使用这些数据,以及谁拥有这些数据。而显然至关重要的是要确定哪些数据实际上是有价值的和可操作的,才能切实帮助推动最终结果的影响。
 
AI助物联网安全之战
 
近年来,关于物联网的安全事件不断攀升。在过去的几年里,一些严重的IoT安全漏洞被暴露出来,从可连网的毛绒玩具数据泄露到美国人工心脏设备可遭受攻击的隐忧,都成为攻击者可以实现的真正威胁。
 
为了避免亡羊补牢,显而易见的是各行业将在2018年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 - 包括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而将物联网数据与AI和机器学习技术相结合后,有望使业界能够预测并预防攻击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升企业网络以及终端设备的防护能力。
 
IoT设备互操作性之役
 
有统计显示,2017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进一步增长,其中智能电视和数字机顶盒的采购量获得猛增。而伴随越来越多的设备出现可连网的挑战,显然需要更高的互操作性 - 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在所有使用的产品中获得一致的体验服务。
 
因此,如何将不同制造商生产的设备整合到一起的问题,将促使设备间互操作性在2018年成为主流话题。但这一切终将发生,因为有开放连接基金会(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的标准,可用于智能家庭和企业应用中的设备到设备交互,工业领域的OPC UA以及用于设备管理的OMA LwM2M等等。上述应用程序或固件的部署,将方便IoT设备可以使用一种通用的语言(或相互发送、接收公共数据)。这也将推动物联网平台的更大需求,在这些平台上应用策略,并根据共享数据自动执行操作。
 
低功耗广域网(LPWAN)之搏
 
由于大量IoT设备多是低功率产品,它们通常所使用的数据非常少,因此根据每台设备使用的数据流量进行收费并不具有战略意义。相反,LPWAN将需要根据交付的业务成果进行收费,而不是用于交付这些结果的数据。
 
因此在2018年我们有望看到,低功耗广域网的可用性将会使设备的连接更加实惠,并有利于提高采用率,但也会引发对LPWAN盈利商业模式需求的紧迫性。
 
结束语
 
可以预见,在2018年物联网的自动化连接、高效的数据管理平台、灵活稳定的网络,将成为IoT服务增值的重要基础。而随着共享服务理念以及低功耗广域网技术的不断深化,加之互操作性、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因素的积极推动,都将促进各行业里业务流程以及服务的转型。相信伴随物联网技术的持续演进,人们将更加清楚地意识到,无缝、可靠、快速地连接数据的重要性,以及一个万物互联的崭新世界。

责任编辑:靳玉凤

相关推荐

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将成立 11部委参与其中

张琪表示,目前中国有11个部委共19个标准工作组的工作到物联网的标准。物联网标准工作也涉及到方方面面,还需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协调统一的认识。但让10多个部委共同成立标准工作组难度比较大。张琪用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俗称18号文件的出台举例,18号文件曾经用了2年时间盖46个章才得以出台,而物联网的难度和范围比18号文件涉及的软件行业的范围要大很多,如果10多个部委共同成立标准工作组,她预计审批的时间可能不止是2年时间。张琪还表示,物联网不可能用一个标准把所有的事情都覆盖了,关于物联网的标准,没有必要成立新的标准工作组,而是在原有标准工作组的基础

工信部专题规划十二五物联网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十二五”物联网应初步形成完整产业体系昨日“2010年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现场。IC图有观点认为,发展物联网,将会对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政策形成挑战,例如信息采集的合法性问题、公民隐私权问题等等。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昨天在上海表示,工信部已将物联网

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在北京成立

目前在物联网技术领域,国内已成立或正在筹备成立的相关标准工作组仅专注于各自的技术领域,但标准制订过程各自独立进行,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倡议书明确指出,我国物联网发展尚处初创阶段,无论国标的自主制订,还是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以及规模化应用示范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标准的缺失与核心技术产品的产业配套能力仍是制约我国物联网大规模应用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