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商四年 芳华绽放 用户规模已超6000万户

2018-01-22 15:13:13 来源:通信杂志 热度:
用户规模超过6000万户,17家企业用户规模超过百万级别,12家企业实现当期盈利,其中11家企业实现累计盈利……试点牌照发放4年,我国移动通信转售行业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
 
4年多来,移动通信转售行业也并非一路坦途,获牌企业在摸索中前行,也曾在业务模式创新、实名制落实、打击通信信息诈骗等方面走了不少弯路,其中有的经历了组织动荡、财务危机等,仍然初心不变,总结摸索,寻找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
 
 
尤其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很多虚拟运营商业务发展更加务实,他们结合ICT行业大势,寻找新的增长点,在国际漫游、物联网、企业信息化等方面走出了差异化创新道路,开启了对价值运营的探索。
 
历时4年,移动通信转售如今已经到了芳华绽放的时刻。
 
模式创新更加务实和多样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许立东认为,比较健康的转售企业发展轨迹分为3个阶段:其中放号前3年为用户拓展期,放号后3~5年为价值运营期,5年后为价值收割期。分析我国情况,不难看出虚拟运营商的发展道路也遵循了这一轨迹。
 
在试点牌照发放后的两三年内,各个虚拟运营商围绕资费创新做文章,不仅大幅降低了通信费用,还推出了流量不清零、流量共享、流量转赠等资费模式,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统计显示,2015年8月我国移动转售用户就突破了1000万大关,此后每1000万用户的增加,依次间隔了4个月、5个月、6个月和6个月的时间,到2017年5月,用户规模达到5000万户。
 
随着资费的持续降低,由流量价格下降带来的边际效益持续递减,虚拟运营商也注意到红海竞争绝非长久之计,不再单纯地通过降低资费以获得用户,而是展开了多领域的创新。例如,蜗牛移动、海航通信、鹏博士、阿里通信等将触角延伸至海外,大力拓展国际漫游业务;远特通信、银盛通信等针对用户需求,深化跨界融合;还有迪信通推出手机渠道开放体系建设计划,完善转售业务生态圈。
 
进入2017年,随着物联网的迅速升温,虚拟运营商也重点发力物联网业务,约1/3以上的虚拟运营商强势进击物联网市场,如小米移动、联想懂的通信等凭借硬件优势切入物联网业务,远特通信、北纬蜂巢互联、海航通信、爱施德U·友、中麦通信、阿里通信、民生通讯、乐语通信等以物联网通信卡为基础切入物联网业务。从人与人互联的有限市场,拓展至万物互联的广阔空间,虚拟运营商开辟了一片新蓝海。
 
流量经营有待深入
 
经过4年的发展,虚拟运营商的发展道路也回归务实。许立东表示,在兼顾用户规模的同时,虚拟运营商较好地实现了成本控制,走出了低成本、高效运营的道路。据统计,到2017年11月已有12家虚拟运营商实现了当期盈利,这一数字比2016年增加了7家。
 
盈利是企业生存和扩展的根本,越来越多的虚拟运营商实现盈利,坚定了更多虚拟运营商持续耕耘的信心。
 
不过,与基础运营商横向对比看,虚拟运营商的收入结构仍然不是很健康。目前我国三大基础运营商的数据及流量业务收入占比高达60%话音业务收入占比只有21%;而我国虚拟运营商的这两个数字分别为28%和48%,话音业务仍是主要收入来源。
 
在微信的强力冲击下,传统话音业务增长空间基本见顶,为虚拟运营商收入主要依靠话音业务,显然是一个危险信号,因此虚拟运营商还需要继续做好流量经营和价值运营。
 
在实名制落实和打击通信信息诈骗方面,在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下,虚拟运营商执行有力,推动整个市场环境走向健康、和谐及有序。

责任编辑: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