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23日,世界物联网创新与应用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会议上工业互联网成为嘉宾热议的一个话题。
中国信通院两化融合与智能制造研究院主任刘默在会议上表示,工业互联网的探索正由此前的IT企业转向制造企业,2015年开始,大量装备、自动化等企业进入了工业互联网领域。当前工业互联网的布局主要有四条路径,分别由装备和自动化企业、制造企业、软件企业、IT企业来主导。他指出,尽管当前工业互联网非常热,平台也很多,但商业模式仍在摸索之中,实现盈利的平台企业并不多。
《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使得工业互联网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刘默表示,早在2014年,在工信部的部署和指导下,相关部门已开始了工业互联网的研究。为什么要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刘默认为可以从制造、IT两个视角来看。
从制造的视角看,第一是利用工业数据的需要,以前的制造系统产生的数据量并不大,然而,随着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快速应用,一个大趋势是把大量的工业数据采集上来,这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加以管理。
第二就是业务协同的需要,以前企业内的生产活动大部分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在内部协同,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企业间的协同,这也需要一个载体和工具。
第三是应用创新,以前的工业软件大部分由少数的大型企业进行创新和开发,而未来工业智能化必然是场景化、细分化和精细化的,这会有很多细分领域的微型工业应用,单靠几个大型软件企业是不够的,所以必须有一个平台载体来降低创新的门槛。
而从IT的视角来看,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的信息技术的进步给整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孕育了相应的技术基础。
首先是云技术的成熟,云本质上是一个降成本的技术,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大幅降低制造企业IT化的运营成本,以及部署的成本;其次是提升价值的技术,包括物联网和大数据:物联网把大量机器的数据采集上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法挖掘数据的价值,从而能给制造企业带来效益。
刘默表示,在过去十几年里面,工业互联网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基本上是IT企业在做,从以前的云平台到后面的大数据平台,再到后来的物联网平台。而当这三者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开始进入以制造行业为主导的第二个阶段,2015年开始出现这方面的爆发式增长:大量的制造企业,包括做装备、做自动化的企业,纷纷进入到工业互联网领域,推出各自的平台产品。
在平台的布局上,刘默认为主要有四条路径:
第一条路径是由装备与自动化企业来主导的,比如GE、西门子、中国的三一重工,其特点就是有大量的装备和自动化系统,能够获取到大量的设备和工厂内的数据。平台对他们来讲,更多是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把这些设备和自动化系统里的数据管理起来,形成新的服务。
在这条路径中,其具体的布局方式有不同的类别:一类是以ABB、施耐德为主,把传统的工业服务搬到云上,实现云化;第二类则更为极端,其代表是GE,完全用IT的架构,包括云的架构,大数据的架构,微服务的框架,去重新构建业务体系,而且非常注重应用生态的打造。
第二条路径是由制造企业主导的,由于很多制造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所以具备了建设平台的条件。其典型是做家电的海尔,海尔多年一直在做个性化定制的探索,现在则通过一个平台把它的个性化定制的能力向更多的领域扩散。
再比如中国的航天云网,之前能实现某一单位内制造和设计资源的协同,现在要把这种能力开放,向更大范围的社会主体提供服务。
第三条路径是软件企业主导的,软件企业平台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前做ERP(企业资源计划)的,更多侧重在企业的IT层,这需要实时获取底层数据。比如,SAP也在推物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就是要打通其系统,使其下沉到工业现场,实时了解整个产线的状况、物料消耗的状况,从而实现更精准的管理。
另一种则是做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企业,比如PTC,更多侧重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打通上,这类企业以前不了解生产过程的信息,也不了解使用过程的信息,现在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把生产、使用、运维打通,从而可以快速地实现产品的创新与迭代。
第四条路径是由IT企业主导的,在整个工业互联网里面,大部分IT企业处在一个被集成的角色,IT企业主要提供网络平台、云平台、大数据平台,而这其实只是工业互联网的起步阶段。
因此,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一方面在跟行业客户结合,通过项目的合作,更多地掌握行业的经验;另外一方面,这些互联网企业在挖各种制造行业的人才,未来当这种努力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可能发生质变的,不过互联网和IT企业对整个工业流程的重构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刘默表示,当前,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处在发展的高峰,从社会的关注度上看,也是各类企业争相布局的热点。但是从产业研究上看,他认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总体还处在一个发展的初期。
“因为现在尽管平台数量很多,这个领域也很热,但是大家的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其实都还在摸索之中,真正实现盈利的平台企业并不多。”刘默说。
责任编辑:靳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