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将祛除虚火 实现价值回归

2018-02-06 16:03:53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热度:
每10.9小时就会诞生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当下的人工智能若要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火”!不过,这股火究竟是真火还是虚火?在近日举行的投资家网·2017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人工智能分会场上,业内人士坦言,人工智能确实存在泡沫,很多企业价值被高估。不过,经过了2017年的火爆之后,业内预计,2018年将是人工智能价值回归的一年。这一年,人工智能企业会积极寻找合适的应用场景,探寻商业化落地。
 

火爆过后回归理性 泡沫将被逐渐挤出

“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人工智能能够改变人类的方方面面。不过人工智能确实存在泡沫,与能够落地形成可预见的产业收入相比,人工智能企业的估值普遍过高。”世纪互联副总裁沈寓实认为,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的估值会变得更加理性。2018年,不管是做了几年的人工智能公司,如果能够找到落地的机会,其估值会被继续支撑下去,否则不然。也就是说,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的泡沫会逐渐被挤出。

目前政府基金已经介入人工智能市场。沈寓实表示,政府基金对防控风险要求更高,这是泡沫会被压缩的一个因素。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会在2018年降温呢?

对此,银河水滴CEO杨璠表示:“人工智能创业还不到冷的时候。”她预计,2018年人工智能还将持续呈上升趋势。因为,人工智能创业的门槛一定会越来越低,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层面的项目出现,他们会以更低的成本进入市场,而且人工智能的用户也会慢慢从政府机构拓展到商业机构,甚至是中小商户。“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不过在其未来发展过程中,一些原来不太现实的期望值会慢慢降低,同时有新的思想被激发出来。”

与杨璠观点类似,柔宇科技联合创始人樊俊超表示,2018年整个人工智能行业会继续向上发展,同时一些所谓的伪命题会被去除掉,行业会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017年可以看到很多名词、说法,都被贴上了人工智能标签。比如大数据、智能驾驶、云识别、云计算等,这其中,有些属于人工智能范畴,有些根本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范畴。2018年我认为整个人工智能行业会回归理性,去除掉一些所谓的伪命题,把不属于人工智能范畴的泡沫剔除出去。”樊俊超表示。

网医智捷创始人兼CEO刘健分析认为,2018年是人工智能价值回归的一年。因为当风口投资的额度快速拉升之后,市场一定会产生一种调整。在这一调整过程中,人工智能一定会回归价值。“对于人工智能企业来说,其商业模式是什么,能否满足用户需求,是否可以解决用户问题,这是最主要的。”

商业化应用节点来临 盈利模式探索成要务

“人工智能现在最普遍的问题是没有商业模式。”刘健表示,包括很多融资过亿的企业目前都没有探索出成功的商业模式,即使是已经实现盈利的,其赢利点也不在人工智能本身,而是在人工智能介入的其他业务上。

2018年,在业内人士看来,人工智能已经到了真正商业化应用的时间节点。探索真正清晰的商业模式、盈利点会是人工智能行业的第一要务。

在落地应用场景中,安防和智能制造行业被认为是落地最快的,而且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实现了盈利。

“安防和智能制造行业是人工智能应用的第一梯队,其市场部署最大,商业模式也最清晰。”天亿资本合伙人张宾认为,人工智能应用的第二梯队是医疗和教育,市场空间很大,但是在中国市场环境下推进非常慢;第三梯队是金融。人工智能在金融业有着无限想象力。不过中国是实施金融监管的国家,金融行业实施人工智能化是要接受严格监管的,目前智慧金融还没有形成气候,尚无一款智能头部的产品跑出相应的业绩。

“这三个方向都是非常明朗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目前也到了探索人工智能商业化应用的时间节点,不过人工智能能否在2018年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落地,还不能妄下定论。”对于人工智能的落地预期,有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在张宾看来,对于人工智能来讲,要实现大规模落地应用,一年的时间可能太少。他表示,安防、手机终端、智能制造等落地最快的应用场景中,安防、手机终端未来会有很多新的内容出现,智能制造在2018年也会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金融行业,虽然搭上人工智能将开启10万亿元市场,可是要实现真正的商业化应用可能还要花3-5年的时间。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法律层面的支持。”在樊俊超看来,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的商业化落地,还需要政策的推动。比如,深圳一家创业公司成立两年,主要做快递机器人,样品非常不错,但是因为机器人上天桥、过马路时会涉及到一些具体事项,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就无法推行。

据了解,2017年国家和各省市已经密集出台了一系列AI相关政策,达30多条,其中,仅国家层面的政策就有10条,2017年7月,国务院更是专门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产业进行了顶层设计。不过,在人工智能应用层面,政策支持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樊俊超预计,2018年国家会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出台非常明确的政策。

责任编辑:周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