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宣布AI:In Production项目,将人工智能原型全面推向市场

2018-03-02 11:58:41 来源:人工智能观察 热度:
2月28日,英特尔宣布推出“AI:In Production”,该项目使开发人员能够将其人工智能原型推向市场。目前,英特尔已选择研扬科技(AAEON Technologies)作为第一个AI:In Production项目的合作伙伴。
 
首先,英特尔和研扬科技联合推出了名为AI Core的全新电路板,可以让硬件公司在其产品中轻松构建机器学习加速器。据了解,这块电路板中包含的Movidius Myriad 2视觉处理单元可以加速AI算法的执行速度,同时仅消耗约1瓦的功率。
 
硬件制造商从Movidius神经计算棒(Movidius Neural Compute Stick)中也可以获得这种能力。Movidius神经计算棒看起来有点像一个体积较大、能进行AI加速的U盘。实际上,这是一款基于USB的深度学习套件和独立的AI加速器,可为边缘的一系列主机设备提供专用的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功能。自从英特尔去年推出这款硬件产品以来,许多硬件初创公司、硬件制造商和开发商都跃跃欲试地用它进行AI实验。
 
Movidius神经计算棒专为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以及制造商而设计,采用了Myriad 2 VPU并支持Caffe框架,以减少开发、优化和部署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障碍,通过小形式的高性能深神经网络处理来实现。
 
 
在优化后,它可以提升不同类型的机器学习算法的执行速度,包括图像识别系统所依赖的卷积神经网络。许多公司都在加大建立和部署AI硬件的力度,从而降低智能软件对计算和功率的要求。
 
把较大的U盘用作机器人的组成部分的缺点是它有可能被撞到或被拔出来。这也是研究开发AI Core的原因。如果各大公司想把AI硬件投入量产,它们可以在不改变代码的情况下直接从神经计算棒转到AI Core。
 
如果消费者想使用Myriad 2的其他功能,如编码加速器等,仍需要从英特尔直接获得芯片,而不是通过AI Core。
 
所有这些作为英特尔整体战略的一部分,旨在打造出更专业的AI专用硬件。英特尔此前收购了一系列业界主要公司,比如Movidius、Altera、Mobileye和Nervana。这一领域已然成为了各大芯片制造商和初创公司的“战场”,因为机器学习算法需要大量计算能力,而专业硅芯片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这一能力。

责任编辑:吴一波

相关推荐

威盛芯片组专利授权到期可能无缘英特尔平台

2006年11月6日消息,日前威盛电子公布了2007年芯片组产品规划图,规划图显示威盛将在明年全面倒向AMD,而基于英特尔平台的产品集体“蒸发”。威盛电子的官员对媒体表示,基于AMD平台的整合型芯片组KT960和KM960将在明年第四季度量产。同时有关P4平台的产品研发并未停顿,目前威盛正在与英特尔就芯片组前段总线(FSB)授权进行谈判,一旦谈判完成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客户提交相关产品的蓝图。威盛电子进一步表示,明年将在AMD平台和英特尔平台上全面引入80纳米制程。不过有消息人士指出,AMD平台产品在威盛的芯片组产品规划图上大唱独角戏,从侧面证实有关英特尔将在明年4月协议到期后中止威盛有关芯

英特尔迅驰市场需求调查报告

国产价格杀手品牌神舟于9月下旬推出一款只卖3999元的Yonah核心的产品:天运F420S。此机外形为黑色商务形象,线条流畅,沉稳中透露着时尚气息;配置采用酷睿1.6G赛扬M420处理器、256MDDR2内存、40G硬盘、Combo光驱;在屏幕上更采用14.1寸宽屏液晶,16:10的比例,1280*800的高分辨率;整机仅重2.3kg,在性能、显示效果和便携性上达到一个比较理想平衡点。笔者颇费口舌的介绍这款低价机的情况,“醉翁之意”并非在为神舟做产品导购,而是借这款第一台3999的Yonah核心产品的出现,引出此文进一步的主题。随着笔记本行业的不断发展,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笔记本的普及化趋势也越

英特尔2200万美元安抚联想 缓和PC厂商关系

英特尔和它的重要合作者联想的关系正日渐加深,《福布斯》杂志的报道称,在去年第三财季,英特尔向联想付出2200万美元的“回扣”,以换取和后者更加亲密的合作关系。联想方面昨天没有对此作出评论,但其发言人承认获得规范的“激励”。“我们与所有合作伙伴及供应商进行谈判,以寻求最低的价格和最好的协议,同时我们相信所得到的是有竞争力的,这没什么特别之处”。在PC行业里面,折扣、回扣、联合推广几乎已成为通行惯例。通常,财大气粗的英特尔对电脑厂商的支持除了回扣之外,还有涉及广泛的用户关系和专项基金,只要电脑厂商能够表示足够的合作态度并提供可行方案,这些人脉关系和广告推广经费就可以让他们分享。此次联想所获得的回扣

英特尔“金童”杨旭的故事

造化弄人。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实习生,到执掌英特尔中国大区的全球副总裁,杨旭浸淫在英特尔的环境里21载,他怎样学会适应英特尔,英特尔又怎样改造了他?仍是这个杨旭,一个最初连何谓“客户”尚不明了的年轻学生,居然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径直在销售的道路上没有回头,直至成为中国IT市场内让竞争对手害怕的高手。那么,杨旭采纳了一句怎样的话,他又是怎样给自己准确定位,后苦心修炼终获成功?《IT时代周刊》在英特尔中国公司划归全球直接管理后第一时间,与杨旭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试图从他成长的点滴中,撷取那些闪光的记忆,为读者解读这位“英特尔金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