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视觉才迈出“第一步”,未来是强人工智能

2018-06-25 09:42:20 来源: 广州日报 热度:
近日,北京大学成功研制仿视网膜超速全时摄像系统,这是一项典型的人工智能和脑科学交叉成果。
 
仿视网膜超速全时摄像系统研制牵头人、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黄铁军教授,是我国类脑计算方向的主要推动者。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有自己的内在发展逻辑,相信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的原创贡献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
 
 
智能机器视觉“第一步”
 
自1988年入读计算机专业以来,黄铁军至今与计算机打交道整整30年,读研究生的方向是汉字识别和双目立体视觉,这也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领域。
 
黄铁军过去四年一直在积极推动我国类脑计算的发展,提出构建类脑智能计算机技术路线:结构层次模仿脑,器件层次逼近脑,智能层次超越脑。
 
“电影每秒24帧画面,电视每秒30帧画面,是利用了人类视觉暂留的生理特性。在人工智能时代,仍然使用欺骗人类眼睛的办法,每秒发送几十个静态图像给机器识别,是很愚蠢的。”
 
黄铁军说,仿生物摄像系统以及相关的一套视觉信息表示、编码、分析、识别技术体系,专门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而设计,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现在已经在用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一类是将来会大规模应用的无人驾驶、无人机等。这种面向未来需求的技术设计和全新思路,是领先于国际的。
 
自主标准省百亿专利费
 
回顾2002年,数万台中国制造出口的DVD在欧盟被海关扣押,原因是没有支付专利许可费,这一下子打乱了中国企业的阵脚。“那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次遇到重大知识产权问题。”制定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音视频压缩标准,从国外标准的专利丛林里走出来,成为摆在中国科研人员面前的迫切任务。
 
2002年6月,原信息产业部批准成立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即AVS工作组),原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高文教授任组长,黄铁军任秘书长。
 
任何成功都来之不易,自主创新尤其如此。黄铁军回忆AVS工作组创立之初的难熬岁月:2004年标准送审,直至2006年才最终发布。这是因为AVS产业化需要打通“技术、专利、标准、产品、应用”产业链,在诸多困难一一攻克之后,AVS标准才得以批准实施。
 
黄铁军说,国家标准解决核心技术和产品化之间的桥梁问题,我们走出了新路子,这使我们不再受制于人,节省了百亿元级别的专利费。
 
高中播下计算机“种子”
 
黄铁军1970年出生在河北农村,从小学到博士后的整个学习过程全都在国内完成。“我1988年考大学第一志愿报考北京大学物理系和计算机系,没被录取。有幸武汉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收留了我。本科到博士十年,我都在武汉,直到在中科院读博士后时才到北京。”
 
“那时,因为政策我们高中拥有了5台苹果电脑,然后高二开始我就幸运地学习了计算机编程。我学得很快,老师讲完之后就自己练习,看编程的书。”因为他编程序编得好,在河北的计算机竞赛中还取得不错的成绩,当时老师就把一台电脑给他专用。
 
这是一颗小小的种子。黄铁军说:“如果没有这颗种子,可能我也不会走到今天,并成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
 
当时第一志愿报考北大物理系,因为他想探究世界的本源。后来虽然走上计算机道路,但热衷于与神经科学合作,探索仿脑计算甚至意识本质,驱动力还是藏在心底深处的那个少年梦想。
 
“历史上很多人遇到波折的时候,往往都是通过写诗疏解心情。我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也遇到不少困难,写诗让我情怀有所寄托。也可以说,我觉得我能走到今天,跟这点儿爱好不无关系。遇到再大的困难,我都能放下,不会当成不可逾越的障碍。”
 
对话:机器将具有“自我意识”
 
记者:机器人将来会出现自主意识吗?
 
黄铁军:我是未来派,认为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也就是“强人工智能”,而且可能就是几十年之内的事情。“强人工智能”不是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而是基于逼近生物神经网络的“电子大脑”。电子大脑的神经网络结构与生物相同,光电神经元和突触的功能也和生物相同,加以刺激训练,在生物神经网络上能够涌现出的智能,很有希望也在机器上涌现。
 
记者:科幻影视作中,机器人杀死了人类,这可能吗?
 
黄铁军: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也确实应该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但这不是唯一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人类和机器共生共融的可能性。但问题在于,机器既快,如果又有自我意识,相比之下,我们人类就真的成了落后物种,就像今天我们看蚂蚁一样。我们人类什么时候考虑过蚂蚁在想什么?
 
记者:中国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方面有什么样的底气?
 
黄铁军: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加大科技投入,30多年来持续投入和人才培养,才有了今天的成果。我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已经逼近美国,计算机科学领域十年前就已经全球第一。虽然质量上还有较大差距,但有了数量的“高原”,质量的“高峰”也就不远了。展望未来,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和“中国脑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即将全面启动,到2030年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参与了相关计划的起草,我认为在人力物力大力持续投入下,中国向着胜利的方向进军,终将全面突破。

责任编辑:胡辉

相关推荐

为什么说人工智能是人类的下一个进化阶段?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道路上,我们错过了很多关键性的东西。人类再一次欺骗自己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认为这将是结束。即将到来的技术革命的产物将会逐渐取代我们的工作,并将我们从地球上抹去。其实这并不令人惊讶。技术恐惧症并不是一种新现象,这是我们在现代社会经历的每一次技术转变的一个显著特征。人们总是害怕被机器取代,然而,从这种过度的集体恐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