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超额完成任务,运营商为何没收到用户掌声

2018-07-25 10:03:41 来源: 中国通信网 热度:

在2018年7月24日举行的“2018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介绍了上半年我国通信业发展情况。黄局长表示,总体上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信息通信业发展平稳,提速降费落实生效,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7月1日全面取消国内手机流量“漫游”费,调降家庭和企业用户互联网专线业务标准资费。上半年移动流量平均资费较2017年底下降46.2%。今年上半年,到6月末固定宽带用户达到3.75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突破15亿户,同比增长10.1%;物联网终端用户达4.65亿户,是去年同期的2.5倍;基础电信企业IPTV用户总数达到1.42亿户;移动转售企业累计发展移动用户6450万户,同比增长31%。电信业务实现快速增长,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33%(按2015年不变价计算),电信业务收入增长4.1%,利润增长3.5%;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增长22.8%。“互联网+”在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不断取得创新突破,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业务规模继续领先全球。
 
在各行各业竞相涨价去库存的大环境下,运营商的提速降费给用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给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年初“两会”商监管层提出继续提速降费,而且明确了年内流量资费至少再降低30%的量化目标。现在这个目标不但提前完成而且是超额完成。但是运营商收到了应有的掌声了吗?
 
一、收费乱象丛生,透明消费需要进一步强化
 
近期,有媒体用“三大运营商乱象横生,工信部再次整治!网友们纷纷拍手叫好”的标题表达了对运营商的不满。西安晚报刊载的“揭秘手机扣费乱象套路”新闻报道,曝光了中国电信在用户王女士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从2017年11月开始,连续4个月收取两项服务收费——七彩铃音月使用费和七彩铃音-SP彩铃通信费,每月共计15元。最终通过用户投诉反复沟通,中国电信客服最终同意取消王女士被订购的业务,并承诺返还之前多收取的费用。像王女士这样,被通信运营商“强制消费”开通“影子服务”的案例并不鲜见。有媒体经过调查发现,大量“影子服务”的收费纠纷源于运营商的电话外呼营销。根据网络报道,有西安市民张先生说,有自称某运营商客服人员打电话向他推荐了一项免费流量体验活动,他以为只是当月免费使用,没想到之后连续半年,增加的流量都被收了钱。“手机报1个月免费体验”“免费赠送彩铃3个月,开通即送20元话费”,有的运营商以免费体验为由,诱导消费者使用或开通业务,期满后自动转为收费,成为收费陷阱。
 
类似上面的多个案例显示,包括增值业务在内的不明消费依然是用户重点诟病的对象。有行业专家建议,必须规范增值业务的推销、订购和退订。而且为了杜绝乱收费现象,运营商应该严格执行“二次确认”的规范程序,最大限度提高消费透明度,保护用户消费者权益。而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信条例》等与电信服务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都规定,电信用户申请办理电信业务时,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在签订电信服务协议前,清晰、明确告知用户收费标准和协议有效期等特别注意事项。法律法规赋予了消费者无可辩驳的知情权,运营商必须在这个方面强化管理,大的资费都一降再降,为何还要在这些小的方面给用户制造困扰呢?更不用说,真金白银都让利了,为何就不能再这些方面加强管理,少点套路和猫腻,获得广大用户的认可呢?
 
二、简单对标国外,貌似降费还有空间
 
这里我们引用官方媒体《人民邮电报》7月23日刊载的分析文章中的部分内容:监管层的提速降费方案实施已有三年多的时间,我国移动流量平均单价从97.1元/GB(2015年5月)降至每GB不足10元(2018年5月),月户均上网流量从294M上升至4.4G(工信部公布的用户DOU数据为4.24GB/户)。该文章还认为,从去年开始陆续出现不限流量的移动套餐,三家运营商间不存在明显价格竞争,入门级套餐价格在100元左右。我国运营商经常推出预存返话费、流量赠送等活动,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流量资费。随着大流量套餐的普及,预计我国DOU使用与欧美领先水平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人民邮电报》刊载的这篇行业研究文章貌似认为,我国的资费套餐仍然比国外贵,也就是说还有降费的空间。我们暂且不讨论这个分析文章中关于“三家运营商间不存在明显价格竞争,入门级套餐价格在100元左右”主观臆断,甚至可以说是不食人间烟火想当然。最无法想象的是,该文章并未明确自己的观点,特别是现在的国内资费到底比国外便宜与否,国内到底还有没有降费空间。作者用这样模棱两可的分析,无法排除其蛊惑市场上不明真相群众相互争论的嫌疑。当然了,既然是官方媒体刊载的文章,我们不评论其观点的正确与否。这里只提醒大家,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不限量套餐,都已经低至50元左右,也就是说公开市场入门级不限量套餐价格已经降低至50元左右。并且,价格竞争非常激烈,部分用于打点营销的套餐早已低至28元,甚至是18元。更不用说,我们的4G网络已经是全世界覆盖最好的网络,而且具有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运营商可望而不及的网络优势。下面的数据就是网络优势的证明:100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达到53.4%,较年初提高13.5个百分点,光纤接入用户占固定宽带用户总数的86.7%。移动宽带用户(3G和4G用户)占比达82.8%。希望运营商这样的提速降费努力,能够让行业内外的各种真假专家看到,并在做研究分析时正确应用,给监管层和普通群众一个了解真相的渠道,给大家提供一个是非明显观点。
 
让市场回归市场,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应该是由交易双方的互相博弈产生的。这也是我们监管层一再强调并倡导的市场经济行为。通信行业现在的这种放水养鱼支持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让利于民提高用户获得感的积极作为,应该得到包括监管层和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许。不要因为看到通信业还有3.5%的利润增长,就“逮住蛤蟆攥出尿”,非得把整个行业推向恶性发展的深渊。再说,国家的宽带中国、5G战略,乃至中国制造2025都离不开通信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胡赵亲

相关推荐

评论:电信运营商等待麦秋

2009年5月17日,距离小满只有4天,但这未必就是运营商“等待收获之季”。立夏刚过,3G尚未“大展拳脚”,价格战就如火如荼开始了:浙江移动TD套餐每月60小时包月达到80元;北京联通WCDMA最低套餐98元,语音费用最低达到0.24元/分钟;北京电信则推出160元包300小时的上网费用……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可以说,在收获来临之前,就已经有作物枯萎了。3G带来的仅仅是盛夏般的价格战吗?运营商何时才能等到利润的“麦秋至”?电信业的赢利密码截至2009年3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手机用户分别到达4.77亿、1.37

电信运营商论剑 增值业务决定成败

对于三家运营商增值业务方面的部署,Gartner公司手机行业分析师Sandy沈认为,对于运营商来说,3G规模能否扩大,关键在于能否推出足够多、且有足够吸引力的3G业务;也就是说,增值业务的业绩将决定运营商在3G时代的成败。5月17日,中国联通的WCDMA网将投入试商用运营。从此,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之间的3G大战正式展开。在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看来,3G之战除了将给用户带来新的体验外,还会造成运营商进一步优胜劣汰,最终形成两家巨型运营商相互竞争的格局。电信专家此番“双寡头”预言会否成真?从三家运营商3G起跑姿态中,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增值业务部署各有侧重5月11日,中国移动投资5亿

电信:三大运营商火拼手机电视 寄望试商用期圈地

尽管中移动手机电视业务在经历奥运期间短暂的火爆后始终未能走出低谷,但是这并不妨碍其他运营商看好该项业务。日前,《通信产业报》(网)记者独家获悉,中联通将在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推出手机电视业务,开展试商用,预计到2009年10月正式收费。显然,曾经波澜不惊的手机电视市场即将引入新的竞争者。联通出马在中移动看来,中联通WCDMA制式终端与业务的丰富将是最大威胁,手机业务无疑正是这样的威胁。据《通信产业报》(网)记者了解,此次中联通将在“5·17”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将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中移动的做法。例如,在内容来源上,中联通几乎与所有中移动的内容提供商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且在资费政策借

电信运营商积极布局SNS:短期内对业绩影响不大

中国移动旗下的SNS网站139.com5月20日在广东省上线。去年,中国电信与北京神州恒基签署合作协议,与该公司合作共同推出虚拟3D时尚社区ChinaQ,正式进军社区平台。去年10月15日,新联通在挂牌成立的同时,其旗下的SNS网站——“新乐园”也悄然上线。运营商进军SNS,一方面是巩固各自积累多年的庞大用户资源,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用户的黏度。从短期看,运营商进军SNS对各自的业绩影响不大。运营商积极布局SNS在运营商看来,天然的优势加上巨大的诱惑是他们进军SNS的理由。“运营商进入SNS,一方面是巩固各自积累多年的庞大用户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推出自己的SNS站点为用户提供新的增值服务,增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