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加力整治电信诈骗 已关停违规语音专线6.1万条

2018-08-06 10:02:53 来源: 新浪科技 电信诈骗 专线 热度:
记者5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电信诈骗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工信部将持续加强电信诈骗源头和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大电信诈骗整治力度。
 
 
据了解,近年来,工信部在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指导下,强化行业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截至目前,防范打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一是重点业务整治得以加强,关停违规语音专线6.1万条,“400”涉案号码从2016年月均700余个下降至目前的个位数,用户举报和公安通报封停号码总量与2017年同比分别下降55%、66%。
 
二是技术防范得以强化,全面建设完成覆盖国际口和省口的诈骗电话技术防范系统,日均处置诈骗电话400多万次,累计3.39亿次。
 
三是持续从严落实电话用户实名登记,指导和督促电信企业通过配备二代身份证识别设备、现场拍摄留存办理用户照片、开展在线视频实人认证以及强化“一证五卡”限制等措施,提升电话用户登记信息准确率。
 
四是组织电信和互联网企业开展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检查,对国内应用商店8万款应用软件进行技术检测;加大网络数据和个人信息过度收集、泄露或滥用等问题核查力度,对问题企业进行约谈并督促整改。
 
五是密切与公安等相关部门联动,及时劝阻受害用户36.9万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2亿余元。
 
据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专项整治工作的持续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信息诈骗的根源,诈骗分子利用各行业的漏洞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情况日益突出;新骗局层出不穷,攻防博弈日趋激烈。
 
下一步,工信部还将加强通讯信息诈骗源头治理、综合治理,进一步督促企业建立完善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责任体系和强化督查、定期检查等工作举措,加大技术监测和处置力度,并强化各部门间协同联动,完善与网信、公安等部门各项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协同共治的工作格局。

责任编辑:王超奇

相关推荐

工信部:三大运营商对地方滚动投资达1万亿

工业和信息化部7月22日上午召开“2009上半年工业、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表示,近期三大运营商与地方纷纷签署了3-5年战略合作协议,三家企业在协议期内拟滚动投资超过1万亿元。祝军表示,通信行业转型初见成效,将助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并推动与地方的战略合作。近期,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集团公司陆续与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签署了3-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地方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重点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项目推广应用等领域加强合作。祝军称,三大运营商在协议期内拟滚动投资超过1万亿元。同时,地方政府在促进TD产业发展、3G网络建设(

银联标准未进工信部研究方案 否认遭淘汰

在互联网支付领域要应付支付宝的中国银联,在手机支付领域,要应付的则是更为强大的运营商及其主管部门。工信部科技司副巡视员代晓慧,近期在公开场合谈及讨论中的手机支付国家标准时表示,由于银联SD卡方案在应用中很难统一,贴膜卡在安全问题上广受质疑,因此这两项方案都没有直接写入工信部的手机支付标准中去,目前标准中直接涉及的是SIM卡方案,以及NFC手机全终端方案。由于后两种是目前运营商主推的方案,如果事情属实,意味着中国银联苦心经营的SD卡方案将遭到淘汰。不过,12月7日上海的一个小型手机支付沙龙上,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项目组特聘顾问宋漫远,面对在座的银行和合作商户的质疑时表示,工信部还没有出正式的公告,而

工信部印发《信息安全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人民网北京12月9日电记者从工信部网站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了《信息安全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信部表示,该规划在总结“十一五”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的发展思路和目标,确定了发展重点和重大工程,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工信部期望通过规划的发布实施,促进我国信息安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的细则目前暂未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就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监测与处置机制答问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监测与处置机制》(以下简称《机制》),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次出台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机制》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保障局负责人。一、什么是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是指运行在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具有移动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上,存在窃听用户电话、窃取用户信息、破坏用户数据、擅自使用付费业务、发送垃圾信息、推送广告或欺诈信息、影响移动终端运行、危害互联网网络安全等恶意行为的计算机程序。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的内涵比手机病毒广的多,如手机吸费软件不属于手机病毒,但属于移动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