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不能只有“商”?首先是用户运营

2018-08-31 10:18:31 来源: 新浪科技 热度:
提速降费喊了多年,为何你的话费不降反升?这是一个常年困扰几亿用户的不解之题。

多年来,三大运营商提供了数百种“优惠政策”,虚假宣传、混淆概念屡见不鲜,其中更是隐藏着多种套路,用户心中的降费“雷声大、雨点小”,甚至“闻其声,不见实”。

中国移动内部人士向新浪科技透露,运营商正在国家政策与盈利增收上寻求契合点:一边来自于国家提速降费的施压,另一边,中移动十多年来保持着国家某排名的殊荣,殊荣的背后是要求常年稳定的利润率,“谁都不想丢掉这个’帽子’”。

所以,在“竞争加剧、政策强压、用户唾骂、求稳增长”面前,运营商难以兼顾,但稳定的增收向来是企业发展的命脉,运营商在与用户的“拉锯战”中牟利,常年如此,乐此不疲。

中国移动官网,各种流量包让人眼花缭乱。中国移动官网,各种流量包让人眼花缭乱。

心机套路深 降费难落实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6月,我国手机用户的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已经达到4.24GB,远超去年同期的1.55GB;今年上半年,移动流量平均资费相比2017年年底降低了46.2%。

根据上述数字,新浪科技粗略算了笔账:假若1G流量大约为30元,2017年的月均是1.55G,则每月在流量上的花费为46.5元。反观2018年,资费降低了46.2%,即1G流量约为16.1元,月均4.24G,则每月要花费68.4元。

综上,今年的流量反而超去年22元,降费何在?换言之,用户在降费上的感知度不高,实际花费可能更多。

比月均计费更可怕的是,运营商在套餐转变上的“心机”,正逐步成为了其新的“收费黑洞”。

据媒体报道,有运营商曾给北京一客户致电,称“129元本地不限量套餐”不划算,强烈建议改为“199全国不限量套餐”。用户在更改后发现,不出差、少上网的使用习惯完全不需要该套餐,查询得知,“19元套餐”足以满足其需求。

“后来我了解后才发现,有每天1元1GB的优惠,即便我天天花1元,加上基础套餐,每个月才五六十块钱,为啥要我掏199元?”

电信分析师张启德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表示,目前运营商存在多种套路:

首先是让规则尽量复杂化。运营商正是凭借用户“不懂规则”的心理,在语音、短信、流量等方面进行“拼接”,尽量让套餐复杂,并从中牟利。根据业内观察,男性普遍不愿详读规则,所以“上套”比例要高于女性用户。

其次是“无限量”的夸大宣传。目前运营商多数推广的是所谓“无限量套餐”,实际上在使用达到40GB后会降速。张启德认为,从4G降为3G或2G,虽然依旧无限,但毕竟用户理解的无限量是持续使用4G,所以存在夸大宣传的嫌疑。

再次是捆绑销售的猫腻。这是向家庭推广的利器,流量与家用宽带捆绑且套餐无法更改,例如129元包含宽带和1GB手机流量,但流量明显不足,实际消费要远高于初始价格。

中国移动的流量加油包,价高量少。中国移动的流量加油包,价高量少。

用户投诉多 技术待完善

很多用户或许不解,在流量主宰的当下,运营商为何要限速?

实际上,限速受到了企业策略与技术迭代的双重影响。一位通讯业技术人员告诉新浪科技,从目前的技术看,移动网络信号基于基站实现,每个基站会有上限负荷,如果完全不限量,则会给部分区域的基站带来严重压力,甚至超负荷无法运转,这也是在部分人流集中的地区,手机会出现加载慢、网络卡的根本原因。

该人士指出,目前多数国家均未做到完全不限量。例如美国的电信运营商Sprint,每月可畅享使用短信、通话及流量等,但同时规定观看视频的限速为500Kbps—600Kbps;而运营商Verizon的无限量套餐,与国内套餐相似,亦有10GB后转为3G,22GB后转为2G等规定。

从运营商的策略看,此现象催生出了高价的流量“加油包”。新浪科技查询中移动官网,目前“加油包”的费用为10元/100MB、30元/500MB、40元/700MB等。

“这也完全体现不出运营商降费的诚意”,张启德多次建言,运营商应少些套路多些真诚,如实全面地反映信息,不应在套餐上设置过多障碍,“提速降费不是口号,更不应成为运营商与用户打‘游击战,拉锯战’的阵地”。

事实上,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投诉量也反映出了问题的严重性。

根据中消协近期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受理电信服务类投诉超过1.6万件,同比增加26.3%;主要投诉内容是套餐资费不明确、告知不详实、收费名目繁多等问题。

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提速降费整体是不断取得进展的,但运营商在设计资费过程中,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设计种种“套路”,若不解决这个问题,降费就难以落到实处。

趋于同质化 诉苦压力大

然而,大量投诉并未阻止运营商狂奔的收益。

从近期发布的中期财报上看,三家在上半年的成绩表现优异,均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

三家财报显示,上半年,共实现了853亿净利润,其中中移动的利润增长稳定,达到657亿,该数据是电信的近5倍。流量方面,中移动的增长为153%,联通增长220%,电信流量增长近4倍。

4G用户增量方面,上半年三家共新获9082万个4G用户,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运营商的新用户达到近50万人。

即便如此,三家企业仍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它们纷纷在财报中对当前形势作出了判断,诉苦“压力巨大”。

中移动指出,近年来,它所处的发展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行业竞争越发激烈,跨界融合日益深入,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方面,运营商们的网络、业务、服务更加趋于同质化,客户和流量两份额的竞争更加激烈,营销服务模式和用户触点也在发生根本变化。

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以及产业各方也在抢抓机遇、推进数字化布局。

联通表示,下半年市场竞争可能周期性加剧,给公司发展带来挑战。电信则称,行业增长空间持续被挤压,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行业价值面临挑战。

若将收益比喻为一场马拉松赛,则中移动的步伐稳定,电信小步追赶,联通属奋勇冲刺,但三者的间隔差距甚远,移动坐拥15000亿的资产规模已超过了另外两家总和,且市值是两家总和的三倍。

“从近5年甚至10年看,移动在运营商中的地位都无法撼动”,独立电信分析师冯远之告诉新浪科技,三家的体量及面临的困境不同,面对联通和电信的价格战,移动主要需稳固用户的存量,并适当开展营销。

联通混改后引入了BATJ等战略投资者,薄利多销政策已初见成效,其推进套餐产品向流量型产品转型,主营业务收入也有所提升,例如联通与腾讯推出的大王卡,存量已达1亿,“这一步显然不是为了利润,而是攫取市场份额的手段,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搭建平台”。

冯远之认为,相比移动和联通,电信的处境有些窘迫。一方面受到此前“营改增”等因素的影响,此前利润率下降,目前虽稳定在8%左右,但相较之前已明显放缓。另一方面,有线宽带的优势正逐渐弱化,移动的宽带用户数增长达到了近50%,而电信不足15%,地位危矣。

流量靠不住 转型求增收

很明显,随着5G试商用的临近,4G所带给运营商的红利正逐步消失。

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曾预测,在2020年左右,流量收入将进入平稳期,“如果5G找到杀手锏业务,那么电信行业将再次增长,否则很可能巨幅下滑,行业发展将不可持续。

三大运营商知晓,经营流量的商业模式非长久之际,在5G及万物互联时代,上述套路可能无法再牟利,因为“无限量套餐”将成为用户标配。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携号转网等政策开放,运营商间关于流量的竞争也会愈演愈烈。

传统业务在无法实现增量的情况下,新兴业务则显得尤为重要。

在三四年前,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业务在运营商营收中的比重甚少,这些年中,相关业务实现了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中国联通在政务、教育、医卫、旅游、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进行了布局,在2018年上半年,包含新业务的产业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117亿元,同比增长39%。中国电信在物联网、互金等领域业务对公司增量服务的贡献则超过了50%。中国移动在物联网上的连接数也升到了3.84亿个,同时收入增长了47.6%。

不久前,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指出,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垂直行业,所以从技术上已到了“可为的阶段”,物联网时代已经到来,“某种意义上讲,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决定了5G网络发展的路标,以及运营商在5G网络上的投资回报比”。

不难想象,未来运营商在B端商机会更多,但愿少向普通用户“挥刀”。

责任编辑:潘威

相关推荐

评论:电信运营商等待麦秋

2009年5月17日,距离小满只有4天,但这未必就是运营商“等待收获之季”。立夏刚过,3G尚未“大展拳脚”,价格战就如火如荼开始了:浙江移动TD套餐每月60小时包月达到80元;北京联通WCDMA最低套餐98元,语音费用最低达到0.24元/分钟;北京电信则推出160元包300小时的上网费用……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可以说,在收获来临之前,就已经有作物枯萎了。3G带来的仅仅是盛夏般的价格战吗?运营商何时才能等到利润的“麦秋至”?电信业的赢利密码截至2009年3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手机用户分别到达4.77亿、1.37

电信运营商论剑 增值业务决定成败

对于三家运营商增值业务方面的部署,Gartner公司手机行业分析师Sandy沈认为,对于运营商来说,3G规模能否扩大,关键在于能否推出足够多、且有足够吸引力的3G业务;也就是说,增值业务的业绩将决定运营商在3G时代的成败。5月17日,中国联通的WCDMA网将投入试商用运营。从此,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之间的3G大战正式展开。在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看来,3G之战除了将给用户带来新的体验外,还会造成运营商进一步优胜劣汰,最终形成两家巨型运营商相互竞争的格局。电信专家此番“双寡头”预言会否成真?从三家运营商3G起跑姿态中,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增值业务部署各有侧重5月11日,中国移动投资5亿

电信:三大运营商火拼手机电视 寄望试商用期圈地

尽管中移动手机电视业务在经历奥运期间短暂的火爆后始终未能走出低谷,但是这并不妨碍其他运营商看好该项业务。日前,《通信产业报》(网)记者独家获悉,中联通将在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推出手机电视业务,开展试商用,预计到2009年10月正式收费。显然,曾经波澜不惊的手机电视市场即将引入新的竞争者。联通出马在中移动看来,中联通WCDMA制式终端与业务的丰富将是最大威胁,手机业务无疑正是这样的威胁。据《通信产业报》(网)记者了解,此次中联通将在“5·17”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将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中移动的做法。例如,在内容来源上,中联通几乎与所有中移动的内容提供商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且在资费政策借

电信运营商积极布局SNS:短期内对业绩影响不大

中国移动旗下的SNS网站139.com5月20日在广东省上线。去年,中国电信与北京神州恒基签署合作协议,与该公司合作共同推出虚拟3D时尚社区ChinaQ,正式进军社区平台。去年10月15日,新联通在挂牌成立的同时,其旗下的SNS网站——“新乐园”也悄然上线。运营商进军SNS,一方面是巩固各自积累多年的庞大用户资源,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用户的黏度。从短期看,运营商进军SNS对各自的业绩影响不大。运营商积极布局SNS在运营商看来,天然的优势加上巨大的诱惑是他们进军SNS的理由。“运营商进入SNS,一方面是巩固各自积累多年的庞大用户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推出自己的SNS站点为用户提供新的增值服务,增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