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总局发布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优势资源宣传脱贫攻坚重大事件、重大主题、重大典型,构建舆论矩阵,形成强大声势。
《通知》还指出,加强扶贫主题项目规划,深入实施广播电视“记录新时代工程”“新时代精品工程”“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视听中国播映工程”,力争在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网络视听节目等方面,推出一大批以脱贫攻坚为主题,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精品力作。
另外,《通知》指出,把定点扶贫作为转变作风、调查研究的突破口,把定点扶贫的“责任田”打造成广播电视和网路视听精准扶贫的“示范田”。
以下是《通知》的具体内容: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扶贫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扶贫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厅,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做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准扶贫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感紧迫感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网络视听服务机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扎实做好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硬仗中的硬仗,广播电视扶贫工作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要求更加紧迫,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是宣传党和政府各项扶贫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全社会参与扶贫的重要力量,是扶志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文化扶贫、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的重要途径,在脱贫攻坚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发挥着重要作用,各部门必须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
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发挥优势、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尽锐出战,真扶贫、扶真贫,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扶贫工作实效。
二、坚持扶贫与扶志结合,全面巩固提升行业扶贫
(一)做强脱贫攻坚正面宣传。深化拓展广播电视媒体“头条工程”和网络视听媒体“首页首屏首条”建设,充分运用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广播电视节目、网络视听节目、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加强日常新闻报道选题策划,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宣传党和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举措,深入宣传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典型经验,深入宣传中国减贫方案,立体化讲好中国扶贫故事。
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优势资源宣传脱贫攻坚重大事件、重大主题、重大典型,构建舆论矩阵,形成强大声势。
引导动员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者多到贫困地区去,自觉把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到脱贫攻坚主战场和第一线,努力把脱贫攻坚宣传做得更加深入、更加鲜活、更有感染力。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脱贫攻坚中的问题和热点进行科学监督、建设性监督,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加强舆论引导,弘扬扶贫正能量。
(二)做优脱贫攻坚内容供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鼓励创作生产传播优秀扶贫节目,在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评选、广播电视新闻作品推优、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征集、国产纪录片推荐、优秀网络视听作品评审等方面予以倾斜、引导和扶持。
各级扶贫部门要积极为有关方面开展创作提供案例素材。
加强扶贫主题项目规划,深入实施广播电视“记录新时代工程”“新时代精品工程”“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视听中国播映工程”,力争在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网络视听节目等方面,推出一大批以脱贫攻坚为主题,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精品力作。
做好全国脱贫攻坚公益广告作品征集展播活动和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选展播活动。
围绕服务扶贫扶志,播出更多贴近农村生产生活的优秀节目。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节目供给,着力解决少数民族语种节目匮乏、覆盖范围小、少数民族群众“听不懂”“看不懂”问题。
(三)做实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聚焦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推进贫困县播出机构节目制播能力建设,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译制制作能力建设,做好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州所辖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播器材配置工作,组织开展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绩效评价。
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支持“三区三州”广播电视发展的新举措。
统筹有线、无线、卫星三种方式,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加快推进直播卫星户户通、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二期、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等重点工程,推进地方节目地面数字电视无线覆盖工作,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推进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和入户接收,加快实现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由粗放式覆盖向精细化入户服务升级,由模拟信号覆盖向数字化清晰接收升级,由传统视听服务向多层次多方式多业态服务升级。
积极参与、推动贫困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培训力度。
三、坚持行业优势与地方实际结合,全力以赴做好定点扶贫
把定点扶贫作为转变作风、调查研究的突破口,把定点扶贫的“责任田”打造成广播电视和网路视听精准扶贫的“示范田”,加强工作指导,开展深入调研,拿出真金白银,派出精兵强将,认真落实帮扶责任,不断完善帮扶举措,及时总结经验,使定点扶贫体现行业特点、彰显行业价值、展现行业担当,保质保量完成好定点帮扶任务。
坚持目标标准和问题导向,把更多资源用到补短板强弱项上,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加强帮扶项目进展情况和帮扶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检查和督促落实,认真抓好问题整改。稳定帮扶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关心关爱扶贫干部,按规定落实好各项保障政策。把脱贫攻坚战场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阵地,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对干出成绩、群众欢迎的干部,要注意培养使用,对不称职和不能正常履职的干部要及时调整撤换。
四、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
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内容传播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有机融合,依托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传播覆盖力、平台整合力和品牌影响力,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产业扶贫举措。
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合作,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单位共同参与、多元主体的扶贫工作体系,打造“媒体+精准扶贫”“媒体+”“短视频、直播+扶贫”等行业扶贫模式,开展“电视+电商”“线上+线下”等专项扶贫活动,有效发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在产销助农、品牌强农等方面的作用,深化广告精准扶贫,用好流量资源,宣传推介贫困地区文化旅游和特色产品等,提升品牌认知度,畅通市场供需信息,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推动消费扶贫,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倡导影视明星以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公益扶贫节目和活动。发掘并培育贫困群众成为优质内容的生产者、创作者和传播者。
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一)明确责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务院扶贫办将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引导支持各地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网络视听服务机构实施精准扶贫,组织开展评选评优活动,宣传推广经验典型。
各省级广播电视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扶贫工作,与省扶贫办建立工作对接机制,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支持,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扶贫纳入当地脱贫攻坚总体规划,结合实际统筹做好资金安排、政策衔接、项目落地、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切实提升扶贫成效。各省级扶贫部门要做好协同配合工作,加强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扶贫的协调指导。
(二)转变作风。各省级广播电视管理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盯紧关键环节,大力推进扶贫作风建设,将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着力解决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着力克服“疲劳症”和厌战情绪、松劲懈怠等现象,着力构建标本兼治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扶贫对象更加精准、责任更加明晰、措施更加得力、方法更加科学。
(三)做好总结。各省级广播电视管理部门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扶贫动态,认真总结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仔细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提高扶贫质量和成效,并切实做好扶贫经验和优秀案例的宣传推广工作,将扶贫工作动态和经验总结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并抄送国务院扶贫办。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务院扶贫办
2019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