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2月16日下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共同发起“一路欢歌 扬帆起航”大型融媒体直播活动,近百名珠澳青少年用歌声为澳门回归20年送上祝福。
一面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迎风飘扬,船上还贴上了“20”字样、总台粤港澳大湾区总部LOGO,以及“央视新闻”的图案。轮船从湾仔码头出发,一路驶向港珠澳大桥。
下午2点整,珠海湾仔旅游码头。满载80多名来自内地和澳门的中小学生的游轮鸣笛启航,一场特殊的海上相会即将拉开序幕。
一路上,澳门旅游塔,珠海中心大厦,横琴口岸……一座座见证着粤澳两地20年来深度融合、共同繁荣发展的标志性建筑渐入眼帘。
来自澳门的中学生赵西玥从小到内地上学,这种特殊的粤澳双城生活,让她对祖国、对澳门有更深一层的感受。她说:“我很小的时候就来到内地上学了,所以我能够很深切地感受到祖国母亲对澳门怀抱的温暖,我今天也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我们也非常骄傲和自豪能一起唱响这三首歌曲,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爱,对澳门的爱。”
伴随着一路欢歌,游轮里的黄凤娟老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奋斗时光。那是1959年,18岁的她正日以继夜的建设竹仙洞水库。澳门三面环海,淡水资源十分紧缺,竹仙洞水库的修建拉开了珠海对澳门供水的历史。黄凤娟说:“年轻不怕辛苦的,天天广播都说要为澳门同胞供好水。大的石头三百多斤,我们女同志在前面抬,男同志在后面抬,那时候我们都好开心。”
回想那段岁月,76岁的黄婆婆声音颤抖,自豪之情在她的脸上绽放。她说自己一辈子都在水库工作。如今自己的孙子娶了澳门太太,在澳门供水局,从“供水”到“接水”,继续着同一份事业。她说:“我们一代一代人对这个水库很好的。儿子孙子女婿女儿都在水库,孙子后来到了澳门供水公司,三代人。”
游轮驶出码头的同时,20名来自内地和澳门的青年也由珠海九洲港扬帆起航,帆船队与游轮相向而行。今年21岁的澳门青年小曾就读于暨南大学,三年前他主动和家人提出要通过港澳学生联考来到内地就读。祖籍肇庆的他说,他就是土生土长的大湾区人:“高中的时候这边出了一个联考,为了方便港澳学子来这边读书。所以我就挺感兴趣的,在这边读了一年,然后就到了暨大。”
去年,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开始申领发放,小曾又成为朋友当中第一批尝鲜者。他说:“买机票的话用回乡证要去到现场激活,但用居住证就可以网上自动识别。”
对于未来,年轻的小曾已经有更为长远的规划,他坚信粤港澳大湾区会为自己的逐梦之路提供更广阔空间。
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追逐梦想,陈美仪是小曾的前辈。虽然经常往返于珠澳两地,但是第一次从海上穿越珠澳,澳门特别行政区人才发展委员会委员陈美仪还是忍不住掏出相机记录这两座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城市,感叹20年的沧桑巨变。
20年,改变的不只是两岸风景,也改变了包括她在内的澳门市民的生活和事业轨迹。从湾仔码头一路驶向伶仃洋,沿途粤港澳大湾区热火朝天的建筑景象让人憧憬。陈美仪说,澳门未来发展的空间,更宽了。“1999年澳门才是一个小城市,没有很多的外国投资人,回归了以后,把澳门从之前治安、经济都不太好的状态一下子提升到如今20年的繁华。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在这里,粤港澳大湾区的(新机遇)给我们港澳人士更好的工作、投资环境。”她说。
历经45分钟的海上航行,游轮最终与帆船队在港珠澳大桥海域实现汇合,共同穿过大桥,驶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