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由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共同指导,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牵头编制的《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已对外公示。
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覆盖方面,截至2022年8月,全国已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96.8万个,5G网络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和96%的乡镇镇区,实现“县县通5G”。面向农村脱贫户持续给予5折及以下基础通信服务资费优惠,已惠及农村脱贫户超过2800万户,累计让利超过88亿元。截至2022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2.93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8.8%,是“十三五”初期的两倍,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缩小近15个百分点。
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农村电商双向流通格局得到巩固提升,直播电商、社区电商等新型电商模式不断创新发展。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6%。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截至2022年7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累计支持1489个县,支持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超2600个。
随着光纤和4G网络在行政村的全覆盖,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助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经济加快发展。截至2022年9月,农业农村部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推介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70余次,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148个县(市、区)的211条乡村休闲旅游线路;利用“想去乡游”小程序推介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681条,涵盖2500多个精品景点等优质资源。市场主体数字乡村业务快速拓展,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农业服务企业等市场主体积极投身乡村数字经济,研发相应的平台、系统、产品,推动智慧种养、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业务在农业农村领域不断拓展。
移动支付业务较快增长,截至2022年6月,我国农村地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到2.27亿。202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的农村地区移动支付业务分别达173.7亿笔、5765.6亿笔,同比分别增长22.2%、23.5%。银行保险机构优化传统金融业务运作模式,提供适合互联网场景使用的多元化高效金融服务,增加对广大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供给。
截至2022年8月,全国已建成运行2585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共开办广播频道1443套、电视频道1682套,有效传播党和政府声音,讲好乡村振兴故事。2021和2022年,中央财政每年补助地方3亿元支持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1.4亿元支持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为中西部脱贫县(团场)建设“公共文化云基层智能服务端”,丰富农村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乡、村两级为重点,鼓励公共图书馆通过APP、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
教育公平迈出更大步伐,海量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从城市传送到广袤乡村,进入农村中小学,截至2022年8月,全国义务教育学校联网率已达100%,基本实现出口带宽100M以上,99.6%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发布基础教育资源3.4万条,职业教育在线课程2.2万门,给广大农村地区送去了免费优质教育资源,中西部许多农村边远地区利用平台资源实施“双师课堂”,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电视频道承担小学各年级全部课程,解决网络信号薄弱的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问题,以“电视+教育”方式推进乡村数字教育发展。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截至2022年9月,全国所有省份、85%的地市、69%的区县已建立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积极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截至2022年9月,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已覆盖所有的市和90%以上的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