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里的上档次货等离子电视为何消亡了?

近期的热播剧《狂飙》在线上线下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特别是该剧从2000年到2021年横贯了二十年的故事线中,穿插了许多挺非常符合时代背景的元素。

像剧中的一条关键转折情节中,高启盛说服高启强帮助其开“小灵通”店面并打通关系,数年后却又因政策市场环境变化导致数十万“小灵通”压在了手上“白送都没人要”。

《狂飙》里的上档次货等离子电视为何消亡了?-DVBCN

1996年,原浙江余杭电信局局长徐福新在考察日本之后决定将PHS技术支持下的这种新业务形式引进来,互联网长期一直有张极为经典的图片——“二马”同时被一人手压肩膀,而这位大佬便是徐福新后来找到的最佳合作伙伴——时任UT斯达康的总裁吴鹰,“小灵通”在国内的试点流通由此开启。值得注意的是,剧中明确出现了型号为UT118的“小灵通”,该款是于2006年上市的。

《狂飙》里的上档次货等离子电视为何消亡了?-DVBCN

本文中DVBCN笔者就不再详谈“小灵通”的具体过往,来聊聊另外一件极为关键的与广电行业也确实相关的事物——等离子电视

《狂飙》的时间线初始便是由一次“春节”前的“互殴”开启。原本的普通鱼摊摊主高启强试图用7288元的彩色电视代替买不起的21860元的等离子电视去“通融”唐小龙,因受到霸凌欺侮而引发了与众人的“互殴”,也因此,正义的警员安欣与高启强的交际自此展开。

《狂飙》里的上档次货等离子电视为何消亡了?-DVBCN

而剧中另一次关于等离子电视的部分,则出现在徐江寻仇唐小龙的情节,“什么档次,跟我用的一样”这句台词也成为了一个新梗。

《狂飙》里的上档次货等离子电视为何消亡了?-DVBCN

那么这台曾经令高启强望而却步、又让唐小龙被羞辱不够档次的高贵货——等离子电视究竟是什么样的电视?而其为何现在在市面上竟几乎已消失不见了呢?

一、松下与等离子发展史

1979年—1980年,松下电器的创始人、被称为是“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两次到访了中国,而后于1987年正式设立了第一家与中国合资的企业——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 (BMCC)。家电行业方面,松下无疑在全球占据着不小的地位,而其在电视机市场上也曾处于领先的行列。

《狂飙》里的上档次货等离子电视为何消亡了?-DVBCN

等离子电视(Plasma Display Panel,PDP)是在两张超薄的玻璃板之间注入混合气体,并施加电压以利用荧光粉发光成像的,其与同期更早前的主流显像管电视CRT比较,具有着分辨率高、色彩度鲜艳等特点,且尺寸更轻薄,而CRT电视便是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曾经极为熟悉的“大屁股电视”。

1996年,松下推出了其第一款等离子电视,其在2005年已向等离子电视投资6000亿日元,甚至在2006年的CES期间发布了103寸的等离子电视。根据 知名机构Display Search的数据,2007年全球等离子电视机市场占有中,松下占据了34%。而在专利方面,松下曾经也占据的是最多的,且等离子面板核心专利占比中是最大的。

2004年起,日系与韩系厂商间便开始了极为精彩的等离子专利大战。先是富士通控诉三星SDI的等离子面板侵权,随后松下也控告了LG电子的等离子面板侵权,松下更是向海关申请禁止LG电子的产品进入日本。

而韩系厂商方面也做出了回击,像LG也控诉了松下在韩国的分公司侵犯其专利权,并向韩国官方申请禁止进口松下的产品,甚至想要扩大至更广泛的世贸组织范围内。

二、开放的液晶联盟阵营悄然兴起

经过多年的布局,松下已然占据着等离子最大出货份额的江山,特别是关键技术方面主要还是为松下所牢牢把守,此间松下的一些“老毛病”开始犯了。

松下仍看好等离子电视前景,所以不愿意向行业开放专利,这也使得等离子面板技术得不到突破。等离子电视自然也存在着许多缺陷,其与当时开始兴起的液晶电视(LCD)比较功耗更大,且由于是采用高温放电原理,因此烧屏成为了普遍的维护问题。

当然,成本方面也使得等离子电视的价格降幅较小,像《狂飙》中2000年的那台价值21860元的等离子电视,就购买力而言确实是属于普通群体所欲攀不起的“高端货”。

与之对应的是,液晶电视开始逐步确立起了新的地位格局,以三星、夏普、索尼等为代表的液晶阵营则选择了技术开放。在2006年,对等离子面板等资源关联最低的索尼、东芝两家先一步宣告放弃等离子电视,进而转投进了液晶电视生产线。

随后的从2007到2009年短短的几年间,包括飞利浦、富士通、日立、先锋电子等厂商先后退出或大大缩减了等离子产业规模,而松下则仍有意继续投资等离子产线。

液晶电视虽说在更大尺寸的像显示视角、响应时间等方面明显弱于等离子电视,但等离子却不适合30英寸以下的小尺寸显示,其需要依靠高温放电成像,需要每个气室像素保持一定距离(等离子成像需要对气室中的惰性气体进行高温放电而实现),因此分辨率也存在一些短板,更不适合做小尺寸。

三、长虹的强势入局与惨烈出局

在中国,长虹终于在2007年启动了对等离子面板产线的落地,投资公司变为——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超20亿美元,其中长虹占股超60%。而2007年的5月,松下、日立则又组建了等离子电视战略联盟,试图与液晶电视阵营等对抗,彼时,实际上液晶电视的销量及销售额等早已远超过了等离子电视。

Display Search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等离子电视出货量为1130万台,出货金额为48亿美元,液晶电视的出货量为7933万台,出货金额达679亿美元。

有个小插曲,2007年间“小灵通”在国内开始出现波折,UT斯达康董事会解除了吴鹰的总裁职务,“小灵通”的未来政策环境等也即将迎来决定性变化。根据原信产部发布的2007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该年无线市话用户减少608.5万户,在固定电话用户中所占的比重从上年底的24.6%下降到23.1%(无线市话一般指小灵通)。

实际上,2007年在中国彩色电视市场上已然发生了变化,根据奥维咨询的统计数据,等离子电视销量为65万,占比只有2%;液晶电视销量775万台,占比22%;CRT电视销量2707万台,占比降至76%。值得注意的是,该年液晶电视的销售额比重已达56%。

自2011年起,松下已经开始缩小等离子业务,在2012年确认关停日本尼崎市第三工厂及茂原市第一工厂,其等离子电视出货目标由570万台下调为250万台。到了2013年1月,松下宣布关闭位于上海的等离子厂,直至正式宣告退出等离子电视产业。

而国内等离子电视业也即将迎来终结。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13年我国彩电行业已经基本完成平板电视对CRT电视的替代。2013年,全国生产液晶电视12290.3万台,占彩电比重达到96.2%,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等离子电视198.2万台,占彩电比重不足2%,比2012年下降0.1个百分点。

2014年10月31日,四川长虹公示了一项出售资产公告,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向绵阳达坤投资有限公司转让持有的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61.48%股权。资料显示,虹欧公司在2011年—2014年8月净利润持续亏损,资产合计为39.92亿元,负债合计38.89亿元。本次转让股份市值为6419.39万元。

而四川长虹方面也表示,2007年为突破在平板电视上游关键部件的供应瓶颈,因此决定以虹欧公司为平台投资建设等离子屏和模组项目,但近年来,等离子产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等离子产业市场规模不断缩小,等离子前端配套供应链资源短缺,等离子屏及模组产品成本上涨压力巨大,虹欧公司亏损严重。通过转让持有的虹欧公司61.48%股权的方式将等离子业务及资产进行处置和剥离,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并降低经营损失。

狂飙过后:等离子落败的启示

目前来看,等离子电视确实早已全线败退,液晶电视自击败CRT电视等之后仍占据着主导地位。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公示的数据,2022年全球电视出货量为2.0325亿台,LCD液晶电视出货量为1.9673亿台,市场占比约97%。当然,业内也看好OLED、QLED量子点、MiniLed、MicroLed的带来的新格局,但这些新显示技术电视成本仍较高,因此价位走的是高端产品形式。

时下,可能偶有还会看到有发烧友畅谈“外行看液晶、内行看等离子”,但等离子全线落败的既定事实依然会对我们有所启发。值得注意的是,松下在今年1月又作出了一个决定,今年将停止生产用于刻录的蓝光光盘,所有公开销售的此类产品都将停产,并且不会发布任何后续产品。在基本完成剥离电视机业务之后,松下曾经的刻录碟业务也将停止。

回顾等离子电视并不长久的产业历程,很多时候更需要的是能适时的去解开“圈子”的束缚,一定要有融贯开放与创新的理念,决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拒绝开放,必须要依靠全产业链来尽快推动理念、技术等层面的创新升级,以优化产品线技服务力。

对于顶层决策而言,更要能始终具备可预见性、前瞻性的眼光,合理并及时的做好战略调整,保持有效的机动协调性及行动号召力,以能变、会变去应对万变。

相关文章
《广播电视制播工程项目规范》《广播电视传输覆 盖网络工程项目规范》正式发布
《广播电视制播工程项目规范》《广播电…
全国18.3万家酒店逾千万间客房实现便捷看电视开机看直播
全国18.3万家酒店逾千万间客房实现便捷…
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 抓住系统变革“牛鼻子” 跑出主流媒体“加速度”
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 抓住系统变革…
重庆广播电视台迎来75后新台长
重庆广播电视台迎来75后新台长
2025年广西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召开:部署八方面重点工作
2025年广西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召开:部署…
广播电视规划院参编国家标准《车联网网络安全异常行为检测机制》正式发布
广播电视规划院参编国家标准《车联网网…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