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6年起,联合国就将每年的11月21日定为世界电视日(World Television Day),旨在促进世界传媒事业的发展,并引导电视产业为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而刚过去的便是第29个世界电视日。
这29年间,电视行业一直在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广泛场景开发应用,使得广播电视、信息通信两大领域不断融合,产生了多屏、多形态的视听场景,总体来看以广电视听更能涵盖其整体形式。
联合国官方也曾提到,电视仍然是视频消费的最大来源,尽管屏幕尺寸发生了变化,人们在不同的平台上创建、发布、流式传输和消费内容,但全世界拥有电视的家庭数量仍在不断增加。新兴广播形式与传统广播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提高人们对社会和地球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的认识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在21世纪,现代电视已不再是传送广播和有线内容的单向渠道,它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和互动内容,例如流媒体视频、音乐和互联网浏览等等。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广播电视服务业总收入10029.24亿元,同比增长4.73%。其中,实际创收收入8959.82亿元,同比增长6.37%。按主体分,传统广播电视机构总收入4187.34亿元,网络视听服务机构总收入5841.90亿元。全国广播节目播出时间1161.90万小时,电视节目播出时间1373.91万小时。截至9月末,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7亿户,广电5G用户2936.62万户。
总体来看,我国广播电视规模用户总量仍相当的高,现阶段对行业影响最大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自2023年8月开始的电视“双治理”行动。根据广电总局在11月22日的消息,截至10月31日,广电总局“双治理”投诉受理中心共受理相关投诉726件次,对用户满意度情况的抽查回访结果显示,用户满意率达90%。
而近期在中国质量协会第十三次组织开展的电视行业用户满意度监测中,2024年电视行业用户满意度首次跃升至85分(满分100分),较过去三年稳定的83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品牌形象、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的全面提升。
由上述信息综合可知,电视仍能扮演视听信息传播主渠道、特别是主流舆论传播主阵地的作用,用户对广电视听期待值依然较高,但传统广电业态也在面临产业转型、技术交融等带来的业绩及运营压力,亟需转准路径完成变革式转型。
广播电视的公共文化服务作用依然表现得极为显著,特别是以有线电视为代表的传输形式作为国家基础战略文化资源网络,在面临严峻的业务承压的形势中需要上下协调,进一步凸显其文化专网作用。中央及地方仍需要加急救助广电有线,部分地方党政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本区域特殊群体、甚至全民提供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国外像英国等政府文化相关部门、团体组织等也一再呼吁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保障作用,其重点集中在维护地面无线电视等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以保障低收入群体持续获得基础视听服务,避免全面转向互联网流媒体化电视而引发的“数字鸿沟”。
FAST(Free Ad-supported Streaming TV)这一两年在海外关注度较高,国内广电行业也在紧密关注,其是一种面向用户是免费的、由广告支持的流媒体电视服务形式,形态类似于流媒体形式的线性电视模式,以网格形式呈现内容、以点播内容补充预定节目,其运营必须要有低成本的定制化广告支撑。目前国内暂无与之一摸一样的FAST频道,但在今年8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宣布其旗下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FAST制播平台首批频道已正式上线海外。
个人来看,“电视”仍是无法消亡的,电视是一直在演变的,与移动小屏等并非是替代关系,“未来电视”的最终形式仍需要业界探索,“电视”还是会融入到整体的“广电视听”领域。
新中国电视事业及行业重要事件一览(不完全统计)
由于广电的细分行业还是较为繁杂的,这里DVBCN就以事业及行业属性为主大体选取一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标志性事件简单做个梳理。
1)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随后于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2018年机构改革后重组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开始彩色电视试播,标志中国开始迈向彩色电视时代;
3)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正式开播,其也成为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
4)1978年6月25日,中央电视台通过国际卫星从阿根廷向国内转播第十一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实况,这也是我国电视台首次通过卫星从国外回传体育比赛实况;
5)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电视历史上第一条商品广告;
6)1982年10月5日,中国第一次在国内进行的卫星通信和电视转播试验取得成功;
7)1983年2月12日,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了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晚;
8)1990年4月18日,全国第一家省级有线电视——湖南有线广播电视台开始试播,中国有线电视行业从此开启,而以往则是无线电视的独霸天下;
9)1992年10月1日,中国第一个国际卫星电视频道——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正式开播;
10)2003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式开播,电视频道专业化运营阶段正式开始;
11)2008年1月1日,央视高清频道开始试播,地面模拟电视向地面数字电视转换,标志着中国无线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发展的开始,同时开始进入高清标清同播时代;
12)2014年5月28日,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由广电总局负责组建和代管,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财务关系在财政部单列,由广电总局和工信部按照职责对中国广电相关业务实行行业监管;
13)2018年4月19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三大台撤销,并组建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综合性国际传媒集团、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归口领导;
14)2018年9月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复同意广东广播电视台综艺频道调整为4K超高清方式播出,其成为全国首个省级电视4K超高清频道;
15)2019年3月21日,全国有线电视网络融合发展战略合作签约活动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及阿里巴巴集团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有线电视网络“全国一网”融合发展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16)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四家企业发放5G网络商用牌照,中国广电也由此实现广播电视与移动通信两业务的并行发展,正式成为第四大运营商企业;
17)2019年7月12日,2019年6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2019世界移动大会现场设置超高清互动体验区,并成功实现我国首次8K超高清电视节目的5G远程传输;
18)2019年11月20日,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正式上线;
19)2020年9月25日,由中国广电控股的“全国一网”股份公司正式完成工商注册;10月12日,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并正式揭牌,该公司由中国广电集团控股、联合两家战略投资人及数十家有线电视网络出资人成立,标志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021年2月起,中国广电股份公司发《关于指导帮助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各省子公司名称变更相关工作的函》,23家非上市系省网公司(含广州珠江数码、新疆兵团广电网络等)及其分子公司启动更名工作(各名称属于“股份有限公司”的可更名为“中国广电XX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各名称属于“有限公司”的可更名为“中国广电XX网络有限公司”);
21)2021年4月起,中国广电股份公司下发《关于启动视听内容集约化工作的通知》,协调地方省网开展视听内容的统谈统签工作,包括卫视频道、央视3/5/6/8频道、互联网点播内容等;
22)2021年6月起,中国广电集团公司正式启动全国地面数字电视700MHz频率迁移项目;
23)2021年11月8日至10日,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基于全新5G NR广播技术顺利完成了“相约北京”冰球场地测试赛的场内多视角直播、全景VR视频直播等新型广播服务验证工作,这也是全球首个5G NR广播技术在商用场景下的系统能力验证,对后续加速产业链成熟和全场景业态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24)2021年12月31日,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正式开播,这是全国首个面向广大观众提供8K服务的电视频道;
25)2022年6月,中国广电旗下专业子公司——中广宽带网络有限公司开发了基于广电5G融合视听服务平台的首款综合信息客户端——“直播中国”(iOS端为“直播中国+”),7月起众多安卓手机应用商城已正式上线该款APP;
26)2022年7月15日,广电总局召开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年中推进会,首次提出“未来电视”战略;
27)2022年9月30日,国际电联ITU-R SG6(该研究组主要负责广播类业务)会议上,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主导的5G NR广播由3GPP标准获得通过正式成为了ITU国际无线移动电视标准,提交的6篇提案获得了一次性通过,先前中国广电的5G NR广播相关提案已在3GPP R16、R17等获得了采纳;
28)2022年9月30日,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有线电视智能推荐频道服务在北京、上海、杭州试点上线;
29)2023年8月2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有关单位,在京召开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动员部署会,正式启动电视领域“双治理”工作;
30)2024年2月1日,由中国广电主办、北京歌华有线承办的公益性直播频道“重温经典频道”正式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正式落地开播,同期登陆直播卫星电视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