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互联网公司和三大电信运营纷纷开展流量卡合作等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小编略微数了一下,三大电信运营商几乎与Table都签订了不同的合作协议,什么冰激凌套餐、蚂蚁宝卡、腾讯大王卡、小米米粉卡、大小酷卡等等。
广电也别羡慕,其实众多互联网视频公司也已经全面“入侵”广电运营商,包括会员服务、内容合作、专区运营乃至套餐分成等案例纷纷出现,成为值得研究的对象。
1、契合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原因何在?
首先,视频点播化趋势造成广电运营商对内容的需求量大增,客观上为网络视频内容进入广电系统提供了基础土壤。
其次,在大量网生内容成为主流,甚至主导参与者的背景下,广电运营商吸纳网络视频进入成为其突出差异化内容特色,与IPTV/OTT等获得竞争优势的一大手段。
第三,广电渠道长久以来形成的内容付费习惯,是视频网站扩展付费用户的方向之一,与其互联网渠道的年轻化群体存在互补性。
两个巴掌一拍响,就成了!
据腾讯视频介绍,其目前在有线网络运营商市场中,企鹅TV(腾讯视频电视端品牌)已经和深圳天威视讯、贵州省广电网络、江苏有线、重庆有线等合作伙伴就DVB+OTT、有线宽带OTT和垂直独家精品视频资源(透露了合作的几种形式)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合作。
其实不仅仅是腾讯视频,包括搜狐视频、爱奇艺、乐视、优酷、PPTV等都或多或少、或前或后的与广电运营商勾搭起来了。
这里提一句,如果还在纠结于广电运营商有没有新媒体牌照资质开展这类业务的,包括顾忌近期腾讯视频被广电总局通报批评的,可以好好补补“政治课”,不要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2、案例
我们还是来看看各地合作的一些典型案例:
歌华有线主要是推广宽带送视频会员服务方式,这个模式比较简单:
天威视讯专区运营模式:
贵广网络是专区内容合作模式:
最值得说道的是天津的套餐合作模式,直接以腾讯视频内容为基础进行套餐打包销售工作,颇为大胆,不过据说走的是代理模式:
“爱看高清-腾讯”套餐需配置智能高清机顶盒,目前在售的其它型号高清机顶盒均不能用于“爱看高清-腾讯”套餐。智能高清机顶盒不能用于其它包含机顶盒的资费产品。五年内,机顶盒和EOC设备非人为损坏可免费维修。
3、核心
整体来看,目前各家视频网站与广电渠道合作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这里面主要影响因素是广电渠道不像三大电信运营商那样集中,而是比较分散,很多视频网站没有精力去一家家跑。
需求创造供给,这种情况催生了一些视频网站的代理商,由他们去实现内容在各地广电运营商的落地。有消息称,某家代理商获取某家视频网站广电独家代理的代价达到亿元级别。
在具体的合作形式上,有专区运营合作(SP)、内容合作(CP)、套餐分成合作等,具体就看双方出具的资源和谈判条件了。
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广电运营商与视频网站的合作与捆绑营销等,一些人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认为是运营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网络及营销资源,轻易成为给互联网企业拉用户的通道。
有专家提出“运营说”:我并非反对运营商通过互联网公司的渠道发展客户,但运营商是要从发展来的客户那里持续获得收益的,不能简单地用营销取代运营。这也是我喜欢用“接线员”而不是“航母”来称呼运营商的核心原因。而现在,行业的流量单价直线下滑,即使用户规模上去了,单用户使用量上来了,总收入规模未必增长。流量红利过快耗尽,未来运营商吃什么,靠什么活?
这样的话也不如道理,如果只是利用自己非持久性的网络通道优势,与互联网企业展开合作,而放弃运营、放弃与用户接触的机会,那么最终的命运就是被OTT掉。
但如果在合作中,学习视频网站在内容编排、运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的长处,运营商的团队和运营能力能够快速成长,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关键是运营商自己要有想法,知道合作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广电业内已经有过这样“生动”的案例,这里就不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