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想要去电信化拥抱互联网?没那么容易

在中国的通信发展史中,电信运营商一直都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处于产业链的中心。不过在经历了互联网产业变革之后,运营商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OTT行业对传统业务的冲击,已经完全瓦解了运营商在语音、信息、视频、游戏等方面的优势,而运营商只能被迫管道化。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中国电信前总工程师、现工信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韦乐平率先提出运营商要“去电信化”,或许这是运营商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

去电信化是指改变传统电信运营商的思维模式,顺应互联网科技时代变革,寻求多元化创新性的产业格局。就如韦乐平强调的:“所谓去电信化不是抛弃电信的一切,而是哲学意义上的扬弃,在保留其合理内核的基础上,要抛弃的是过时的、过分的、不必要的累赘和禁锢,轻装上阵,才能顺利实现转型。”不过,在面对产业链转移、增值业务边缘化、网络流量压力等多重考验下,运营商想要去电信化,恐怕没那么容易。

其实在互联网浪潮席卷电信业的同时,运营商也在不断追随浪潮,推出了一些互联网模式的产品。例如中国移动推出的飞信、中国联通推出的沃友都没有在即时通信领域掀起大浪,还有中国电信与网易联合推出的“易信”,虽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突破了一亿用户的大关,但在后续的情况始终不温不火,与微信相比更是毫无招架之力。在新型通信模式上的失败对运营商的打击的确不小,毕竟做通讯应该是运营商最拿手的事,无论是在用户、信道还是其他方面,运营商都有足够的优势,而之所以失败,5G通信相信还是运营商没有真正的了解互联网,以固有思维去认知新事物,不仅难以抓到其中的精髓,勉强渗入也只能是失败。


运营商想要去电信化拥抱互联网?没那么容易-DVBCN

 

不过在即时通信上失败的运营商并没有死心,他们马上就转战到了移动支付领域。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迅速,主要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运营商想要从中抢夺市场颇具难度。不过好在运营商依靠庞大的产业链资源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依然在移动支付市场打开了自己的一小片天地。中国移动的“移动和包”注册用户超两亿,中国电信的“翼支付”预计2017年交易额超1.2万亿,中国联通“沃支付”预计2018年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但是在看似红火的成绩背后,运营商的移动支付依然面临着困局。中国移动主要聚焦于公共交通等方面,战略定位不高;中国电信虽然定位于“支付+金融”,但与互联网移动支付定位具有相似性,局限性大;中国联通的“沃支付”无论从推广还是市场份额上还都不具有竞争力。

所以运营商想要去电信化,拥抱互联网,并不是单纯的依靠“产品”就可以的。而且运营商切入互联网,就必然会导致原有的行业界限被打破,运营商在面对互联网模式的新型产业上,不具有任何优势。反而会加剧现有增值业务的边缘化,也会加速运营商沦为管道的悲剧。反观互联网行业进入通信业,例如OTT产业,具有很强的侵略性,业务融合将会导致这种侵略性愈加强大,运营商很可能会在自己原有领地失守,结果得不偿失。

因此,运营商想要做到“去电信化”拥抱互联网,进行产业融合,就必须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思维。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互联网模式的产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运营商的困局,在这场传统与革新的战争中,运营商就只能沦为炮灰了。

相关文章
美国虚拟运营商US Mobile宣布推出不限速无限流量套餐
美国虚拟运营商US Mobile宣布推出不限速…
首家运营商应急通信公司挂牌
首家运营商应急通信公司挂牌
工信部:10月含中国广电的5G电话用户达9.95亿户,IPTV用户达4.07亿户
工信部:10月含中国广电的5G电话用户达9…
中国铁塔前三季度运营商业务收入为631.24亿元,塔类业务收入569.02亿元
中国铁塔前三季度运营商业务收入为631.2…
中国广电通讯业务也将布局海外?中广电移动正式启动国际业务法律服务相关项目
中国广电通讯业务也将布局海外?中广电…
中国铁塔:2023全完成5G建设需求约58.6万个,塔类业务收入下降2.8%
中国铁塔:2023全完成5G建设需求约58.6…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