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仅仅开张几天的上海首家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宣告停运。令众人惊诧的是,它是由于高温酷热而导致关门。最近一段时间,无人便利店的资本热度越来越高,继欧尚、大润发之后,沃尔玛也推出了自助杂货售卖亭,北京居然之家也不甘落后玩起了“跨界”。无人便利店的风潮正呼啸而来。然而,无人便利店要想真的“火”起来,就得先去“虚火”。
无人便利店,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店员的便利店,消费者自主购物。出门时,商店会自动从银行卡中扣除相关费用。这样“新鲜”的智能高科技自然得到了投资人的追捧,日前,某个无人便利店宣布完成A轮系列融资,融资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然而,无人便利店看似火爆的背后却隐患重重。
首先,无人便利店有设计缺陷。以近日关闭的缤果盒子为例,便利店室内即使设有空调,内部温度也达到了40℃,售卖的巧克力和糖霜均已融化。这样的条件下,怎能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呢?
其次,无人便利店存在着技术漏洞。曾有体验者表示,缤果盒子离店检测区的识别功能欠佳,不能准确识别未付款商品,不利于防盗;怡食盒子的顾客如果在付款前放弃了已选好的商品,则必须把商品放回货架上、清空收款台上的检测区方能离开;亚马逊无人便利店在店内人数超过20位或顾客拿取特定商品货架上的商品过快时,跟踪设备便不能准确识别,仍要靠人工帮助。
最后,则涉及到消费习惯等问题。改变消费习惯不是一日之功。无人便利店理论上选址要贴近社区,老中青三代均可使用。但实际上,老年人一般不会在无人店铺消费。此外,无人便利店的前期开发、后期维护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是否能产出大于投入还是个未知数。
人们有理由担心,按照以往资本市场一哄而上的“习惯”,很可能会出现热门概念炒作,掀起泡沫后又一哄而散,实际上并未形成一个行业,正如这盲目开张又匆忙关店的缤果盒子一样。
无人便利店要想真的“火”起来,以上几个“坎儿”是必须要面对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才可能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给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给行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倘若无人便利店只是概念炒作,只是资本和媒体人盲目追捧的噱头,那么“虚火”早晚会熄灭,真正的“无人便利店”就遥遥无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