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烟云,岁月流转,2016年直播元年的绚烂烟火还留有余光,2017年一众踌躇满志的直播人就被卷入了“千播大战”,短短一年直播行业已经历了快速繁荣到繁华落尽的人间沧桑。去年,直播平台融资千万是寻常,今年云犀直播pre-A轮融资两千万就吸引了笔者这样的路人甲围观。言归正传,云犀近期完成了两千万 pre-A 轮融资,而这笔钱将投向To B端,即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2017,不断拉长的直播死亡名单
吴云松说:“直播起于秀场、闻名于明星、成于社交、正名于内容、赚钱于打赏及广告、疏于监管、变现于上市、衰于互相拆台诋毁、触礁于色情、亡于下一代技术兴起。”许多人认为吴云松这段话,鞭辟入里点出了直播的兴衰存亡。
现在,云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下一代技术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直播行业已经危机四伏!今年年初,估值5亿元的光圈直播倒在“千播大战”的血泊之中,6月,直播鼻祖之一的YY旗下ME直播宣布关闭服务器,更有微播、网聚直播、趣直播等默默淡出用户视野。直播平台死亡名单不断拉长,行业龙头映客出卖一半身价都被认为是最好的收场。
而直播高热退去,许多人认为是内容烂俗化的结果。不过笔者认为,并不都是内容原罪,也是单一盈利模式下的必然。至今,大部分平台仍未跳出用户互动打赏和广告收入的僵化盈利模式,加上有限的客户资源,越来越多人涌入难免粥少僧多,一部分直播平台饥荒断粮。
生存OR消亡云犀扎进企业直播细分市场
资本大潮散去,一部分平台在行业尘烟散尽后选择逆境求存。直播在经历了秀场混战后,市场细分是大趋势,顺势者昌。
易观国际的《中国移动直播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指出,企业级B端直播盈利模式清晰,预计到2020年中国商务直播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微吼等平台抢先发现商机,提前整合资源,快速从C端转移到B端,快速成长成为企业直播细分市场的领头羊。
现在,云犀直播等跟进者也在借助资本的力量,准备在直播细分市场“风口”到来之前,布局企业直播市场。从云犀直播创始人程文波透露的信息来看,此次两千万融资将投向B端直播的服务能力提升、硬件升级和团队建设等,这正是直播平台转型突破的三个起点。
一、服务能力,单向转向双向。直播属于流量经济,有流量才能谈其他。所以平台服务首先体现在提升用户体验;B端直播以各种企业为客户,量体裁衣的定制化服务很重要,如针对不同客户的直播套餐等等。
二、硬件升级,强调场景重现和现场同步。硬件主要包括对接客户的同步直播硬件和强化场景效果的配套硬件,如解决同步播报问题的“云犀box”。
三、团队建设。除了配套的技术人员,企业直播也需要人气主播,但企业直播的主播不能仅有人气,还要对客户宣传要求的理解、对客户活动现场的掌控的能力等等。
不过业务调整不等于胜利,准备就绪后,云犀直播等后进者还要在B端直播市场怼上微吼等行业巨头。要争夺细分市场,就需要有技术上、营销上和定位上的差异化优势,这样才能虎口夺食。
此方、彼方皆战场“直播+”要义在盈利模式转换
事实上,微吼和云犀锁定的企业直播,都将直播市场未来发展的箭头指向了“直播+”,这一概念的要义在盈利模式的转换,也是直播行业的一个突破点。
以往直播盈利的老三样:打赏、付费和广告。打赏是观众给主播送礼物,主播提现,平台抽成;付费包括向需要开通直播的主播和想观看直播的观众收费;广告就是在各种可能的地方植入广告,按照展示或点击付费。
现在,企业直播代表着“直播+”的思路,衍生出“直播+”金融、电商、教育、体育、科技、游戏和户外等等,其盈利的基础依然是流量,但不再单纯靠主播各种无底线表演博眼球,模式大大拓宽。
首先,直播和营销交融,企业买单,实现平台盈利,不用靠观众用户打赏。“直播+电商”衍生直播导购,如近日热议的网红买车;“直播+企业”无缝对接企业活动和生产流程,拉近企业和观众距离,如微吼直播了一台手术,在观众面前揭开了外科医疗的神秘面纱。
其次,直播搭建平台,用户为知识付费。“直播+问答”和“直播+教育”等,聚集各领域的专业人力资源,面对面、即时互动的答疑解惑、传授知识。
“直播+”为平台盈利创造了更多可能,各领域主播将告别秀场直播野蛮生长带来的“内容原罪”,可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去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