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腾讯阿里相继公布财务数据。腾讯发布半年财报、而阿里则公布了2018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在清一色的“同比增长”之中,AT总市值都攀升至27000亿元左右,几乎不分上下,然而在视频相关的领域则并非如此。
腾讯半年报显示,第二季度,腾讯媒体广告收入增长48%至40.77亿元,该增长主要动力之一,就是腾讯视频流量的增加。年报中称,优质的内容(尤其是若干购买的电视剧及自制综艺节目)是吸引用户到腾讯视频平台的重要原因,并使腾讯的广告收入大幅增长。
而阿里一季度财报则显示,阿里在数娱业务的亏损为33.8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为18.53亿元,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优酷土豆内容并购成本增加。阿里巴巴表示,优酷土豆是阿里巴巴集团数字娱乐战略的核心部分,未来将继续投资优酷土豆平台上的数字媒体内容,以此推动用户和付费用户数量增长。
虽然双方均表示,内容成本增长速率之快让其线视频业务难以收支平衡,但腾讯的“增长”与阿里的“亏损”,还是反映出二者在在线视频领域的差距正在扩大。或者说,在这个领域,阿里和它的优酷,正在掉队。
2017年6月艾瑞最新发布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数据显示,不论是月活设备数、月使用次数还是月使用时长,优酷的各项数据都远不及领跑的爱奇艺与腾讯视频。若非排行第四的乐视视频因近来种种动荡导致负增长,优酷行业第三的位置恐怕岌岌可危。
互联网企业之间竞争刀刀见血,老三的位置从来都“摇摇欲坠”,百度外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而在视频领域,这次轮到了阿里和优酷。
优酷到底做错了什么?氢媒工场认为,它的错误,恰恰在于“没做什么”。
这并非是说优酷无所作为,事实上如果观察腾讯视频与优酷2017年的片单,可以看出二者资源、IP的质量可谓不分上下:
在优酷2017年的片单中,既有主打《春风十里不如你》《醉玲珑》《秦时丽人明月心》和等青春剧,也有《火星情报局3》《挑战者联盟3》和《极限挑战3》《饭局狼人杀》《晓说2017》等综艺节目。
而腾讯视频2017年的片单里除了《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和《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等盗墓IP,还有《择天记》《欢乐颂2》等,综艺方面,《拜托了冰箱》和《约吧大明星》等仍将继续制作,更有《权力的游戏》加持。
尽管自2005年以来,视频大战已经历12年,但不难看出在线视频的行业领头企业仍处于投入阶段,最核心的比拼手段只有一个:采购内容和自制内容,而优酷与腾讯视频在这二者上其实一直没有非常大的差距。甚至,在2014年,彼时在美上市的优酷土豆在行业内首次实现季度盈利,领先于腾讯视频,彼时的优酷土豆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古永锵甚至用“绝对领先”来形容优酷土豆合并的合一集团。
而微信公众号的出现,改变了游戏规则。
2015年微信公众号突破1000万,2016年是1206万,目前更是增长到了1400万。微信公众号成为大众主流阅读途径后,其“只允许添加腾讯视频”的规则,相当于筑起了名为“垄断”的坚固高墙。千千万万个自发形成的公众号运营者,每日推送图文,传播视频——只有腾讯视频。
2015年腾讯总裁刘炽平曾公布一项数据,称腾讯社交网络上的视频播放量超过了优酷+爱奇艺等一些主流视频播放站的总和。
拉锯战自此开始。
众所周知,腾讯的主场或者说基因是社交,百度的是数据和搜索,阿里的则是电商。将在线视频业务植入集团基因、引进集团主场,在2015年腾讯就开始了。爱奇艺也与百度在内容与数据上长期开展着深度合作。
而阿里和优酷似乎除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业务整合、人员调整外,“没做什么”。
它最应该做的,就是除了内容外,结合阿里巴巴的优势开辟其他引流手段。
诚然,围绕着优酷存在着大量阿里文娱生态产品,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总裁杨伟东就曾表示,“优酷的优势在于阿里的大生态。当人们谈《春风十里不如你》的时候,可能会把目前整体的音乐权利,有声书电子书的权利,剧集的权利,包括可能衍生的网大的权利,一揽子拿下来,未来可能还会把一些线下的权利拿下来,还把艺人放到里面去。比如音乐板块,虾米可以做付费收听,一定会带动虾米的用户和相关的流量和平台的业务。”
但杨伟东所言的生态,其实不是阿里的大生态,而是围绕优酷的小生态,换而言之,为内容产业引入电商才算是进入“阿里的大生态。”而一旦进入电商这个阿里主场,优酷即可像“微信+腾讯视频”组合一样,打出“优酷+天猫”之类的组合拳。
直到今年7月,优酷探索“内容+电商”模式的计划才姗姗来迟,对于“内容+电商”,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副总裁郑蔚提出“优酷潮18”的概念,即整合优酷平台生活方式类内容,依托阿里旗下电商平台打造内容电商生态圈。
好消息是,优酷终于后知后觉地看到了更大的阿里生态及其优势。
坏消息是,对于优酷来说,而这一切仅仅是“探索”,要走的路还很陡、很长,一路随时可能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