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 看似实用但挺鸡肋

  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 看似实用但挺鸡肋-DVBCN
  车辆被管理的“服服帖帖”的同时,违规闯红灯的行人却让交管部门伤透脑筋。

不同于车辆管理的罚钱扣分,闯红灯的行人打不得、骂不得、罚不得(基数太大)。在此背景下,很多城市的公安交警部门联合安防企业部署“行人闯红灯人脸识别系统”,用于“治理”违规闯红灯的行人。

深圳试点人脸识别闯红灯系统,可自动抓拍、识别身份

雷锋网了解到,几个月前,深圳交警便在福田区启用“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

据深圳晚报报道,该系统主要通过基于人脸识别的视频监控检测到行人闯红灯的行为,然后利用一系列技术对行为人的特征进行实时提取,识别出以后,其对应的违规信息、身份信息以及头像都在电子屏幕上实时公示出来,达到有效的警示效果;另外,如果因公事需要时,警方还能够通过此系统进行信息取证。

据悉,目前除了深圳,包括南京、济南、芜湖、泰州、海口、上海、菏泽、苏州等很多城市都已经试点应用了该系统。

为此,很多媒体都报道了此事,并认为安防“黑科技”终于可以帮助交管部门解决棘手难题。

而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认为,在这项技术大规模落地的同时,其中尚存三个疑问。

问题一:复杂场景下如何保证准确率?

宇视科技智能交通专家张世一表示,从技术层面来说,识别行为人已经没有任何问题(过红绿灯基本都是看着前方的),复杂场景下识别率会有所降低,但应用在路口,复杂场景一般较少。

另外,天地伟业总工程师杨清永也向雷锋网具体谈了一下复杂场景下的识别率问题。他表示,在打雨伞、戴帽子等复杂场景下,关键要看摄像机能捕捉到多少人脸,或者说要看遮挡的面积大小。如果完全遮住了人脸则不能识别。其他遮挡一部分的情况分两种,在传统算法中,以两眼和鼻子的T型区域为核心来识别,如果戴墨镜遮住了双眼,则无法识别;在深度学习算法中,采用全局特征,如果只有部分遮挡,则有一定识别概率,识别效果取决于算法好坏和遮挡面积大小。

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 看似实用但挺鸡肋-DVBCN

问题二:身份证信息上墙(库太大),人脸比对库和身份证信息库不可能对接全国(耗时长、误判率高);居住证信息(库太小),其他城市的人(旅游)闯了红绿灯,交警也没辙,数据对接问题如何平衡?

天地伟业总工程师杨清永称,目前的技术条件只能做到检测行人、检测红绿灯,根据时间可以判断该行人是否有闯红灯行为,然后通过声音/图像提醒行人注意安全。至于部分厂家宣传的能识别出该行人是谁,并进行联动处罚,其实更多是一种宣传和展望,目前算法在不知道该行人身份信息的情况下,还不能做到与一个城市的人口去比较,更不能与全国的人口信息去比较。

宇视张世一也认为这项技术的落地有些“夸张”成分。他表示,宇视去过很多城市实际考察过,如今没有哪个城市可以做到实时比对、上墙发布。他透露,目前很多城市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

一、实时抓拍上墙;

二、事后核对提醒。

就目前全国的应用情况来看,第一种模式比较多。他解释说,全国人脸库数据庞大,另外保密级别非常高,一个城市很难拿到国家人脸数据库;再者,目前人脸识别做不到100%正确,如果错发就会泄露个人信息,引发一系列问题,因此很多地方都是抓拍之后再进行人工查验。

而对于已经在十几个地区落地应用此方案的厂商,大华股份解决方案经理程晨告诉雷锋网,一般而言推荐使用“市级常驻人口信息库+临时居住人口信息库”组合的方式,这部分人口已经占据整个城市人口的绝大多数。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将人脸抓拍图片上传至省厅人脸云进行统一比对,再将比对结果进行处理和发布,覆盖的人口范围也会更广一些。也就是说,通过这个过程的结果还是会比较滞后,做不到实时上墙显示。

问题三:如何做到身份信息实时比对?

“一个省的人口库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大库比对人脸只能按相似度进行排序,这个过程还需要人工去筛选确认,从实效性上来看根本来不及;再者,人工确认也并不是100%准确,如果一个地方闯红灯的行人很多,每一个都靠人工判断,这是很难实现的。” 云从科技安防行业部MKT与行业解决方案总监兰天翼说道。

他认为,目前行业技术水平还做不了身份信息实时比对,现在能做的就只有抓拍。

 而在大华股份程晨看来,为了保证曝光内容的准确无误,对于非实时的曝光,应该具备人工审核环节,确认违法行为以及行人身份信息的准确性。做到“先审核,再发布”。

他同时认为,对于现阶段来说,曝光提醒还是容易推行的一种有效管控方式。但是曝光也是要有一定的约束和程度。一个大的前提是,曝光不能影响到公民的个人隐私,所以建议在曝光个人身份信息时,能适当隐藏敏感信息或者隐藏部分信息。曝光能够让闯红灯的行人做到“心中有数,心存羞愧”即可。

另外,云从科技以及宇视科技都提到一个问题,后期在众多人脸图片中如何才能轻松确定行为人是个很大的难题。对此,两家都认为可以借助手机定位及WiFi探针等辅助手段确认。

“黑科技”并不“黑”

从这看来,目前利用人脸识别闯红灯系统自动抓拍、实时识别还存很大问题。很多厂商只能做到实时抓拍或者后期比对,诸如实时识别等“黑科技”大多都还是相关企业的宣传文本,用在实际生活中只能起到警示作用。

希望正如大华股份程晨所说,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目的不是为了识别每一个闯红灯的人,而是通过曝光提醒出行者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而塑造一个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交通出行氛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管理只是短期手段,治标不治本,若想遏制相关陋习,先要堵住源头。从这来看,解决这个问题最终需要通过从小教育,技术的盲区也许正是人们自我改变的过程,一个国家若要事事通过法规来规范,那真的就成了一个“机器”了。

相关文章
电广传媒与与张家界旅游集团达成战略框架合作
电广传媒与与张家界旅游集团达成战略框…
聚焦AI技术应用 广电总局举办第四届广电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
聚焦AI技术应用 广电总局举办第四届广电…
中国广电湖南公司与湖南盐业集团 成功签订数字化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广电湖南公司与湖南盐业集团 成功签…
告别“看电视难” 微型机顶盒和通用遥控器2025年将开展规模部署
告别“看电视难” 微型机顶盒和通用遥控器…
1.65亿元 中国广电CBNET网络滚动建设项目传输设备采购结果出炉
1.65亿元 中国广电CBNET网络滚动建设项…
中国广电九龙坡区公司启动基层智治共建共享社会化合作项目
中国广电九龙坡区公司启动基层智治共建…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