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传感器量不在多 “共享”才是关键
部署物联网犹如搭建金字塔,居于最基础地位且数目最为庞大的永远是终端传感设备,没有这大批量的硬件投入,后续工作皆无从谈起。受打造智慧城市热潮的推动,物联网各个层面的建设工作都已展开,虽进度不一,但都发展迅速。物联网终端传感设备作为起步最早的领域之一,市场也远未饱和,潜力巨大,总数量有望于五年后超过200亿台。
然而,终端传感设备并非要无限制增长下去,其数量过剩不仅会侵占人类的生产生活空间、造成能源与资源浪费,还将反过来最终危害物联网本身。未来,当终端足以支撑起一个覆盖全球的完整物联网系统时,它就不再是多多益善,而需加强优化整合。
在前物联网时代,城市各部门对自己所辖领域每日产生的数据缺乏有效而全面的采集方法,因而难以实现高精度的实时管理。物联网落地后,遍布城市各处的传感器能实时向人类汇报工作,各部门终于可以首次精准把握相关信息。但是,这还远远达不到智慧城市的理想标准。如果各部门仅仅满足于这种各自部署终端、搭建网络的各自为政状态,则业务水平与前物联网时代不会有太大分别。
不只是城市管理部门,包括城市中大大小小的经济体在内的需要借物联网以维持运营的各类机构,都应在未来适时放慢大规模安装传感终端的脚步,而考虑适当开放一部分非机密接口,参与到传感器的优化整合中来,共建集约型物联网。
在这方面,智慧路灯开了个好头。目前业界的研发趋势倾向于将多种传感功能集于路灯一体,使之成为一个综合型智慧终端装备。城市的安防部门、交通部门、气象部门、宣传部门、通讯部门乃至商业机构可以共用路灯来维持运营、发展业务。多功能的传感器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能够同时承载不同部门的工作任务,将采集到的信息分类传送给相应平台。如此一来便有效避免了同类型传感器的重复部署,减轻了基础设施的负担。
部分接口的开放意味着部分数据的共享,这对各参与者而言并非为公益而牺牲,而是收益的增长。不同部门之间实现畅通无阻的数据共享,以往用于收集、购买数据的资金便可省下,直接进入到下一步的数据应用与创收环节。
相反,如果各部门在终端部署工作中缺乏合作,各行其是,便会造成物联网同质化重复建设,泛滥的传感器将使本已存在碎片化问题的市场雪上加霜,进而影响物联网标准的制定,最终损害整个产业的利益。
“共享”是物联网时代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概念。这不仅是当下大众消费心理演变的产物,也是物联网技术之特点使然。衡量一个地区物联网建设水平的标准,并不在其终端设备数量多少,而在其集约化程度。量不在多,够用则可。如果各部门都能多一点共享,则智慧城市建设便能轻装上阵,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