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无锡闭幕的世界物联网大会带来了无穷的精彩和创意,也带来了不少哲学和智慧。任何一次技术革命,背后都是人类智慧的飞跃,这离不开作为智慧本源泉的哲学的引领。我们要迎接物联网时代,在把握技术的同时,也要重视把握物联网进步的哲学。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和机器的关系”。这个问题人们早就探讨过,不少科幻电影都有涉及。现在随着“万物互联”越来越成为现实,机器对人的替代领域也渐渐从单纯体力转向曾是人类所独有的智力,这个问题也必须得到更加深入的思考。
马云在会上发表了一个演讲,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在工业时代,我们基本上把人越来越像机器,而未来的时代,机器会越来越像人,但是真正应该走的是机器更像机器,人更像人。”
这句话对理解物联网哲学很有帮助。我们在规划产业、发展产业的时候,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人的原则,这就是尽可能地让人按照人的本性去更美好地生活。在这个原则面前,机器只能是服务者,是辅助人的工具。
但是现在有人曲解或者说忘记了这个原则,觉得做物联网就是要把机器做得越来越像人。比如,有的单位热衷于做出一个会说两句话,会跟人打招呼,或者会翻个跟斗,会拿铲子炒两下菜的机器人,然后就宣传这是新奇的“物联技术”了。可是,在有大量的亲戚朋友可以交流的情况下,我为什么要跟一个机器人说话呢?三岁娃娃都会翻的跟头,我为什么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做出个机器人来翻呢?机器人会炒菜,但是我还得帮它把菜切好,调料放好,这是谁为谁服务呢?这就是把物联网思维简单化了, 用这种认识去做物联网,耗费了大量的脑力体力,得到的却只是低级的“玩具”而已,这显然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方向。
另一个有偏差的认识是认定机器能完全取代人的工作。这就忽视了人和机器在价值判断方面的绝对差别,忽视了人类社会千万年积累发展出来的伦理。在以前美国的一部机器人科幻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男人和一个小女孩同时落水,机器人计算出男人获救的几率是70%,小女孩获救的几率是28%。机器人根据程序做了“合理选择”,放弃了小女孩救了男人。那么,就因为小女孩在程序计算里不值得救,她就不该救吗?“人”的价值取舍有复杂的感情和规则判断,不能退化为程序里非此即彼的代码选择。
还有人担心机器取代人的工作岗位之后会产生大量的失业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对机器和人的关系研究不够。当年火车取代马车,一列火车能拉的人是一辆马车的百倍,当时社会上就有很多人担心抢了马车夫的工作,由此还带来了“红旗法案”这样的东西。但是,正是机器的动力取代了人力或者说是解放了人力,让人有了空闲时间去追求更多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火车发明后,因为大量的人力从交通任务中解放出来,出行的人越来越多,行程越来越远,火车行业和商贸行业得到爆发性发展。现在的人工智能发展也应该有这样的眼光,不能短视地认为人工智能“抢饭碗”,而是认识到人工智能的替代作用能开发人们更多更深层,也许我们现在还想不到的需求,而“创造需求”正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刘强东前几天的“机器帮助实现共产主义”一说,应该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机器大量创造并精准分配财富,人进行精神上的生产”这样的叙述太过简单,容易被曲解。
回到“机器越来越像机器,人越来越像人”这句话上去,我们就应该树立健康的“物联哲学观”:发展人工智能,发展物联网经济,应该把对机器的开发集中到那些人力所不可能达到或者人力效率低下的领域,以此解放越来越多的人力到新的需求领域和更具人性化生产的人文领域去——就跟以前造汽车是能为了达到人不可能达到的速度和“耐力”,造飞机能带人上天,由此解放出更多的人去从事更高深的科学研究、更高级的艺术创作、更广泛的商贸交换、更深度的文化交流一样。
我们需要的机器人,不是机器的“人”,而是能替代人去从事那些危险的、会产生错误的工作的机器人,以消灭人类工作时因为生物学上不可避免的错误和由此带来的危险和灾难。现在比较热门的“智能驾驶”,如果不能满足“完全避免交通事故和违章的发生”这样一个前提,那么也就失去了意义。
李强书记在物联网博览会上的演讲深刻地论述了这个道理:“我曾经看过一部名叫《机器管家》的科幻电影,它讲述了一个机器人渴望具有人类的情感和尊严,最终爱上人类并为了心爱的人放弃长生不老的故事,深刻探讨了人与物之间的‘伦理’关系。我想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不仅实现人与万物、万物之间在更大时空范围内的信息交换,实现人对万物的智能控制,更重要的是物联网将赋予万物‘灵性’、教会机器懂得人文关怀,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像一个充满温情的生命体,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物质世界。” 这段话,我们不光要从技术角度,更要从哲学角度去理解,从而更好地迎接物联网时代喷薄而出的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