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俞永福聊了阿里大文娱的15个月:优酷整合是成功的

在我们还没有发问前,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倒是自己先提起了腾讯:“我们在做大文娱,腾讯也有自己的’大文娱’。我相信整合的大文娱将成为常态,未来业界会有更多的‘某某大文娱’出现。”
 
今天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以下简称“阿里大文娱”)旗下大麦举行战略发布会,宣布大麦升级成立阿里大文娱现场娱乐事业群。不仅大麦高层,阿里大文娱各业务版块的负责人也悉数站台,俞永福也忍不住开玩笑,“大麦对于文娱集团有多重要,看出场嘉宾就知道。”
 
在会后的采访中,娱乐资本论与俞永福聊起了阿里大文娱成立后的15个月。一方面,快速整合有了成果,“今天在优酷整合一年之后,我可以宣布优酷的整合是成功的”,淘票票凭借《战狼2》成功跻身票务市场份额头把交椅,授权宝和全链路营销正在打通内容,用户与电商。
 
外界并不是没有质疑:在内容方面存在短板的阿里大文娱,如何做好内容?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曾提出外行+内行的用人方式,作为互联网公司的老板,马云到现在也只会收E-Mail跟上网浏览。很多人质疑公司创办人不懂技术,外行领导内行,但马云认为,“外行可以领导内行,重点是要尊重内行”。
 
俞永福也把自己定位为文娱行业的“外行人”。在阿里大文娱的内部架构中,正是外行人+内行人的搭配逻辑:避免思维惯性,不断突破创新,利用阿里的科技能力,帮助整个文娱产业升级。
 
一个大文娱:先要有“班委”思维
 
理工科出身的俞永福喜欢先做再说,因此言谈中的关键词往往透着干练与效率。一上来他就报出了一连串阿里大文娱取得的成绩:
 
今年上影节期间,阿里影业明确了打造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的定位,根据比达的数据显示,到今年二季度包括暑期档,淘票票以22.9%的市场份额跃居中国在线票务平台第一;作为《战狼2》独家线上发行平台,淘票票还实现了10张《战狼2》电影票中,4张出自淘票票的惊人成绩。
 
我们和俞永福聊了阿里大文娱的15个月:优酷整合是成功的-DVBCN
 
对优酷在内容方面的大力投入、打造“超级剧集”的战略也得到了回报。“之前优酷的短板是剧集,综艺是优酷的强项,”俞永福坦言。而现在经过一年的努力,来自骨朵和艺恩的监测数据显示,凭借《军师联盟》、《春风十里不如你》、《镇魂街》、《白夜追凶》等独播剧,优酷剧集播放量占据Top10排行榜中近一半份额,优酷在整个暑期档剧集流量占到总流量的49%。
 
“我们就要做’三有青年’:有决心、有能力、有结果。”俞永福颇为自信地表示,大麦作为现场娱乐业务,在今天是很重要的亮相。但“我更期待未来几个月后,大麦再跟大家做一次结果汇报。”
 
阿里大文娱成立15个月后,经历了无数次业务整合与架构调整,“基础设施赋能产业升级”在大文娱版块的各个业务逐一落地,俞永福终于在今天正式对外提出了“一个大文娱”的概念。“其实对内我们一直是这样做的,原因是看到了产业未来能力提升的关键。”
 
他认为,欧美国家综合型的文娱集团很多,但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中国文娱产业,“如果不做房地产和游戏,一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的公司两只手数的过来,年收入超过百亿美金的文娱公司一个也没有。”
 
而阿里大文娱的目标就是做综合型文娱集团,其“3+X”战略显然是一个深谋远虑的长远布局:以大优酷、UC和垂直业务群3个触达用户的大板块,来建设剧集,综艺,文学,音乐,以及现场娱乐内容生态,帮助整个文娱产业进行产业升级。
 
我们和俞永福聊了阿里大文娱的15个月:优酷整合是成功的-DVBCN
 
阿里文娱集团旗下公司众多,为了让不同业务团队站到整个文娱集团视角,而不是只看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俞永福接管后的阿里大文娱,在内部组织架构上做了很重要的调整。
 
这也是俞永福一直津津乐道的“班委制”:“所有大业务的负责人,他的第一身份是文娱集团的班委,第二身份才是带领某一个业务线。比如杨伟东,语嫣(张宇),他们第一要看大文娱的业务走到哪里,第二才是带领优酷或者大麦前进。”
 
“还有一些重要业务可能会一个人带俩,像阿里音乐早期是伟东带了一段时间,现在是语嫣既带阿里音乐也带大麦,其实就是考虑如何让两个业务更好衔接。”
 
阿里大文娱VS腾讯泛娱乐:异曲同工?
 
“我相信整合的大文娱将成为常态,未来业界会有更多的‘某某大文娱’出现,而阿里大文娱因为过去一年的探索,已经获得自己的先发优势。”
 
人们难免会比较阿里大文娱和腾讯泛娱乐,就在上周末,腾讯影业举行年度发布会(点击蓝字复习),43个项目的公布,似乎在告诉外界经过五年发展,以腾讯游戏、阅文集团、腾讯动漫、腾讯影业、腾讯电竞五大实体业务平台共同组成的腾讯互娱,真正建立起了泛娱乐业务矩阵。
 
对此俞永福并不讳言:“我认为中国市场够大,存在两大大文娱集团是必然的,不可能只有一家大集团。其实不必谈竞争,竞争是相互学习的过程。”
 
在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看来,两大集团其实在某些方面异曲同工。比如人才培养,腾讯影业的NEXT IDEA,以及与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一起举办的“青葱计划”,致力于为行业培养影视人才;而阿里影业也斥资10亿元打造A计划,重点扶持90后和95后人才。
 
这次大麦品牌升级发布会上,就公布了“聚光”计划:大麦将与阿里影业、阿里文学、优酷共同开发IP,不仅把内容搬上舞台,还要和各个戏剧学院及场馆合作,帮助年轻舞台剧演员不断成长。
 
我们和俞永福聊了阿里大文娱的15个月:优酷整合是成功的-DVBCN
 
俞永福很清楚,这样的“苦差事”其他公司不愿干,“因为不挣钱”。“现在太多人把精力放在头部,都习惯于’摘桃子’,但其实更长远考虑的话,一定要有一个人才成长的梯队和过程。”
 
这次做“聚光计划”,俞永福希望阿里文娱能够建立起已经失落的人才培养体制,把中型演出的路径打开。“让中小型内容从线上平台到地面小型平台、中型平台最后到大型平台,这个是成长路径也是触达用户的路径。这些起不来,中国文娱产业很难大规模产业化,最后只剩几个明星。”
 
而谈到阿里大文娱与腾讯影业的差异,俞永福坦言:“其实某种角度上讲,阿里大文娱是另外一家的传统主业。大文娱对阿里来讲是一个新的大板块,别人干了十几年,我们才干了几年,这个在时间上我们有劣势的。”
 
但反过来看,优势同时是包袱,恰是因为没有包袱,让阿里大文娱的整合速度很快。“在中国超过千人的互联网公司,历史上还没有整合成功的,高德和UC算是第一个。今天在优酷整合一年之后,我可以宣布优酷的整合是成功的。”
 
俞永福觉得自己不是个喜欢背包袱的人,所以行事更果断。
 
他以阿里影业为例,“其实我们对自己的定位一开始就想的很清楚,就是依托于科技和互联网的新基础设施。但过程中容易想着新路的时候走老路,所以我们有做过纠偏和调整,比如阿里影业调整前还有一部分电影院的业务,我们也退出来了,像电影院这样的传统基础设施对于行业没有提供新的价值,所以不要。更坚决的执行新基础设施,不坚决的我就要调整。”
 
展望:打通两个5亿用户,用技术和商业滋养内容
 
与其观察对手做得怎么样,不如专注于自身业务的运筹帷幄。现在,俞永福要思考的是完善两个5亿用户的问题:阿里电商业务有5亿活跃买家,阿里文娱集团也拥有了5亿活跃用户。
 
“就像两个相交的圆圈,交叉部分意味着这部分用户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他360度的服务——既用我们的内容也用我们的电商平台。没交叉的部分,对另外一侧来讲都是新用户的来源,这就是如何完成两个业务板块各自的优势。”
 
阿里大文娱未来要通过这用户、商业化和内容三个环节,来完成电商板块和文娱板块的衔接,以上提到的两个5亿用户衔接首当其冲。
 
商业化则是阿里的擅长。俞永福举了电影市场的例子:“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目前依然占总收入的90%,在美国票房只占收入40%左右。也就意味着,市场如果进一步成熟,非票房业务还需再增长出来120%,票房收入占比才会变成40%左右。而电影营销、会员、衍生授权等方面,这些的确是阿里的优势。”
 
前有《三生三世》衍生授权预估销售额3亿,后有黑豹演唱会“虎牌”保温杯的热卖,除了授权宝业务,阿里大文娱也打通了内部各业务的全链路营销。“最近《白夜追凶》很火,我们在淘宝里做了一个《白夜追凶》的搜索,就会出来一些有意思的内容。”
 
我们和俞永福聊了阿里大文娱的15个月:优酷整合是成功的-DVBCN
 
“又比如,淘票票今年跟优酷联合做了一档节目《大片起来嗨》,通过这种方式建立新的宣发路径和思路。把你连接用户和内容的基础设施的路越变越宽,别人干‘1’的时候,我们干’2’了,别人干‘2’的时候我们干’3’了,所以节奏上永远压着别人走。”
 
而内容环节,一直被认为是阿里大文娱的短板,俞永福也并不讳言自己是文娱产业的外行人,“没必要不懂装懂”。不过,这并不妨碍阿里大文娱从基础设施出发,解决好内容用户的连接,与商业的连接。
 
“文娱集团的定位并不是说要懂内容制作的所有细节,你做文娱产业新基础设施,服务好合作伙伴就好了。就像阿里的电商业务,我不懂宝洁的日化产品是怎么生产的,但这会影响我做电商平台吗?”
 
在俞永福看来,内容可以是广义的,甚至电商上卖的商品也是实物型内容,与传统狭义的虚拟内容相结合就是授权衍生。有时候两者会迸发出新的内容,“《白夜追凶》原本是没有书的,网剧在优酷播出火爆之后,制作方才开始做书,放到淘宝上卖,很快就被抢购一空,现在他们在拼命加印呢,这就是我们服务于上游内容方的综合能力。”
 
我们和俞永福聊了阿里大文娱的15个月:优酷整合是成功的-DVBCN
 
聊到最后,俞永福谈到了一个哲学思辨性的问题:文娱产业的内容与技术之争。“中国和全世界处于同样一个周期,即在文娱与科技两个产业由于数据信息的连接被打通,彼此要找到新的定位与平衡。”
 
在这点上,他是个平衡论者,“我既不左倾也不右倾,人和机器结合最完美,就像飞机这样,起飞、降落靠人为操控,天上飞的时候靠机器引擎。对阿里而言,利用自己于科技的能力和对新商业的理解,去连接传统内容产业,这点不会动摇。”
 
相关文章
优酷与TVB签订最新战略合作协议
优酷与TVB签订最新战略合作协议
阿里大文娱集团3月份季度收入49.45亿元,云智能集团收入为255.95亿元
阿里大文娱集团3月份季度收入49.45亿元…
阿里大文娱董事长兼CEO樊路远:“文化产业是注意力经济”
阿里大文娱董事长兼CEO樊路远:“文化产…
TVB母公司电视广播去年亏损7.63亿元港币,电视业务实现增长4%
TVB母公司电视广播去年亏损7.63亿元港币…
阿里大文娱发布“港艺振兴计划”,未来5年在港投入不低于50亿港元
阿里大文娱发布“港艺振兴计划”,未来5年…
阿里巴巴2023年12月份季度净利下降77%,优酷亏损有所增加
阿里巴巴2023年12月份季度净利下降77%,…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