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是未来制造业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也是未来实现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保障。
日前,“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端论坛”在合肥工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机器人专家和制造业精英汇聚一堂,探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如何造通过深度融合,助力合肥市打造机器人产业聚集区、实现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创新跨越。
三十年积累,实现从小到大
智能制造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扩展到更加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而机器人是高端智能装备的代表,被喻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是未来制造业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也是未来实现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保障。“为什么说智能制造需要机器人?”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经理李少飞在大会发言中说道:“很多工作环境不友好,比如危险品制造、化工、军工等行业,人口老龄化带来劳动力紧缺,人工培训成本太高等原因,把机器人推到了智能制造业的风口浪尖。”因此,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应用需求,工业机器人将会成为智能制造中智能装备的代表。
1987年12月18日,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部完全国产化机器人——冶钢1号机器人。当时的北京钢铁学院科研人员经过4年努力,实现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填补了我国在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方面的技术空白。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形成了从事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集群。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蝉联世界头号工业机器人市场桂冠,机器人在中国的销量增加了56%,达到5.7万台。虽然我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已从“跟跑者”成长为“并行者”,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如今,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机器人产业被寄予厚望。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表示,中国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近年来,政策、资金及许多资源都在迅速向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倾斜。
新时期痛点,如何从大到强
“从机器人大国到机器人强国,聚焦核心零部件研发是关键”。与会代表、重庆固高科技长江研究院总工程师李万隆介绍,控制器是机器人的大脑,主要用来发布和传递动作指令。现代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的开放性要求高,要求其能在不同的平台之间移植,能与其他应用系统交互。固高科技依托多年在运动控制方面的经验积累,专注提供核心控制技术平台,开放式通用机器人控制器就是重要研发成果之一。
“技术成果转化率低,是目前掣肘我国智能制造跨越发展的‘痛点’”。上海德梅科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总裁丁裕东在会上介绍,我国机器人在技术研究层面上与国外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关键是“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一方面,科研单位里的科技成果“藏在深闺”;另一方面,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嗷嗷待哺”。成果转化不顺,导致科技成果不能落地生根转化为生产力,企业难以借“梯”登高。“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库卡机器人经理李少飞认为,我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需要借“智”发展,他还以库卡机器人为例,分析了德国机器人发展之路。
与会专家分析,目前机器人在国内智能制造业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为:新应用开发不成熟,导致机器人闲置;集成商专业性不强,机器人使用功能不完善;专业的调试、维护人员短缺,小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缺乏必要的日常维护保养,机器人寿命缩短等。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们给出对策建议,如引入优秀集成商,进行重点培养和联合,加快行业内先进技术推广;优先简单宜行的项目,逐步提高使用质量,并培养人才;建立培训机制,协助终端用户,培养一批专业的机器人设备维护使用人员等。
机器人皖军,进军产业核心
2013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实施方案,支持我省打造机器人产业集聚试点。3年来,我省积极落实“芜马合”工业机器人产业集聚示范区发展配套资金,重点支持工业机器人技术研发、产业化、示范推广应用和产品检测、行业技术培训等服务平台建设。如今,安徽机器人的发展令人瞩目。2015年,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2200多台,位居全国前列。作为全省机器人产业的重镇,合肥市已建立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已有35家成员企业。“十三五”时期,联盟企业将合力开创合肥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黄金期”。
此次举行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端论坛”,将为合肥制定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论坛主办方之一的合肥工业大学智能院已于2015年11月10日与库卡工业(中国)签约共建“智能院-库卡研究中心”,在机器人研发领域迈出产学研合作的一大步。而在此之前的2015年7月10日,哈工大机器人项目也落户合肥市经开区。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正在从技术研发逐渐转向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运用从航天军工向民用方面拓展。
合工大智能院负责人表示,合肥有实力建设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培育基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十三五”时期,该院将通过建设机器人技术研发及产品检验检测基地,开展机器人基础研究和关键部件研发,推动机器人产业标准化建设,力争在关键零部件研发、行业标准编制、机器人操控人员培养方面取得突破,成为推动合肥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