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
如今的共享产品(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和传统产品有些不同,它们都能通过物联网与云端的服务器连接,而云端具备应用智能,可以感知、控制远端的共享产品,并形成以“租赁”为核心服务的应用。这些针对个人消费者的“共享”产品,都属于“智能互联产品”一类。
迈克尔•波特在《迎接第三次IT浪潮》中,提到了企业的“智能互联产品”将触发新一轮的行业竞争,它所述的智能互联产品指的正是物联网产品或者设备。智能互联产品,由3种核心的物理部件、智能部件、连接部件组成。如今,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融合,已经探向了“物”的世界。从感知和控制到互联和计算,大量数据信息在生产和应用中被记录和存储,而对其的利用将是下一次(第三次)IT浪潮的关键。
一件产品的真正价值在于“使用”
以往,商业模式大多是以买卖产品的形式出现,一件工具在卖给使用者后,交易就完成了,企业获得营收而买家获得产品功能。买家通过使用工具继续创造劳动价值,但和工具制造企业并没有关系。当然,企业也会通过使用者的反馈来改进工具的功能特性,但往往由于信息反馈不全面也不够及时,企业对产品的优化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并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完成。
随着现代经济学理论的不断进步,学者专家们发现,对于消费的传统理解,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过去,经济学对于产品价值的构成,存在严重的缺失。新的经济学观点认为,价值是产品功能与时间结合的产物。
经济学家对“消费者剩余”新的洞察,使得产品价值的理念获得了新生。消费者获取产品价值,不在于拥有它,而是在于使用它。加里·斯坦利·贝克尔(Gary Stanley Becker)认为:“将消费既解释为‘用货币换取市场商品与劳务’,又解释为‘从这些商品与劳务中获取效用’显然缺乏直观上的感召力。对消费的这种解释没有说明效用是来自于所购买商品的获取、占有、还是使用。”经济学家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消费理论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即把一组物品或服务的选择看作是最终消费行为,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金钱收入和市场价格水平来购买物品,消费者需要的是物品本身。贝克尔在《时间经济学》中则认为,消费者购买的不是物品而是物品所带来的效用,如购买饮料,实际上购买的是喝饮料时得到的效用。
所以,“使用”的效用理论真正成为了“共享”的经济理论依据。共享单车的应用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开了“花”。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们,并不需要购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他们只需要便捷地到达目的地就行了:在地铁站和公司之间、公交车站和家之间,随取随用地骑上十来分钟共享单车,以此节省行路的时间。
物联网助力产品向“使用”转移
消费者获取产品价值,实质上是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使产品与时间结合进行“生产”所得到的效用。简单来说,产品价值在于消费者花费时间使用它,根据个人期望创造能效。
原本的经济学理论中,时间的价值只在“生产时间”的范围内被考虑,管理学家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运营、产品生产的效率(efficiency)或效能(effectiveness)上,而对于非生产领域的时间或消费过程中所花费时间的理论研究,却很少涉及。
如今,经济学家们已经意识到,产品的价值并非只是在其售出给消费者后就确定了的,它的价值还取决于消费者的使用,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效率、方法、成本消耗以及最终获得的能效,才真正决定了产品的价值。这部分使用价值被称之为“消费者剩余”,用一个公式来表示,产品价值=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其中消费者剩余是使用价值,而生产者剩余是生产价值,两者之和便是产品的真正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企业对产品的关注从“生产”向“使用”转移,或者说关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生产+使用),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原本,传统企业并没有能力直接粹取产品的使用价值。而物联网的兴起,一方面使得“物”在使用时的全方位信息收集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远程资产管理,将“物”的消费形式从产品销售变为服务租赁。企业可以通过部署物联网应用,来收集、分析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中产生各类数据(包括环境信息),一方面形成自主的决策机制和操作指令向设备发送,以提升用户体验和应用效能,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减少过度开发,专注核心功能。掌握企业的生产时间消费者的使用时间,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也是让“信息成环”的关键(麦肯锡认为物联网的作用就是让企业的生产信息形成“感知-预测-决策-执行”的操作环路)。
目前,业界对共享产品(包括共享单车)的疑虑和批评不少,但从整体来看,共享产品在挖掘“使用价值”方面潜力巨大,有颠覆传统的商品消费形态的理论基础和趋势。在未来,很多消费产品不再出售给用户,而为企业所有并进行着管理,用户按需租用的服务模式会越来越多见。企业通过共享租赁的模式,关注用户的产品使用时间,并通过迅速的产品优化和运营服务来增加消费者剩余价值。自此,可以断言,未来行业竞争的主战场,将从生产线上转移到使用环节。
在工业领域,同样如此。工业领域提出的“数字孪生”“数字化映射”“增强现实”等概念和技术,都是将使用环节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并融入到产品/设备的生命周期管理中进行分析和预测,以进一步提升工业设备的能力和价值。
让共享产品再奔跑一会儿
为了抢占市场,不少入局的企业(包括共享单车企业)还处在亏损状态。在行业竞争焦灼的时候,它们推出各类免费和奖励活动(免押金、送现金红包、送月度免费使用券等),将大部分的“生产者剩余”价值让利给消费者,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服务。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企业通过充裕的投资资金进行消耗战,消费者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消费者剩余”价值。当然,这样的“烧钱”模式并不能一致延续下去,没有利润回报就无法持续经营,这也是很多业内人士质疑共享产品的一个主要观点。以现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共享产品能否持续运营,应该回归到产品价值的本质上,即产品的“消费者剩余”价值是否使企业和用户都有利可图(共赢格局)。就拿共享单车来说,相对于原本的短途出行,成本显著降低而“消费者剩余”价值则明显增加。
比步行节省时间,个人可以利用骑行节省出的时间从事更多的生产活动,间接地增加了骑行的价值(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就是降低了机会成本)。
比做黑车更安全和便宜,乘坐黑车虽然快捷,但支付的资金较多(在上海,一次短途接送起码需要5~10元),相比较共享单车“1元/30分钟”的资费标准,要贵得多。
比自购自行车更方便,一是满足随取随用的出行需求,如果有长期的出行需求(上班或上学),消费者就会考虑购买自行车,但如果是临时出行的需求(出差或者临时办事),共享单车随处可骑的服务优势就很明显了。二是不需要用户自己维护,消费者不再需要花费时间进行单车的维护工作,轮胎定期打气、传动链条加油润滑、以及其他维修和保养工作。他们只需要在出行前,挑选一辆车况良好的单车,刷码解锁便能上路。
虽然共享产品的运营管理和技术问题还很多,但产品价值在使用环节获得了升值,使用者从中也获得了收益和实惠。“消费者剩余”价值只要有保持并增长的空间,消费者又能从中获益,行业必然就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当然,向共享单车这样,各路资本通过投资参与低价竞争、争抢市场占有率的发展模式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企业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产品、服务质量提升(精益生产、价值服务)的良性发展的循环中。作为共享经济的受益者,笔者相信“共享”和“服务”将是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关键词,越来越多“智能互联产品”会出现在生活和工作的场景中,人们将在使用中获得更多的价值感,而整个社会经济也会因物联网应用的兴起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