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智慧农业”闻稻香

宜兴丁蜀镇莲花荡,提起今年的秋收,63岁的范伯华至今都兴奋不已:与土地打了20多年交道的他,在秋收时节再也无须像过去一般忙碌。“如今插秧有插秧机、施肥有无人机、杀虫有物联网杀虫灯、收割也都是机械化的了”,范伯说自己是“农一代”遇上了智慧农业,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成了看大屏动手指的现代农业管理者,“完全可以再多干几年嘛。”

宜兴“智慧农业”闻稻香-DVBCN
 
莲花荡农场不远处是宁杭高铁架起的轨道,高速列车呼啸而过。自今年3月,江苏移动无锡分公司携手丁蜀镇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宜兴农业物联网研究中心联合打造物联网农业小镇后,丁蜀农业发展的“速度”也在被日新月异的技术刷新。
 
六旬“农一代”穿着西装种出金牌米
 
事例:今年7月的一场大雨后,范伯华彻底信任并接受了“物联网”种田。
 
水稻怕涝,以往夏季大雨时节,老范必须唤上农场的工人夜夜蹲守,发现涝灾便要立即启动水泵抽水,一场彻夜的体力战在所难免。今年夏天宜兴地区遭遇强降雨,安装了物联网设备后,他们得以夜夜安睡。“传感器可以感知水位,并自动开启阀门调节水量,还能指导我们在雨季的灌溉。这样既防御了灾害,又实现了科学灌溉,比经验更准,比预报更快。”
 
江苏移动宜兴分公司丁蜀物联网农业小镇的项目经理史俊超最近心情不错,在移动物联网技术的加持下,莲花荡大田的水稻亩产提高了5%。农民的钱袋子鼓了,对他这个项目经理也更加信任了。
 
“一开始,当我带着物联网农业技术方案来找这些农民时,他们都以为我是个大忽悠,往田里竖根杆子(传感器)就能预知虫害、自动点亮杀虫灯了?温度、湿度不靠预报,不看天,就能提前知道?”
 
然而,当田埂上竖起一台台传感器、一个个感应灭虫灯,农户们渐渐发现,这个小伙子所说并非天方夜谭。通过气象测报设备,更精确地获取温度、降雨量、光照强度、风速风向等气象指标,史俊超介绍,这些数据都会实时展现在大田物联网平台以及手机APP上,为农业生产活动安排提供参考,“相隔千里也能实现农作物管理,穿着西装、喝着咖啡也能种地。”
 
通过实施智慧种植,“莲花荡”牌大米屡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销售价格达到40元/公斤,远高于普通大米。物联网系统的运用,还为“莲花荡”牌大米溯源防伪保驾护航,让“莲花荡”大米这块金字招牌名副其实。
 
巧用大数据精准拿捏炒茶烘焙火候
 
事例:宜兴以茶闻名,不仅因为这里气候、土壤适宜茶叶生长,还因为宜兴茶人对烘焙技艺的精准拿捏。而即便是几十年的老茶人,在笃信技艺传承的同时,也开始对物联网技术心服口服。
 
发酵技术是茶厂讳莫如深的“看家”本领,对于红茶来说,不同的温度、湿度,甚至发酵时间的长短,都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而物联网大数据正在帮助这项传统经验活日臻完美,借助茶叶物联网平台,将发酵室的温度、湿度控制在最佳状态,从而得到最高品质的红茶。
 
无锡市茶叶研究所所长许群峰带着记者爬上茶山,时值深秋,茶树正在修养,为明春的吐芽积蓄养分。茶树间,一台台小巧的炭黑色设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灌溉设备吗?”许群峰笑了,“这新式武器可是我们茶农的宝贝。”种茶十几年,许群峰最怕的就是春季采茶期的“倒春寒”,气温过低,形成霜冻,就会冻伤嫩芽,谷底的茶叶是最容易冻伤的。“以前一到倒春寒时节,就得带着工人们半夜到山坳来转悠,感觉冷到0℃了就烧柴火,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靠烟熏让霜下不来。”说起种茶的辛苦,“茶一代”感慨良多。那一台台炭黑色的设备,就是物联网除霜风扇,有了它们幼嫩的茶树好似有了贴身“保姆”。当传感器检测到茶丛顶部气温低于4℃时,物联网平台系统自动启动风扇,将高空相对温暖的空气吹向茶丛,防止结霜。“一个中等规模的茶厂安装一套物联网设备,大概需要5万元,但是这其中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升让茶园主们不吝投资。”据许群峰介绍,宜兴新桥一带的茶园80%都安装了物联网设备。
 
技术不仅提升了生产工艺,也在改变着茶人的观念,在这个传统工艺作为卖点的行业,出现了越来越多善用新科技的“技术流”茶农。在宜兴当地,许群峰所在茶厂生产的茶叶,是供不应求的佳品,他毫不讳言地说,“这里面有物联网的功劳。”
 
增收降本智慧农业期待更多利好政策
 
事例:丁蜀小镇的张息芝大叔在今年螃蟹季风光了一把,他养殖的100多亩螃蟹平均每亩增收1000多元,电费每亩节约80元。“看,我这螃蟹不输阳澄湖的”,张师傅举着一只6两重的中华绒螯蟹,满心欢喜。问到他增收诀窍时,他开心地说:“我有‘高科技’。”他掏出手机边演示边介绍:“这个高科技产品就是水产物联网平台。通过在水塘内布放传感设备,实时采集塘内的溶氧量、温度、水质等指标数据,并利用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协助我做出养殖决策。此外,该平台还包括视频监控系统。我还可以在家远程看到螃蟹的生长情况,可谓一举多得。”
 
如今张师傅逢人就夸移动物联网好,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外地养殖户朋友也开始琢磨起安装移动物联网应用。
 
数据显示,丁蜀物联网农业小镇目前已建成2000亩水稻田、500亩茶园、4000平方米大棚设施、1000亩鱼塘的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农民收入平均涨幅达到10%。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得益于丁蜀镇的示范效应,如今宜兴水产养殖农户已基本做到了物联网全覆盖,“水产养殖、茶叶属于高附加值农业,农户承受得起,”江苏中农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万鑫说。但像水稻等基础农作物,物联网技术推广还有一定的难度。“物联网设备虽已经被列入农机补贴范畴,但是并没有专门设项,很多农户不了解政策。”万鑫介绍,丁蜀镇水稻田使用的传感器设备,一套成本20多万元,覆盖面积约百亩地,今年的补贴标准是一亩地1000元,对农户来说是不小的一笔投入。“希望国家在加大补贴的同时,物联网企业能够通过技术研发降低成本。”据了解,这几年,国产传感器的价格已经降了30%,但与价格偏高的进口设备比,维护费高,优势还不突出。“物联网是无锡的优势产业,我们期待着无锡乃至全国的农村都能用上价廉物美的物联网农业设备,那中国农民就真正是现代化农民了。”
相关文章
农业农村部:2028年底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32%以上,支持浙江建设智慧农业引领区
农业农村部:2028年底农业生产信息化率…
四部门发文:支持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四部门发文:支持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汶上:“三农云”首批项目正式启动
汶上:“三农云”首批项目正式启动
银川市农牧局顺应“互联网+”的新型业态
银川市农牧局顺应“互联网+”的新型业态
广电总局4K频道建设指南:国产化优先;每日4小时4K首播能力;光缆传输至各省有线电视前端
广电总局4K频道建设指南:国产化优先;…
中国广电曾庆军:5G NR广播已在京沪皖琼开展现网试点,有望明年全国大范围覆盖
中国广电曾庆军:5G NR广播已在京沪皖琼…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