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汽车行业各个细分领域发展迅速。一年间,共享单车从风口跌落,自动驾驶熙熙攘攘又没有结果,新势力造车产品下线量产在即,共享汽车艰难生存,“双积分”姗姗来迟,汽车新零售的故事很好听,汽车以租代购雷声大雨点小,汽车金融蓝海泛红……
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盘点了汽车行业年度八大关键词,供行业人士参考。
共享单车:风口渐退,死亡潮来袭
2017年,共享经济风口正盛。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近百家共享单车企业疯狂入局、融资热潮迭起;如今,死亡魔咒笼罩,退押金难恐慌蔓延……不过两年时间,从风起云涌到风声鹤唳,共享单车行业似乎坐上了过山车。率先踏入“死亡谷”的是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接着,第三梯队的小鸣单车、小蓝单车、酷骑单车也没能挺住。而看似位于“食物链”顶端的ofo在11月底也传出了滴滴系高管“集体休假”,创始人多条提议被否决,疑似被“架空”的传言。
11月30日,有媒体报道称,因市场扩张成本高企,摩拜和ofo小黄车两家单车企业资金告紧,已经开始挪用用户押金填补缺口,挪用总金额高达60亿元,自行车厂以及公关公司等供应商的付款也均已暂停。对此,摩拜和ofo方面都回应,该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
在第一梯队出海方面,目前摩拜单车已覆盖全球12个国家200多个城市,ofo小黄车即将登陆金砖国家印度,至此,ofo全球化布局已经拓展到了第19个国家。
一年之间,共享单车行业就经历了大起大落。出海or下乡的战略不攻自破,都不是可行的盈利方向。共享单车企业大同小异,加之大城市纷纷出台政策限制其数量,头部企业收购二三梯队的意义不大,有媒体预言,近70家二三线玩家,命不久矣,而第一梯队也难逃生存焦虑。
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短期难实现,但也要占坑儿
2017年自动驾驶的大戏由英特尔的“买买买”开始,年初,英特尔小试牛刀收购了Here地图15%股份,随之,3月份又以153亿美元收购激光雷达公司Mobileye。不甘示弱的主机厂依然是自动驾驶的重头,丰田与铃木宣布携手研发无人驾驶等技术。通用、福特等老牌厂商依然是自动驾驶大趴踢上的重头戏。
国内自动驾驶的搅局者之一百度今年成立了智能驾驶事业群组,陆奇担任总裁兼CEO,并发布“Apollo”自动驾驶平台,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
时至年底,百度已分别与北汽、金龙和首汽约车达成战略合作。百度在百度世界大会-智能驾驶分论坛上发布了全球首款人车AI交互系统:Apollo小度车载系统,以及Apollo计划在自动驾驶方面的首款落地产品:Apollo Pilot。
除此之外,禾多科技、四维图新、景驰科技等走技术流派,显得更加稳妥。
也有不那么顺利的,Uber一边重病缠身,一边还试图在自动驾驶技术上“抄小路”。因涉嫌偷窃自动驾驶技术,Uber被谷歌母公司Alphabet起诉。
造车新势力:产品逐步下线,坐等量产
2017年,多家新造车企业都积极发声,造车领域总融资额巨大。腾讯、富士康、和谐汽车三方合作基金孵化的FMC推出品牌名称BYTON,中文名“拜腾”;车和家与华晨达成合作协议,SEV产品明年量产上市;百度或领投威马汽车10亿元融资,新车预计2018年上市;海马汽车代工5万产能,小鹏汽车距离承诺的年底量产上市只有一个月时间了;零跑汽车、奇点汽车、还有一直活在传说中的FF91……总的来说,今年互联网造车进入了“建厂期”,多款样车已经宣布下线。
特斯拉Model3和电动卡车Semi经历了日常跳票之后亮相,但产能问题依然困扰着硅谷钢铁侠。
在2017年的尾巴上,造车新势力中坚力量之一蔚来汽车的全球首家NIO House(蔚来中心)正式开业迎客,蔚来的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S8也已定档于12月16日“NIO Day”(蔚来日)上,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正式发布并公布价格。
造车新势力跌跌撞撞的这四年间,经历了PPT造车的嘲讽、专业度和安全性的质疑、智能网联概念的追捧和新能源汽车时代即将到来的加持,今年我们看到的是快速成熟的互联网汽车,在概念与体验上都更趋于完善。
汽车共享:“坚持就是胜利”
共享出行的另一尝鲜者“共享汽车”可就没有单车那么炙手可热了,但是整出来的“幺蛾子”一点儿不比花花绿绿的共享单车少。本来就是重资产,还要玩儿“共享豪车”,运营奔驰、宝马、奥迪等多款车型的EZZY在资金压力下,再也难以维持下去,10月下旬,被曝老板跑路,宣布破产。
共享汽车的入局者中,大玩家不仅有宝马、北汽、比亚迪等诸多汽车厂商,也有上汽集团旗下的环球车享EVCARD、首汽集团旗下的“Gofun出行”、海航旗下的小二租车,以及新兴的互联网巨头滴滴等。有人认为,国内的共享汽车企业从2015年的火热至今似乎并没有获得很好的盈利回报,已经陷入了低谷期,如今只能依靠炒作来博人眼球。
互联网巨头之一美团内部已经成立出行事业部,包括共享汽车、美团地图和无人驾驶和打车等出行领域的新业务,正在慢慢整合进入这个事业部。美团的分时租赁共享汽车业务已经在成都展开试运营,名为“美团租车”。
与共享单车一样,分时租赁的盈利模式还不清晰。虽然走的艰辛,但未来可能成长为主要的出行方式。分时租赁是凌晨三四点钟的太阳,虽然现在还开不到什么光明,但是随着车联网、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将为其助力。所以说,家大业大的企业还是要挺住,这种未来总会到来的。
“双积分”:从燃油车的禁售中来,到“合资潮”中去
2017年,已经有包括荷兰、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多个国家相继宣布全面禁售燃油汽车时间表,不少媒体报道称,中国禁止生产销售燃油车的时间点被划定为2030年。现在看来,这个时间点还存在不小的争议,但新能源汽车是个绝对的趋势。
为了鼓励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各界的猜测与期待下,2017年9月28日,《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双积分”管理办法尘埃落定,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按照“双积分”办法的规定,车企生产燃油车减分、生产新能源汽车加分,该积分将影响车企的补贴和罚款。
2017年6月6日,广汽设立全资子公司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投资总额6亿元,同时向广汽乘用车公司增资22.64亿元,预计2017年推出传祺9款新车,其中新能源汽车占3款。8月14日,北汽新能源宣布正式完成总额111.18亿元的B轮融资,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单轮最大融资,该笔资金将全面用于公司全新平台开发、高端智能制造基地的建设。同时,戴姆勒宣布入股北汽新能源。
“双积分”不仅提高了国内的汽车厂商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还为国外车企入华提供了新思路。于是,又一波“合资潮”被新能源汽车掀起。
汽车新零售:“新物种”是突破还是噱头?
自从去年秋天马云提出了“新零售”之后,垂死挣扎的互联网汽车企业好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纷纷入局想要分一杯羹。以目前的情况看,新零售之于汽车领域,更多体现在“渠道整合”方面。
11月1日,继蚂蚁金服之后,阿里巴巴再度加码大搜车,领投大搜车3.35亿美金E轮融资。之后,易鑫递交招股书,11月16日,作为“国内汽车新零售第一股”,易鑫集团在香港完成IPO。
互联网公司短期内还无法在汽车交易过程中盈利,大多打着汽车新零售旗号的平台都是“醉翁之意”,心心念念着的是汽车金融服务。汽车新零售的战场已迅速分割,历史又是惊人的相似,以易鑫领头的腾讯系和以大搜车为主的阿里系两分天下。大搜车创始人姚军红预言,汽车新零售领域未来的格局已定,“以后所有线上流量平台要玩新零售,你可以选择和大搜车对立,也可以选择和大搜车合作”。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汽车新零售并没有表现出“颠覆”的能力。也许玩家还在摸索阶段,没能完全理解“新零售”的奥义所在,也许,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汽车直租:中年得志,只热不火
汽车新零售带火了几年前就出现但一直毫无存在感的“融资租赁”,放眼望去,现在线上平台都在摩拳擦掌发力新车以租代购业务。融资租赁能解决的问题大致分为两点:第一,提高车辆流通效率,第二,提高用户体验。这就跟同样热门的汽车新零售的“三观”很合。
不只是大搜车和易鑫这种打着“汽车新零售”标签的平台看重融资租赁业务,今年,二手车电商也默契十足地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切入新车领域,“优信新车一成购”和“毛豆新车网”在10月31日同天正式发布。对于二手车行业来说,新车业务丰富了其盈利模式,融资租赁也能为其提供优质的二手车车源。
汽车融资租赁虽然由来已久,但是被广为人知还只是今年一年间的事儿。它被看作是汽车新零售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汽车新零售和新消费两个当下的热点相辅相成,在未来很可能大有作为。
汽车金融:新蓝海下的新希望
互联网产业与技术的崛起,让传统汽车金融行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互联网、金融科技与汽车金融的融合产物——汽车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依然被从业者广泛看好。
11月16日港股IPO的易鑫集团从汽车金融切入到交易中,汽车金融的盈利能力让易鑫在成立短短3年内登上了汽车金融行业的估值首位,只消三年,便完成了从金融到交易平台的转型,并成功上市。
兴业证券研报显示,我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已超8000亿元。根据建元资本提供的《2016年中国汽车金融报告》显示,2001年,我国汽车金融规模仅有436亿元。过去的17年,汽车金融规模增长了将近20倍。不出意外,未来数年内这个数字将呈现客观的增长幅度。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布局汽车金融业务。
据亿欧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共有48起汽车金融相关的融资事件,融资总额突破200亿元。阿里、腾讯、百度、58赶集、乐视等企业闻声赶来,纷纷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