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运营商与银行能否抱团取暖?

通信运营商与银行能否抱团取暖?-DVBCN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行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传统行业的两个主要代表,通信运营商银行能否通过合作共赢,从而“抱团取暖”?
 
银行和运营商各有什么优势可以相互合作?
 
银行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后,已拥有了深厚丰富的客户资源,并在资金监管和账户安全方面能做到对客户的资金监测、监管和控制。同时,银行在客户基本资料、资产状况、消费交易方信息等方面也累积了大量数据。
 
再看运营商这边,截至2017年10月份,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客户资源同样丰富,仅移动用户这一项分别累计达8.81亿户、2.79亿户、2.44亿户。自从实施电话实名制后,运营商就能轻易辨别用户真实身份,此举加强了风控管理。此外,运营商还拥有用户基本信息数据、网络数据、语音、短信、通话记录、消费行为、位置信息等数据,占有信息获取的优势。
 
双方合作是大势所趋吗?
 
传统的银行卡支付市场正被手机微信与支付宝等第三方移动支付工具逐渐侵蚀,同时信用卡业务也受到了“蚂蚁花呗(借呗)”、“京东白条”、“苏宁易购任性付”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冲击,而传统理财产品也被互联网理财产品疯狂打压。对于同样面临着多重危机的传统银行而言,改革、创新、寻求合作确实是一个好出路。
 
传统运营商近年来也被互联网OTT企业、虚拟运营商分薄了利润,尤其是挤压了其语音和短信收入。OTT和虚拟运营商都是借助传统运营的网络管道发展自身业务,并且成为了传统运营商越来越大的威胁,e-SIM卡等新通信产品也准备从通信运营商手中分得一杯羹。新时代、新技术、新产品的陆续出现和巨大变革,都使通信运营商独大的格局悄然改变,使其不得不转变经营模式、寻求对外合作应对各种冲击。
 
“银行+运营商”已实现的各种合作
 
早在2013-2014年期间,各大银行和三大运营商在移动支付方面已展开了众多合作:2013年8月,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行合作推出了TSM移动支付平台的NFC手机支付产品;2013年10月,中国移动和浦发银行首推基于SIM卡的手机支付银行卡正式上市; 2013年11月,中国电信与各大银行合作推出“翼支付”手机钱包业务;2013年11月,光大银行最早完成了与三大运营商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2013年12月,中国联通和招商银行共同推出发行的NFC移动支付SWP-USIM 卡启用。
 
另外,中国移动旗下子公司联动优势和建设银行在移动支付市场也展开了合作协议,在本外币贷款、保理、票据承兑、资金管理、各类代收、代付、银行卡等方面双方进行了广阔的合作。据悉,近来浦发银行和三大运营商联手推出“通信金融”服务,为三大运营商小微客户分别订造了三大品牌服务(和利贷、沃易贷、添翼贷)和三大专属产品(订单贷、酬金贷、账款贷)。
 
近年,银行卡也贴上了通信运营商的标签。2016年6月中国银行与中国移动确定了战略合作协议,随后共同推出了“联名卡”。“联名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记卡,持卡者不仅可以享受移动支付的便捷,还可享受中国移动话费充值、境内外流量优惠和“和包支付”功能等。同期,中国银行还与印尼最大的电信运营商Indosat Ooredoo进行备忘录签约并通过合作发行“联名卡”。
 
除了以上新兴业务和移动、宽带等基础业务的合作,银行与电信运营商在银行专网、IDC、大数据平台搭建、COP/BPO项目建设、物联网POS项目等方面展开了积极合作。
 
作为传统行业,银行和通信运营商未来可以尝试更多新的合作可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劣势互补、交叉销售、互惠互利。互联网+、信息化、大数据化和智能化已进入不可逆转的时代,运营商可以利用自身在固网、物联网、大数据、云、管、智能硬件和平台、端等优势服务与同样需求在新时代寻求突破发展的银行展开合作。
 
银行和运营商今后还能擦出什么火花?
 
对此,笔者做出了以下大胆设想:
 
一、在双方风险控制上,银行卡与电话卡绑定,用户可不用预付费用,在银行卡上实现同步或后付扣费减低欠费风险,电信运营商可为银行不法分子、信用卡欠费者、恶意拖欠贷款者的动态提供监测控制风险。双方还可建立信用评价风险控制平台,将各自客户的诚信记录放在平台上,再嵌入大数据,供双方查看运用于交易上。
 
二、在智能数据库分析上,运营商可以整合分析客户的基本资料、常用电话联系人、语音、聊天信息、应用APP、浏览关注的兴趣类型、常在地理位置、消费水平等等为银行提供数据和信息分析,例如通过分析得出客户的年龄层、阅读关注的兴趣、电信消费财力状况,从而将客户分类并为其推荐匹配的产品。在未来的日子里,机械化、智能化、数据化将成为银行主导,运营商为银行提供的大数据平台分析会变得更重要,不需要工作人员的推荐,系统直接为客户推荐适配的产品,反之银行根据客户的基本信息、账户信息、交易情况等大量数据信息为通信运营商提供支持,给客户直接推介适合的套餐。
 
三、交叉销售,银行和电信运营商在销售产品过程中可以顺带推荐对方的产品套餐供客户考虑。例如,银行可以将不同等级、不同职位、不同职业的客户群进行细分,为其推荐匹配相应的运营商优惠套餐,运营商也可以为客户推荐适合的银行产品。其次,在双方的产品上亦可融合或带上对方的产品元素。当然,各自提供的数据信息只是最终的分析结果,并不泄漏客户的隐私。
 
四、运营商+理财,运营商具有强大的客户群、资金、技术、管道等优势,但在金融领域的运营经验不足,而银行具有专业的金融经验和悠久的理财历史,双方若在互联网上展开理财产品的合作,由运营商提供客户资源和平台、技术支持,由银行提供理财专业服务,这将会是现今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有利竞争者。
相关文章
中国铁塔前三季度运营商业务收入为631.24亿元,塔类业务收入569.02亿元
中国铁塔前三季度运营商业务收入为631.2…
中国广电通讯业务也将布局海外?中广电移动正式启动国际业务法律服务相关项目
中国广电通讯业务也将布局海外?中广电…
中国铁塔:2023全完成5G建设需求约58.6万个,塔类业务收入下降2.8%
中国铁塔:2023全完成5G建设需求约58.6…
含运营商央企!国家数据局等四部门通知开展全国数据资源调查
含运营商央企!国家数据局等四部门通知…
国务院印发文件:依法依规及时提供携号转网服务,进一步完善移动转售服务体系
国务院印发文件:依法依规及时提供携号…
国资委:中央企业去年上缴税费2.8万亿元,电信企业专线宽带让利超过22亿元
国资委:中央企业去年上缴税费2.8万亿元…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