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动驾驶又成了热门话题。北京刚刚出台国内首个自动驾驶法规不久,百度和雄安新区就开始联手“搞事情”,宣布将共同打造“智能公交+无人驾驶”智能出行试点示范城市,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产业的进程。
百度Apollo在雄安展示北汽新能源EU260等10款智能汽车
纯电动汽车向来与自动驾驶关系紧密,这次在雄安亮相的智能汽车也有多款是纯电动汽车。那么在纯电动汽车领域,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得如何了?借这个机会,让我们一起了解下。
自动驾驶汽车何时量产?
我国的纯电动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发展较早。如北汽新能源已设立了新技术研究院,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技术上进行了研究。2017年4月,北汽新能源与百度达成了战略合作,并打造出了搭载“i-drive 智能驾驶驱动技术”的无人驾驶汽车,其技术可达L4级。
北汽新能源和百度合作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
在技术实践方面,北汽新能源和北京联合大学开发的EX260“京龙5号”智能无人驾驶车,在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上出场,并获得了“领先奖”、“应用奖”和“最佳信号识别奖”,初步检验了纯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成果。
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公布了自动驾驶汽车量产计划。如借助百度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北汽新能源,计划将于2019年前后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2021年前后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上路后可以完全解放我们的双手。
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怎么破?
在实现自动驾驶之前,纯电动汽车的续航及充电问题都是消费者比较关心的。尤其是到了冬天,温度低,电池的活性下降,纯电动车的里程、充电均面临挑战。对此,很多车企也推出了电池温控技术,通过提升电池组的工作温度,保障电池充电速率。像北汽新能源,为全系车型搭载的“低温预加热”功能,在零下5摄氏度或整车充电自检时,车辆会自动开启动力电池低温预加热功能,帮助电池升温、提高活性,保证车辆充电、用电时,不会受到低温影响。
北汽新能源EC180搭载“低温预加热”功能
冬季续航还和电动汽车的“大脑”——电池管理系统(BMS)有关。它采取的策略直接影响了车辆电池电量利用率、转化效率、安全性和寿命。特斯拉之所以能实现超长续航,这一“最强大脑”起到了关键作用。
特斯拉采用松下提供的三元锂电池以及自己研发的BMS
在自主品牌中,北汽新能源的BMS值得聊一聊。这套BMS由其自主研发,策略具有很高主动性和灵活性,与充电机、DCDC等关键部件组成了e-Motion Drive系统,让整体电池96%的电能都可以转化为行驶动能,为保证冬季续航提供了良好基础。
EU400车主实测北京到泰山,跑出了482.8公里成绩
而e-Motion Drive系统配合北汽新能源的后台大数据分析、优化,不断提升数据的准确度,也解决了冬季电动汽车的电量显示“虚”、里程表不准的问题。车主看到的电量状态就是最真实的情况,即便冬季行驶时,也不会为续航过分担忧。
北汽新能源EU260
随着各国禁售燃油车的推进,纯电动汽车成为大势所趋。有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动,再加上各大厂商对电池技术等的不断改进,纯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成为未来的主流出行工具指日可待。另外,有打算在今年冬天购买纯电动汽车的车主们也要擦亮眼睛,从电池性能到温控系统,再到电池管理系统多方面考察,才能买到一辆不惧过冬的纯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