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物联网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移动物联网产业将与全球同步进入发展成熟期,与之相关的应用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车联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级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普及。
12月20日,在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社科创新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企业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移动物联网产业发展(2017)研讨会”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课题组正式发布了《移动物联网(2017)行业研究报告》。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社科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芮明杰教授认为,企业在实现创新驱动的过程中,必须广泛寻求前沿技术,探索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新途径,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技术与市场的高效连接。“移动物联网是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同时发挥作用的一个领域,对这个产业的研究能为其他产业与移动物联网跨界融合提供借鉴和启示。”芮明杰说。
《报告》指出,具备位置感知、移动管理和服务集成等三大特点的移动物联网已成为物联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预计到2020年我国移动物联网业务总体市场规模可达1.76万亿元,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15%。其中,位置感知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位置计算网络将共同构成移动物联网发展的三大基础设施,这三大网络的发展决定着移动物联网产业的未来。
课题组研究显示,在当今移动物联网产业中,以GNSS(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技术为支撑的相关业态发展尤其迅速,已成为移动物联网市场的主力军。预计到2025年,全球GNSS技术支撑的移动物联网设备将超过80亿台。
“我们发现,在这部分市场中,亚太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硬件设施规模领先,但市场覆盖率和产业盈利能力却是落后的。”课题组负责人、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刘明宇表示,数据显示,亚太地区相关的移动物联网接入设备数在全球占比高达46%,但整个产业的利润占比仅为22%,“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应该紧紧抓住硬件存量的规模优势,进一步开拓产业应用场景,从而扩大产业的价值空间”。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副教授胥正川认为,产业互联需要面对管理上和技术上的很多挑战,智慧服务需要移动物联网实现深度产业协作才能实现。
全面提升位置感知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位置计算网络这三大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尤为关键。通过综合应用GNSS、视觉、雷达及遥感等各种技术,位置感知网络可获取各类移动设备的位置信息,再通过近距离、远距离蜂窝及非蜂窝通信技术实现时空信息的传递。
“我们要特别强调”位置计算网络“的作用。”刘明宇表示,在移动物联网时代,人类不再直接操控机器设备,而是由移动终端根据系统中现实世界的映射进行自主决策,所以必须为它们提供精准定位支持,现在的GPS技术,定位误差在10米甚至20米以上,完全不能符合未来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终端的要求,更高精度的定位服务在未来一定不可或缺。
在这个新兴的市场上,中国企业也拥有自己的后发优势。据课题组介绍,目前,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于2015年共同发起成立的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已构建起了全球最大的单一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利用遍及全国的超过1800个地基增强站及自主研发的定位算法,该公司可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大数据运算,为遍布全国的用户提供精准定位及延展服务。根据计划,千寻位置公司将在2018年实现厘米级定位服务在中国的全境覆盖,进一步让高精度定位能力成为一项公共服务。
从目前国内相关业态的发展形势来看,各类传感器正不断向着微型化、低功耗的方向发展,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也在不断迭代,云计算与精准定位服务能力的加强更进一步提升着位置计算能力,目前三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脚步都在不断加快。
课题组预测,到2020年中国移动物联网产业将与全球同步进入发展成熟期,与之相关的各类应用都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除工业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三大产业级应用市场外,车联网、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消费级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