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CES上,显示技术的竞争可谓热闹。液晶电视背光区域控制、动态调节已经成了中高端产品的标配;OLED屏幕扬声的技术已经深入到更多品牌中;8K、Micro LED这些几年内无法量产的技术也来蹭热点。
而其中,激光投影的阵营也变得更强大了。海信推出了150寸双色激光电视、长虹发布了三色4K激光影院、索尼也将此前商用的激光电视带入普通用户的客厅。
虽然激光电视在亮度上还是难以与普通液晶电视抗衡,但大尺寸带来的震撼效果是普通电视所无法比拟的。如果你决定购买激光电视了,那么以下四个重点需要注意。
家有熊娃要买熄屏功能产品
其实这个功能很简单,就是在镜头附近装上红外装置,一旦感应到有物体靠近镜头就会自动熄灭。
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功能经常会出现误操作,但特别对于家里有小朋友的用户,尤其是宝宝正处于刚学会走路的阶段,这个功能就非常必要了,它可以避免出现强光直接射入眼睛的情况发生。
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对什么事情都感到新鲜,看到什么都想要过去一探究竟。而家里大人不可能无时无刻的看着他们,难免会有分神的时候。
在镜头附近较近的距离,光线集中度和亮度都是非常高的,而小孩子的眼睛结构尚处在发育之中,强光直射很可能会刺伤眼睛甚至留下后遗症。
接口配备和自动对焦
根据观察,目前市面上仍有大部分短焦距激光投影采用手动调焦的方式。不要以为激光电视一次调好了就可永远坐享其成了。
不光是偶尔插个U盘、连个HDMI容易误触,家用投影仪都难免出现“热失焦”现象。
所谓“热失焦”,俗称跑焦。指的是:投影仪刚工作半个小时左右的初期,投影仪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逐渐达到热平衡过程中,镜头随着温度变化发生微小变形,造成的投影画面模糊的现象。也就是凸透镜镜片受到热量影响热胀冷缩,导致焦距变化。
而接口的数量和种类决定了可以连接的设备,至少HDMI、USB这一类常用的数量都应该在两个以上。
由于激光电视都是超短焦的产品,机身背面与墙面的距离非常近,因此在接驳其他设备的时候经常看不到接口在哪里。如果接口数量太少,那么在不同设备间切换只能靠插拔,更是麻烦,尤其是对于没有自动对焦功能的投影则是灾难。
当然现在也有一部分厂商发现了这个问题,将HDMI、USB等常用接口装在了机身侧面,而诸如音频输入等不常用接口则设计在机身背面。这类的产品相对来说也更具人性化。
别忽略抗光幕
对于贴了墙纸或者刷了特殊颜色涂料的用户,买激光电视的时候基本都会买抗光布、抗光板等配套产品。而大白墙的用户则大都会节省开支。
实际上,厂商标配的屏幕并不只是单纯用来投射画面的,而是具有抗环境光的效果,可以说除了机器本身亮度之外,抗光幕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抗光幕根据抗光原理有所不同,有利用物理结构实现抗光效果的,也有利用光学涂层实现抗光的。但不管那种方式,它的本质都是克服环境光的干扰,将投影出的光线更多的折射到用户眼睛中去。
与之相对应的,白墙是漫反射的效果,也就是光线照到白墙之上后会向四周折射,自然画面亮度就会变低。
用不用专业的抗光幕,对于实际体验最大的差别就是白天是否能够看清图像。
梯形校正以物理调节更好
上文提到了对焦,自动的比手动的强。但是换到梯形校正,手动的则比电动的强了。
所谓梯形校正,就是激光电视摆放水平,或竖直角度出现一定偏差的时候,由于焦距较短,屏幕则会明显投射出非长方的四边形。
通过系统内置的梯形校正功能,虽然也可以把画面回归四方,但实际上会对输出的分辨率有所损失。也就是说横向本来有4千个像素,经过软件调节后,可能显示画面就变成了3800个像素,而剩下200个像素则不投射光了。
而物理调节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不像对焦,重新调整次数相对会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