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联席办钱盾反诈公益平台最新公布的《2017中国反通讯网络诈骗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17年整体通讯网络案件量整体保持平稳下降,相比于2016年同期下降了18.5%。
近日,法治周末报社联合中国搜索推出的“中国网络口碑”聚焦电信网络诈骗,通过大数据整理与分析,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谁最容易受骗?
《报告》显示,19岁是受骗高峰,18岁—25岁占整体受骗者52.4%,其次是26岁—30岁,占整体的21.4%。
但是,与之前发布的半年报结论一致的是,老人依旧是通讯网络诈骗受损金额最大的群体,其中56岁至60岁的老人平均受骗金额最高,这些案件单笔涉及的资金少则几万元,多的达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在通讯网络诈骗中,资损程度和受害者年龄呈正相关的关系,年龄越大,其资损的金额就越大。
“中国网络口碑”通过梳理发现,不只老年人群体,目前国内的电信网络诈骗受害群体已经从20岁出头的大学生覆盖到各个年龄层、各个行业的人群。
《报告》还显示,2017年每16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接到过诈骗电话,诈骗号码大部分是中国境内的固话和手机,占比达97.86%。2017年下半年每月每28人就有1个人收到诈骗短信,诈骗号码95%来自中国大陆。
《广州日报》近期报道的一则女博士被骗新闻,就很有代表性。据报道,假冒公检法人员给这位女博士打电话,诈称后者在北京开的一张银行卡涉嫌洗钱,要求她筹集128万元,打入所谓的“国家账户”,待查明真相后返还。女博士还被要求在电脑上输入一个IP地址,页面弹出的是所谓的“国家案件资料库”。这位毫不知情的女博士却信以为真,连续5天汇款85万元,直到后来联系不到对方时,才发觉自己被骗了。
哪里是诈骗犯罪高发区?
2017年的诈骗形势会向三四线城市和中老年群体倾斜。将举报来源地区进行划分,在排名前十的省级行政单位中,浙江、江苏、山东、北京等地的排名较之前都有所上升。但是鉴于广东本身也是人口大省,按照人均几率计算,广东收到诈骗电话的几率仅为全国第四,而北京是全国几率最高,是全国平均的1.68倍。
公安部在2017年11月29日召开的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三打击一整治”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共公布了13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重点地区:福建省安溪县、福建省南靖县、湖北省孝昌县、湖北省仙桃市、广东省饶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海南省东方市、海南省儋州市、辽宁省鞍山市、河南省上蔡县、湖南省双峰县、四川省德阳市。
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组织了多次境外抓捕行动,并针对境外号码采取拦截等治理措施,2017年下半年境外诈骗电话已经下降到0.14%。在诈骗短信号码中,中国内地以外号码占比接近5%,其中东南亚及香港澳门地区诈骗短信居多。
有哪些诈骗手段?
由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都是非接触性犯罪,犯罪嫌疑人主要通过电话、网络进行犯罪,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诈骗组织呈职业化、团体化发展,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屡打不绝。特别是随着金融资金结算方式多样化、快捷化,诈骗对象选择呈精准化发展,群众防骗知识缺乏,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在高位运转。
在2017年上半年,第三方公益组织安全联盟受理的63.3万条网友举报记录中,可以看出,诈骗由头五花八门,囊括各阶层网民日常生活、工作、社交、娱乐、购物的方方面面。
“中国网络口碑”针对上述情况,通过海量数据搜查,现将公安部及各大媒体公布的常见的34种主要诈骗手段汇总到一起,并对近期高发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手段作详细的解析,供学习了解,增强防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