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京东也要做工业物联网IIoT平台,虽是情理之中但仍然觉得意外。好饭不怕晚,就怕原地转,当然后半句是我加的。最近几年,随着工业物联网理念的升温,IIoT平台已经进入全面爆发期。国内的IIoT平台数量就算没有一百也有数十,脚踏实地者有之、吹牛起哄者有之、乱打酱油者更多。想要在一片喧嚣中站稳脚跟,准备好在退潮时露出深藏的功与名,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落地路径是当务之急。本文就为分析这个问题而生。
破题之初,先来复习下工业物联网的定义——IIoT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
西门子MindSphere平台、GE Predix平台、ABB Ability平台、施耐德EcoStruxure平台、树根互联根云平台、发那科FIELD system平台、和利时HiaCloud平台、海尔COSMO平台、航天云网INDICS平台、PTC Thingworx平台、微软Azure IoT平台、华为OceanConnect平台、阿里云Link平台…这么多知名企业都推出了各自的工业物联网平台,那么在落地路径这个关键问题上,各自思路如何一较高下呢?我们归纳整理,看几种主流的模式:
模式一
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IIoT平台的落地路径高度统一,那就是除了先供自家使用之外,按照“吃蛋糕时先吃奶油”的原理,从垂直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始切入。这些制造业的龙头企业虽然数量有限,但自动化程度高、人员素质过硬,而且收集数据更加简单,IIoT平台上手容易。
正向思维很自然笼络了一票玩家,它稳步又务实,着眼于当下工业物联网生态环境尚不完备的现状,IIoT平台首先根据自己的销售力量开拓市场,采用传统的销售模式从大型咨询项目入手,自己直接构建垂直行业的SaaS,推进IIoT平台落地,寄希望于自上(行业龙头)而下(中小企)的示范效应。
为了更好的说明和理解这种模式,我暂且将工业物联网平台比喻成电子商务平台,将这种模式称为天猫模式。我们都知道,如果把淘宝比作是小商贩兜售商品的跳蚤市场,那么天猫商城就是光鲜亮丽的购物中心,店面装饰漂亮,客服人员训练有素。
况且,淘宝的客户大多各自为战、精打细算,不愿意缴纳手续费和佣金,没有“平台”互利意识。与此相反,天猫商城上的大品牌对于支付佣金和履约认为是正常流程,而且可以接受5%左右的支付比率,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因此,天猫模式的IIoT平台在早期容易积累一定的实际案例,树立良好的价值示范,并创造正向现金流。
那么它就不存在潜在问题么?其实……
龙头企业都喜欢在“天猫”定制“店铺”,单个IIoT平台项目完成之后,其对横向的可扩展性有较高要求。
水能覆舟:龙头企业在依靠平台实现IIoT的同时也在不断积蓄经验和技术实力,等到体量和实力兼备,单飞自建平台的隐患不得不防。
中小企业能够认可龙头企业在IIoT平台中“天猫店铺”的实际价值,从而愿意跟进和复制,这个逻辑存在不少断点。
模式二
与天猫模式对应的就是淘宝模式,也有一些IIoT平台正在按照这个路径推进业务落地。采用淘宝模式的理由非常充分,将龙头企业的生产制造率从99%提高到99.5%,难度很大,但是如果把中小企业的成本从98%降到95%,相对容易,而且乘以中小企业绝对大的长尾基数,如此庞大的IIoT平台价值足够吸引人。
正如淘宝模式的缔造者,马云当年说:“国外的电子商务网站跟随的是大公司,大公司是鲸鱼,在亚洲商业被小虾统治,所以我们追随小虾。捉虾容易,但如果你要捉一只鲸鱼,有可能会受伤。”
不过,IIoT的淘宝模式比天猫模式艰辛很多,因为通过自己的销售团队触及大量的长尾中小企业几乎是不可能的,淘宝模式也不允许直接去做垂直行业的SaaS,只有先稳扎稳打的培育IIoT生态,汇聚一定数量的系统集成商或者解决方案提供商,才能真正赋能中小企业群。
由于中小企业对价格敏感,淘宝模式的IIoT平台前期很难盈利,暴利更是“遥遥无期”。低价甚至免费模式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需要有足够的钱烧来续命。历史总是不断重演,为了推演IIoT平台的未来,我作为一名科技“考古”爱好者,这里怎么能不插入一件“文物”呢。
你还记得当年淘宝和eBay的大战吗?马云在2005年以“挑事儿”的姿态宣布:淘宝网将继续免费3年,并呼吁eBay不要对中国消费者收费。“我们呼吁eBay做适合中国电子商务发展阶段的事,不要对中国的用户收费,”马云说,“eBay不能仅仅降低费率,现在应该让所有的消费者和创业者都能够用得起他们的服务。”
淘宝模式的套路是先免费后盈利。马云说,“我们做淘宝网是做生意,做生意就要有切实的盈利计划。从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的运营中,我们得出的经验是,只有当用户通过我们的平台赚到钱以后,我们才可以赚钱。”
不读兵书、不练太极、不识激将的eBay,把马云的声明翻译成英文,再把自己的回应翻译成中文后,仍然难以平复情绪化的宣泄:“免费不是一种商业模式,淘宝今天宣布其没有能力在未来三年中对其服务收费,更说明了eBay在中国的实力。eBay正在中国建立一种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因此我们感到非常自豪。”
天猫模式和淘宝模式的IIoT平台,未来是否也会有如此一场正面交锋呢?结局似乎已经昭然若揭,此处不想说破,希望看过本文的他们能够化冲突于无形。
淘宝模式在初期还有一个风险,就是某个垂直行业的中小企业集群团结一致,慢慢从淘宝上分离出去,通过共享服务转而成立自己的IIoT平台,完全绕过淘宝。
模式三
当然还有一种不辞辛劳,但求最累的IIoT平台模式:京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工业物联网企业不仅提供IIoT云平台,还把自己做重,提供各种工业硬件和集成服务。
淘宝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就是京东,京东的B2C零售网站于2004年上线,经过10年发展拿到中国电子商务市场22%的份额。京东与淘宝的平台模式截然不同,淘宝只提供网络服务没有存货,而京东则是一个以亚马逊为参考蓝本的半个大型零售商。
京东拥有存货,并且通过自建的强大仓储物流体系进行配送。京东也遵循亚马逊的长期投资策略,在基础设施上大笔投入,不惜赔钱以换取规模的增长。京东通过控制从下单到送达之间的全过程,希望提供比淘宝和天猫更可靠的用户体验。
由于工业是一个高度碎片化的市场,硬件难以通用、协议五花八门,目前还没有看到沿着京东模式闷头走到黑的IIoT平台。如果想把如此沉重的京东模式贯彻到底,IIoT平台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标准,尽量将碎片化市场整合为大颗粒度的形态,从而找到更多抓手。
以上,我说明了IIoT平台可能的三种落地路径:天猫模式、淘宝模式和京东模式。IIoT平台是一个具有明显马太效应的领域,无论采用哪种模式,各种IIoT平台都处于同一个战场中,那么最终会鹿死谁手呢?
思考这个问题得确定根本的着眼点,工业物联网只是制造企业们实现目标的手段,不是目标本身,解决各种产业省钱、提质、增效的发展问题才是根本。无论科学技术怎样发展,制造企业的基本需求是不会变的,总归都是用更少的投入,满足更多用户的各种不同需求,以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只是这种需求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会有所差异。而当前制造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高品质、多样性的用户需求与传统制造体系之间的巨大矛盾。
纵观整个制造业,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分析,以下两个特色越来越显著:
1. 产业周期与波动越来越快
正如全球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所说,我们应该使用“Dog Year”(狗年)这个词来衡量产业的迭代速度。狗年指的是狗的1年相当于人的7年,换言之,不到两个月就相当于一年。总之,每过两三个月,社会就会改头换面。无论你是否愿意,我们已经置身于这个经济空间之中,无法后退。
从2017年的产业数据中可以看出,有很多领域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产量增长超过50%甚至翻番,这里仅以几个行业举例:
2017年Q3,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表现相当抢眼,华为出货2230万台,同比大涨23%,位列第一。第二、三名分别是OPPO、vivo,出货分别达到2160万台和1890万台。小米因为当季发布了多款手机,不乏旗舰产品小米MIX2、Note3等,出货同比实现了56.5%的暴涨。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为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新能源汽车的走俏持续拉动着动力锂电池的需求迅猛爆发。根据统计,过去3年,从2014-2016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已经实现了293%、188%、79%的同比增长。
就连传统的纺织行业,在2017也迎来了丰收年。2017年1-9月,纺织机械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经济指标呈现两位数的增长,纺机产品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纺机行业业绩改善明显。2017年1-9月纺机行业实现利润总额为67.80亿元,同比增长26.21%。
随着智能手机、3C电子、锂电池、纺织等行业的出货量提升,必然带动大量的生产设备采购需求。据闻在2017年日系、欧系、美系等传动设备制造企业由于思维惯性,对市场的快速变化预估不足,响应速度慢审批流程长,难以及时补货供货,导致大量订单流向国内中小企业。
为了应对如此大量的采购需求,许多国内传动企业发现传统的JIT和6sigma管理方式已经不足解决生产能力持续优化的痛点,产生了进一步利用IIoT平台等手段继续提升精益管理效率的渴望。
除了消费端用户对产品“量”的需求之外,对于品类和品质的“质”的追求越来越显著,这个变化非常快,但制造端却受到周期限制,无法进行快速响应。加之制造端必须考虑经济性,不能阶跃,只能进化,否则无法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因此对于制造企业来说,通过IIoT平台增加生产灵活度,实现基于现有体系的持续演进是备选方案之一。
能否根据工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准确定位此起彼伏的痛点需求,非常考验IIoT云平台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2. 来自二线企业的需求愈发明确
不知道你是否观察到了一种知识“倒挂”现象?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相比于一线城市和龙头企业,来自二线城市和二线企业的工程师们,不仅掌握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最新知识,有时候他们比IIoT企业自己还门清什么是工业物联网。
在二线企业中存在大量的、随机的、细分的、碎片化的精益化的提升需求,而且非常迫切。明确的需求来自工段长、车间主任、生产经理这些位于最前线的工程师们。举个例子,一家工厂中由于电机的磁铁心很重,搬运工人都是90后不堪重负,尽管提高工资也是留不住人,买KUKA机器人又买不起,结果当班主任自己设计了一个助力搬运机械手,虽然没有多么高大上,自动化程度也不高,但却在减轻人力的同时提升了搬运效率。
在这些二线企业的工程师们眼中,无论是使用人工智能还是工业物联网都无所谓,解决实际问题就行。因此,他们的动手能力强、对新知识的接受快、更加明确自己的需求和痛点,只要IIoT平台提供的能力在他们的眼中具备实际价值而又兼顾经济性,他们会是身先士卒的一批人。
过去几十年制造业的“简单粗暴式”发展,很多技术照搬国外,使得在基础技术层面有很多空白,有待弥补。而且在很多细节问题暴露出来的同时,我们还面临着国外不曾遇到的问题。调动来自二线企业工程师们的积极性,实现动车组式多重驱动的制造业进化,会是一种良性的演进模式。
能否及时得把“工具”送到众多的二线企业工程师们手中,非常考验IIoT平台的生态构建能力和空间布局能力。
那么回到刚才的问题,三种IIoT平台的落地路径:天猫模式、淘宝模式和京东模式,应该怎么选?其实,选择的过程与结果相依存,这并非一道单选题。
如果你发现在天猫、淘宝和京东之外,还有消失的第四种模式,欢迎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