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一 新能源车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升温并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成为增长引擎,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并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最激进的国家之一。
2018年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时间窗口,预计销量将达到100万辆,而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始终不可预测。随着2018年双积分政策的推出,在有望拉升整体销量的同时,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坡也将对市场起到反作用力,今年新能源汽车企业将迎来成本压力,产业链将重新进行一轮博弈。
从总体看,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处于“政策导向”阶段,当产品本身的发展逐步摆脱政策依赖之后,还有哪些方面政策是从业者应该重点关注的呢?
热点二 智能网联
目前在我国,从国家层面到企业层面,无不把智能网联汽车列入头等发展计划。在去年末广州车展上,众多智能网联新车的集体展示成为亮点,智能网联汽车正一步步从梦想走近现实。据预测,至2020 年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的规模可达到1000 亿元以上。
面对这一庞大的市场蛋糕,各大车企、互联网大佬等纷纷争相布局抢滩这个千亿级市场。然而,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而言,法律法规政策一直是整个行业关注的重点。现阶段我国自动驾驶技术之所以落后于美国,主要原因便归结于我国在自动驾驶路测方面的法律缺失。与其他各国的测试规范进行对比后不难发现,我国相关政策在某些方面依旧需要进一步完善、量化。
热点三 自主品牌
近两年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步显著,特别是经过2017年的发展,自主品牌除了整体市场占有率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外,吉利、上汽、广汽和长城的领先局面也同时形成。自主品牌的这一轮崛起和SUV市场的表现直接相关,但从各大品牌的产品投放来看,自主品牌在紧凑型SUV和小型SUV细分市场的布局已经完成,但合资品牌并没有。2018年,大众等合资车企也开始推出紧凑型和小型SUV,这对于自主品牌来说,难言乐观。
另外,在自主品牌中,长安、长城、吉利年销量已经超过一百万辆,其中长城和长安在跨越百万辆门槛的时候,都遇到过体系问题,主要依靠营销发力实现快速成长的吉利会不会遇到呢?更为共性的问题是,在高质量增长阶段,自主品牌技术和品牌能否持续提升、如何提升?将成为出席两会的汽车界人士深入探讨的共同话题。
热点四 国企改革
多年的汽车行业管理体制,随着市场发展显露的弊端,已成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无形束缚。无论是在兼并重组、汽车销售、税收分配,抑或还是在标准法规、长效政策、考核标准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亟待改变的地方,说明汽车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和配套机制完善,已经成为如箭在弦不得不发的当务之急。
纵览刚刚过去的2017年,改革无疑已经深入地渗透到汽车业的国有企业中。另一方面,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也在使汽车业的改革进一步触及核心。此前,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国有汽车企业改革步伐,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2018年年初,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三家汽车国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被业界视为重组的前奏。
热点五 共享汽车
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汽车开始规模走向租赁市场,相比于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共享汽车借助互联网实现快速周转,能将车辆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同时满足车主自驾需求。在出行生态圈概念的催化下,巨头纷纷入场,主机厂、租车公司等努力布局出行产业链。
罗兰贝格发布的《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用户直接需求将快速增长至每天3700万次;市场容量也将有望增长至3800亿元。虽然共享汽车前景被一致看好,但仍存诸多待解的问题:如成本、盈利、安全、停车位、充电桩等公共资源短缺将成为制约共享汽车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存在问题,考验企业智慧,需要社会资源支持。由于共享汽车是一项需要高度适应城市管理政策和出行限制模式的产品,更需要得到政府部门大力扶持。
热点六 治霾减排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遭受严重污染。根本原因是污染排放的增加。作为大气污染物及PM2.5的一大制造者,机动车尾气排放被指是构成雾霾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何降低排放污染,汽车工业面临严峻挑战。除了提高油品质量外,将以此倒逼中国工业结构转型。
最近环境保护部公布的新修订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将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构建机动车污染防治体系,并为机动车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发展新能源汽车非常重要,但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突破,毕竟还有个过程。而眼下,在传统内燃机上提节能减排更具有现实意义。在政府重拳出击下,将迎来中国汽车企业在内燃机上的一场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