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该重点专项主要研究有四项内容:
针对冬奥的室外高山赛道、山区盲点等复杂场景和多种电磁干扰,研究无线信号传输的特殊属性,开发可靠的全频段电磁干扰监测与分析设备。
开展室内、外多种典型场景移动通信试验验证方案设计和建设,实现无缝覆盖。其中国,针对室外场景,尤其考虑极端天气条件下,开发多频段、多形态、可抵抗高寒、强风等恶劣条件的稳定基站及通信设备;针对室内场馆海量、高密度连接等特点,研究新型网络建构优化理论、开发新型室内高容量基站。
研究从直播拍摄到场馆终端的端到端的安全传输机制和QoS保障技术,为实现高清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高速、安全、稳定传输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共九项:
全频段电磁干扰监测与分析设备识别灵敏度优于-100bBm/MHz、识别时延小于20秒。
开发宏基站、室外小型化移动通信基站和NB-IOT基站,设备需满足-45度工作,抗10级以上大风及冰雪天气,支持室外2000米以上海拔、3000米以上长度赛道、垂直落差830米以上的户外冰雪场地的顺利转播,覆盖率达95%以上。
开发新型室内有源分布式基站和NB-IOT基站,通信容量保证10万人级别场馆内人员且无故障运行超过24小时。
示范应用支持AR/VR等冰雪运动赛场体验。
实现百万/平方千米的连接数及10Gbps的用户体验速率。
实现高清视频传输,视频分辨率不低于4K(含8K)。
满足场馆专用网络线路端到端最大时延低于10ms、平均时延低于5ms,丢包率低于0.1%,场馆公众服务网络用户无线终端宏覆盖速率不低于100Mbps,热点覆盖速率不低于300Mbps,空口时延低于3ms。
5G网络网络在北京至张北沿线主要城镇、奥运场馆等区域稳定运行实现,为冬奥会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畅通的5G通信服务。
形成行业标准10项,申请专利20项,相关系统软件著作权10项。
实现年限为2018年-2020年。